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职农业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2015-05-30李谢颖
李谢颖
农业专业是中职学校的新兴专业,现代农业专业的开设填补了中职校培养农业类人才的空白。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农业专业毕业生旨在服务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但学校、教学对新兴专业学生培养缺乏经验,社会、家长、学生对农业专业存在偏见等因素制约了农业专业学生的发展。笔者所在学校自2008年开设农业专业,对农业专业学生的培养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现对如何转变农业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提出几点思考:
一、转变学生对农业专业的观念
农业专业是国家重点资助的中职专业,农业专业的学生可以享受免除学费等优惠措施。但农业专业的毕业生将来是“种地的”农民这一偏见在家长和学生的认知中是根深蒂固的。学生是学校培养的主体,所以转变学生对农业专业的观念,让学生接受农业专业,形成专业的认同感与成就感是学生能否学好专业、发展自我的前提。
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农业专业的培养方向。农业专业培养的是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专业人才,是农业类的研究型人才,而不是普通农民。其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清楚现代农业专业的前景和发展未来。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耕作式生产是有根本区别的,现代农业正朝着多维方向发展,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和转型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农业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还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领会国家现代农业的扶持政策。国家每年都在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鼓励个人或集体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对农业专业的学生也提供特别补助。最后,教师可以借助行业内的优秀榜样激励学生,袁隆平教授就是农业专业最好的代言人。
二、改革农业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农业专业分养殖和种植两个方向,专业课程内容较多,而且很多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识记。课堂教学如果仅靠教师口头传授理论知识,或划出重点让学生机械记忆,这种“为教学而教学”的传统模式与具有实践特点的农业专业教学是相违背的。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比如在农业专业生物学《细胞的分裂》的教学时,传统模式中教师往往是利用黑板作图或借助图片展示细胞分裂过程的图例。这些做法不但会消耗教学时间,而且作图的精确性与图片展示的局限性也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并且静态的展示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将细胞分裂的过程制作成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每一个动态过程,辅以教师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了解得更加直观。
三、营造农业专业浓厚的专业氛围
专业学习是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的根本区别,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与教师的讲授辅导。在学生、教师、学习时间等这些影响学习主要因素外,良好、浓厚的专业氛围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学生置身其中可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好的氛围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专业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专业氛围建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宿舍、实训场地等空间类的各个宣传阵地,精心设计符合农业专业宣传或展示的图片、标语、代表人物、行业信息等,让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处处体现出浓厚的农业特色。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农业专业的专业特点布置教室。比如将教室内的盆摆绿色植物换成观赏类蔬果植物;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培育绿色植物布置教室。学生在充满专业特色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农业专业。
四、加强农业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农业专业学生就业的对口率偏低,而且就业的稳定性差。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就业是为创业打基础的意识,促进其就业的稳定性。同时,加强创业能力教育也是职业学校教育价值的体现,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有着重大意义。
加强农业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将创业教育融于平时的教学内容中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教学计划;其次,教师要摸索创业教育的培养方式方法,包括知识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典型报告等;再次,鼓励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并指导学生关注农业创业热点,帮助学生处理难点,理清创业思路;最后,学校和教师还要逐步完善农业专业学生创业基地,开发校内农业实训基地供学生创业尝试,解决学生创业起步难的问题。
总之,中职农业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中的新兴一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职业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将为社会培养优秀专业人才作为自我的奋斗目标。改革传统观念,探寻真正适合农业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