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分析
2015-05-30叶发东
叶发东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实际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病患86例,其中男性病患50例,女性病患36例,年龄在55.23±10.23岁之间,在实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系列措施,提高实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一些系列的治疗措施之后,住院病死率为4.21%,1年病死率为8.11%。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当中通过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系列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实际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78-02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治疗当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在目前的研究较多,其中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潴留[1]。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本文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來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病患86例,在实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系列措施,提高实际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病患86例,其中男性病患50例,女性病患36例,年龄在55.23±10.23岁之间, 所有病患都符合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病患在性别、年龄、疾病大小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在实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系列措施,提高实际治疗效果。
1.2.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提高实际疾病在治疗效果。首先应该告状病患要注意以下几点:
限钠:心衰患者的潴钠能力明显增强,要适当限制日常饮食中的钠盐摄入。尽量避免成品食物。钠盐摄入在2~5 g/d,忌盐腌制食物①。限水:严重低钠血症(血钠<130mmol/L),液体摄入量应<2 L/d。营养和饮食:宜低脂饮食,肥胖患者减体重,戒烟,并且休息和适度运动[2]。
1.2.2心理干预。很多病患在患病后对疾病的治疗缺乏信心,面对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心理比较悲观和失望。因此在实际的治疗过程当作医院医生和护理人员要向病患讲清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理和治疗方法,让病患充分的了解疾病的有关在知识,使病患有很多信心去接受有关治疗,积极配合相关治疗。
1.2.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也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方式和方法,通过科学有效的用药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常用过的药物主要包括一、利尿剂。常用的利尿剂有襻利尿剂和噻嗪类。根据对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结合临床应用情况,襻利尿剂是大多数心衰患者的首选药物,特别适用于有明显水钠潴留或伴有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代表药物呋塞米,因其剂量与效应呈线性关系,故剂量不受限制。另一类重要的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CHF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治疗早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一般不会影响长期应用。ACEI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从很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直至达到目标剂量,一般每隔1~2周剂量倍增一次[3]。剂量调整的快慢取决于每个患者的临床状况。三、β受体阻滞剂。临床上,NYHAⅡ、Ⅲ级病情稳定患者,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或NYHAⅠ级的患者(LVEF<40%),均应该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且需终身使用,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另外常用药物还包括地高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过程当中有部分药物不能使用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COX-2抑制剂、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肌营养”药,这类药物包括辅酶Q10、牛磺酸等。
1.3检查措施
在本次研究当中采取多种方法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检查,可以采用心电图、胸部X光片、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
2.结果
通过采用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系列措施之后,住院病死率为4.21%,1年病死率为8.11%。
3讨论
当前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治疗过程当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在治疗方法和有关疾病的研究过程中较多。佟翠艳,何瑞,李春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分析》研究指出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常以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表示:Ⅰ级为日常活动无心衰症状,Ⅱ级为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乏力、呼吸困难),Ⅲ级为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Ⅳ级为在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招忠满《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新进展》研究指出治疗慢性心衰必须依靠患者配合,患者教育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邵波《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研究指出病患要每日测体重并作记录,限盐、限水(每日液体<2L)、限酒、戒烟。心肌病应戒酒[4]。避免过度劳累和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适可当运动,每天步行30分钟,每周坚持5~6天,并逐步加量。避免各种感染。禁止滥用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激素、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杨再春,严丰祥《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体会》研究指出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6]。在本次研究当中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当中通过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系列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实际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佟翠艳,何瑞,李春辉.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4,09:57-61.
[2]招忠满.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4:540-543.
[3]杨再春,严丰祥. 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体会[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06:14-15.
[4]邵波.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4,26:157-158.
[5]农祥兵.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03:13-14.
[6]汪承炜,张庆成,李海军.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和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19: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