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周敦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2015-05-30陈光军
陈光军
周敦颐是中国古代思想深邃的哲学家,也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家。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不少见解鞭辟入里,而被后世奉为正统思想。他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就是用“诚”将宇宙本体和先验的人性以及伦理统摄起来,回应佛道两家对儒学的冲击和挑战,高扬了儒家伦理学说的地位,为理学的勃兴打下有力的基础。本文的主旨在于探讨周敦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的启示,以作为教师精神修养的参考,论述于后。
一、尊重学生人格
周敦颐认为,人为万物之灵,禀太极之理,具五行之性。太极之理,为纯粹至善,故人之性亦本来就是善。此人性之本然,即所谓诚[1]。根据这个观点,当代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应该滥予批判,更不应加以羞辱。重视每位学生的教育权,公平而不偏爱部分学生。对聪明的学生固然会乐于施教,对较笨的学生也应善加诱导启发,不应仅以教育英才为乐事;对面貌俊秀者,固然加以喜爱,对肢体残障的学生,也不能有所歧视。对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不同的学生,也应抱着有教无类的态度,发挥相等的爱心,施以完善的教育。甚至对家长犯有罪刑、家庭破碎的学生,也不能表示轻鄙的态度,因为不论家长如何,学生都是无辜的。
二、注重指导学生做人的道理
周敦颐思想将重点落在主体性与道德性上,特别重视修养之道。根据这个观点,教师在平日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书本知识之外,并应注意学生整个人格的发展,亦即应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做人的道理。《礼记·文王世子》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学记》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人师。”“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又言:“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治事、接物、立身、济世,必须兼古人所谓“经师”“人师”的条件,才算尽到了教师的职责。我国古代大师的教学,并不限于传授学问,而着重于修身处事和待人接物的道理。例如宋代大儒朱熹主讲白鹿洞书院,他所订《白鹿洞书院揭示》,勉训诸生“笃行”之事有三:(一)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二)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导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2]。因而理想的教师,要以做“人师”为努力的目标,要以“教学生如何做人”为主要任务,而不要只以“教学生如何读书”为能事。反观今日的教育,特别重视智育,且以考试分数来代表智育成绩。学生只要考试分数高,即成为天之骄子,而受到父母师长的喜爱,反之则从小迭受挫折。由于这种重考试成绩、强调分数至上的情形,养成学生从小自私、不合作,因为隔座同学就是考场上的敌人。及至社会工作时,已习惯埋头各做各的,不顾念别人,不会团队合作,有我无他,只会排挤别人,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我们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在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上都未曾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未曾化教育为生活、化理论为行为。教育与生活脱节,理论与行为分立,因而社会风气与秩序不理想,犯罪案件屡屡发生,所有教师应深思。
三、追求教育过程中心灵的满足
周敦颐认为,成圣的关键在于无欲,能无欲则心如明鉴止水,无一毫私欲填于其中,故其动也,无非从天理流出,无一毫私欲挠之,而达到静虚动直、诚立明通之境地。根据这个观点,教师应不汲汲于物质的追求与享受,而要追求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心灵的满足,把学生的成就视为自己的成就,享受教育工作给予的精神收获。教师的乐趣是心理及精神的,每个人都有表现的倾向,尤其是把自己知道的表现出来,等于提高了自我价值,而做教师有最多的表现机会,教导学生,以实现自我的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教育是替学生创造人格,是替学生在自然的生命之外,创造精神生命。教育为价值创造的历程,学生譬如木料或铁板等制作或创造的素材,经过教育过程后身价有所不同。所以一位老师看到学生有成就时,那份欣喜可能会超过学生自己。这并非教师要居功,以为学生是由自己教成的,而是看到了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理想实现了,这一种创造的满足,胜过任何事件所得的快乐。所教的学生越多,得到这份快乐的机会也越多。纵使从功利的观点来看,教育工作也是值得令人快乐的。梁启超在《教育家的自己田地》一文中曾说:“无论做何种职业的人,都各个有他自己的田地,但要问哪块田地最广、最丰富,我想再没有能比得上教育家了。教育家日日做的,终身做的不外两件事:一是学,二是诲人。学是自立,诲人是利他。人生活动目的,除却自立和立他两项外,更有何事?然而操别的职业的人,往往这两件事当场冲突,立得他人便不利自己,立得自己便不利他人。就令不冲突,然而一种活动同时具备这两方效率者,实在不多。教育这门职业却不然,一面诲人,一面便是学,一面学一面拿来诲人,两件事并一件做,形成一种自利利他不可分的活动。