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5-05-30陈秀
陈秀
【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构建新型教学关系、创设开放性学习环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学习方式;转变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一、构建新型教学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新课程理念从人的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特殊认识论”提升到生命的层次,它要求教师从人的生命性的层次,重新理解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结成的交往关系,并思考如何使课堂教学本身充满生命的气息。具体说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应是一种平等对话式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师生双方以知识作为对话的文本,尊重彼此视界的差异,敞开心怀,相互接纳,无拘无束的自由交流,最终实现视界的融合及知识的生成。教师不再是作为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究、创生知识;学生也不再作为知识的容器被动地由教师进行灌输,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通过与教师的对话而与知识对话,并从中获得生活的意义。师生通过彼此心灵的互动与沟通,共同创生和开发课程,并探究、体验、感受知识之中、之外的世界或存在的意义。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學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与学生观,倡导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建构一种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探究、互动互惠的新型教学关系,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创设开放性学习环境,引发学习潜能
开放性的学习并不是说语文课都不在教室里上,而是指充作教学资源的信息不仅仅是来源于教室,来源于教师,来源于课本,学生的视角不再是局限在课堂这个狭小的圈子里,而是放置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充分开发学校、家庭及社会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历史教育资源。开放性学习变单一、被动、封闭的学习为多样、自主、开放的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根据文本内容、班级学情等具体情况,语文课堂开放性学习可以采取以下形式进行:
故事式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强大的内驱力。学生对文学典故都感兴趣,也都能说出几个文学故事,所以故事式学习很受学生的欢迎。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让学生直接讲文学小故事、故事擂台赛、编写文学小故事等方式进行。
辩论式学习。辩论式学习就是全体学生围绕同一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运用一定的史实来说明自己对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见解,并力求驳倒对方的论点,它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实施两部分,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璧要回来,这是不是欺骗?”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加入正方或反方,进行自由辩论,最后无论那方胜出都无关紧要,重要地在于辩论的过程。
“导游”式学习。很多学生都有旅游的经历,对充当领队的导游先生或小姐都充满了羡慕和敬佩之情。那么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充当导游,引导学生学习文学知识,并向学生介绍作家、作品知识,对学生和导游者来说无疑的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更何况是同学式的导游,大家更愿意合作、交流,抢答发问更加积极。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语文新课标首次提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独特”就是与众不同,就是个性化的解读。“独特体验”充分反映学生的精神世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学习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阅读同一个文本,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像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的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自主感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总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教学观念和育人观念转变的问题,它不只是课堂上的事,更是关乎学生终身的一件大事。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在,立足于课堂,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课堂向课后拓展,由课堂向课外发送,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最佳学习方式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张文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方式转变[OC].中国知网,陕西教育(行政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