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5-05-30张卉

东方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成果兴趣培养

张卉

【摘要】低年级学生初涉阅读,激发其阅读兴趣是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本文试图从合理取舍阅读材料、相机选择阅读方式、常态展示阅读成果三方面,阐述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兴趣;培养;材料;方式;成果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力尚浅,阅读能力尚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是当务之急、关键所在。“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行知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合理取舍阅读材料

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识字量小、阅读经验匮乏、阅读速度慢等特点。所以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尤为重要。《雪孩子》是一篇很感人的连环画课文,图文结合,讲述了雪孩子为了救出大火中的小白兔,不惜让自己融化变成白云的故事。课文极富故事性,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决定以此为契机,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前,我特地从网上下载了《雪孩子》的动画片给学生欣赏,感人画面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我趁热打铁,带领学生自读课文。借着拼音,小朋友们自由地轻读起来,读得那么投入,那么认真。待一遍读完,一只只小手也如雨后春笋争先恐后的冲出地面。“老师,这个故事讲的是雪孩子陪小白兔玩……” “老师,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死了……”“老师,我喜欢雪孩子。” “老师我想和雪孩子做朋友。”……学生的手还在举着,他们的回答尽管稚嫩,也不是那么完整,但有了阅读的冲动。可见,情节生动,故事性强的阅读素材,能诱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明确指出了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和“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达到巩固拼音、扩大识字量、拓展知识面的目的,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教者应尽可能的多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

1.利用学校的图书閱览室,帮学生统一借书,保证人手一本。每周班与班之间再轮换一次,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书。

2.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班级图书角管理有一定困难。让孩子们每天在书包里放一本书,自己读或与同学交换图书,让孩子随时都有书读,在班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3.利用家长会,向家长推荐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书目50本,以供家长为孩子购书时参考,动员家长多带孩子到图书城购书。向家长推荐孩子们感兴趣且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如:中央台的少儿读书时间,中央十套科技频道,动画片《西游记》等。之后,引导孩子看彩绘注音版的《西游记》、《科普世界》,给孩子创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广泛地阅读。班级还可建立Q群,家长们可以互相推荐好的报刊、书籍。

当然,阅读材料的选择应针对个体差异性,依据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人而宜、量人对汤地选择。可供学生阅读的材料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是顺应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相机选择阅读方式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低年级学生理解方法单一,质疑解疑呈原始状态,概括复述表达能力也不够。只有各种方式穿插进行,才能让孩子的阅读兴趣持续升温。

1.教师导读。即在课堂上阅读精心选择的经典作品,使学生对某位作家或作品产生阅读期待,课后再让孩子自主拓展阅读。导读课上,教者可就某一重点段落、某些精彩情节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所谓点石成金,极大地调动其胃口,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读到课外。如学习了古诗《春晓》后,让学生阅读《神奇的自然》、《春天》、《美文诵读》、《春天的花园》等,让学生走近春天,走近诗文。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同步拓展阅读》这本书方便、快捷、紧扣教材,很实用。并结合其他学科,如《品德与生活》学科中的主题活动“我爱家乡山水”,引导学生自主去查找、去阅读介绍家乡的山、水,家乡的故事、歌、物产,拓宽阅读面。有了课堂上的引路,学生课后会主动捧起书来阅读,何乐而不为?

2.创设情境。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指导阅读《拔萝卜》一课时,我尝试让学生在情景游戏中快乐阅读。通读文本后,师生共同梳理出文中主要角色:小白兔、大花狗、大萝卜、小老鼠。这些角色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呢?孩子们又投入到阅读,根据小动物们的动作、语言,揣摩起他们的性格特点来。万事俱备,学生立刻又化身成文中的小动物,投入到精彩的表演当中。瞧!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甚至一个眼神,一声叹息,多么的贴切传神!若不是基于阅读,怎能生成如此精彩的表演?若没有这精彩的表演,又怎来如此热情的阅读参与?阅读与表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这种与文本磁场相吻合的情景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阅读自然成为了一件美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中,有些课文故事性强,内容浅显却极富童趣。此时,我们不妨放弃繁琐的讲解,让学生揣摹文中角色的心理,演一演,说一说,会取得极佳的朗读效果。如教《小壁虎借尾巴》,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戴头饰扮演小壁虎、小鱼、老黄牛、燕子和妈妈。让他们投入情境,深入角色心理,在笑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角色的形象。这样,在读中演,演中读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学会了朗读的自我调控。如此让学生喜闻乐见而事半功倍的方式,又何乐而不为呢?

3.巧设问题。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的好奇心,决定他们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可巧妙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带着问题阅读,学生阅读的劲头更高了,因为他们急切的想探寻问题的答案。每每解决问题,孩子们都会兴奋不已,这种自我激励的效用是无限的。获得成功的同时,孩子们往往又会发现新的问题,极大地培养了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三、常态展示阅读成果

孩子读了书,一定要让其有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里认识到读书是有用的。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最佳展示的方法应是经常开展一些阅读交流活动。

1.说一说。每日晨会或课前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或讲一则故事,或说一个笑话,或背一首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讲述者感受被人瞩目的荣耀,享受激扬文字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越发爱上阅读;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丰富了语言积累,拓宽了知识面,调动了其参与阅读的兴趣。大家资源共享,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交流,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妙语连珠的境地。

2.赛一赛。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定期举办阅读汇报,展示阅读成果。例如:朗诵比赛、成语故事会、好书推荐会、评选书虫等比赛活动。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及时地鼓励,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多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使外在的东西化为内驱力,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学生能从他人的掌声中获得成就感,他们会明白这些都归功于阅读,从而会从心底认可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激发阅读兴趣,保护阅读兴趣,更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与保障。唯有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热情,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也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陶行知全集》

[3]《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兴趣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伍新春

猜你喜欢

成果兴趣培养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