对于人生目的的实现,再没有比这种职业更为接近、更为直接的了。”[3]一个做教师的人如果能够有这种想法,还会不感到无比的快乐吗?王阳明诗云:“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在当代,负有创造人类心灵神圣任务的教师,应效法前代圣哲弘道淑世的志节,起向高楼撞晓钟。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灵上的满足,以教育天下英才为人生一大乐事,不斤斤于物质的享受,不恋恋于世俗的浮华。这种心安理得的乐道精神,才是今日每位教师应有的修养境界。一位教师如能淡泊名利,保持宁静的心境,不见利思迁,舍弃功利的思想,乐而教之,乐而导之,则教育效果必大,学生受益必宏。如果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具这种精神与修养,则教育界自然不会发生败坏风气的事了。今日世界各国经济普遍改善,教师当然不必一定要安于贫穷,可是,如果为要寻求物质的改善,因而流于物欲的增加,便将使人的心智被蒙蔽,终至犯了先哲一再切戒的欲望之害,实足为当代教师三思。少数教师,即由于过于看重物质的追求,不能重视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心灵上的满足,因此人格发生不平衡或有情绪困扰现象产生,而表现出下列行为征候:(一)终日垂头丧气,愁眉苦脸,或经常发牢骚,怨天尤人;或烦躁不安,经常为芝麻小事而乱发脾气。(二)对学生怀有敌意或虐待心理,以冷嘲热讽为乐;或严酷地体罚学生,冷漠无情。(三)对学生课业有不合理的苛求,且对一部分学生成见甚深,交恶而不能自拔。(四)妄自菲薄或狂妄自大,经常背后闲话他人长短。(五)疑心重重,不信任任何人,遇事则吹毛求疵,难与同事合作。
四、言教之外更应重视身教
周敦颐在施教方法上,重视以身作则,以行为感化人,以收潜移默化之效。此种观点与今日所谓教育乃是藉人格感召、精神感化,以从事文化陶冶,而使受教者圆满发展的伦理性活动的见解相一致[4]。根据这个观点,教师于言教之外更应重视身教。俗话说:“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真正的“人师”,必其本身具有伟大的人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潜移默化,变化气质于无形。这种间接的人格感召作用,比直接的道德教学的力量更大,这就是“身教者从,言教者讼”的道理。我国古代对于伟大教师所致的颂赞之辞,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颜渊赞孔子的话);“风月无边,庭草交翠”(朱熹赞周敦颐的话);“汪洋千顷波,澄之不清,挠之不浊”(郭秦赞黄叔度的话);“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朱光庭赞程颐的话)等,多就景仰教师的人格而言,其意即谓人格的感化,尤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师之受到尊敬,不仅是他在传道,而是他本身的人格就是道德的实践。犹如西方的神职人员(牧师与神父)在社会上获得尊敬,一方面由于他的讲道宣教以传播福音,另一方面亦因他被一般信徒视为神在世间的代表,一言一行中都应符合神的旨意,作为信徒的表率。在传统观念中,为人师表者不仅要有深厚的学养,其为人治事,亦应表率群伦,为年轻一辈的楷模。我国自古以来,做教师的对于身教皆很重视,对于个人的言行,无不自律极严。所谓师严道尊的严字,重在严于律己,而不在于对待学生态度严厉。今日有少数教师任意体罚折磨学生,那是误解严字的意思,不能整肃自己,而只知整肃学生了。可见教师必须先下一番克己的工夫,先求自身的健全,唯自身健全,并能以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来教导学生,则学生方能心悦诚服,乐于受教。
五、订定班级常规
周敦颐认为,礼乐可以助教化。他说礼就是理也,是人与人之间所应遵循的礼法,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4]。据此,教师应了解,现今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缺少规范或秩序,将使教学一片混乱,学生的学习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可见班级常规的订定,直接影响班级活动内涵与教学成效,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至于如何订定班级常规?有下列五项原则可供参考:(一)共同制定。学生必须和教师共同担负建立班规的责任,通过团体讨论方式,并由师生双方达成协议。(二)内容简洁。简单扼要,较容易记且比较有效。(三)正面积极。正面的鼓励往往比负面禁止有效;因此要告诉学生该如何做,而不是告诉他们不能做什么。(四)成文公布。将订定的规则书写出来,并张贴在教室显明的地方。(五)合理可行。每条规则要能被师生双方所接受,并且可行。
六、重视音乐教育的功能
除礼之外,周敦颐认为还需要有乐来宣畅感情,使良风善俗得以养成。他认为,乐声淡则能使人的欲心平抑下来,乐声和则能使人的躁心消释下去,乐辞善则能使歌者之心自然爱慕,这样子就能够收到移风易俗的功效,而达到至治的地步[4]。这种观点是符合现代科学的,今日国外已有许多临床数据证明,和谐悦耳的音乐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常听音乐,爱唱歌的孩子,脑部发育较好,智力较佳。旋律优美轻快的乐曲能使胎儿早期得到胎教,促进胎儿发育,增强记忆力。经常受到音乐熏陶,对增强神经系统、调节大脑皮质有益,并可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生化物质,加速肠胃蠕动,增强消化机能,使唾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多,还可使血压、心律维持正常。有趣的是,音乐可使人道德高尚。常听悦耳音乐,能使我们处事平和,友好待人。优美的音乐不仅能陶冶气质和修养,还能唤起人们善、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和感受,有益健康。然而,并非所有的音乐都对健康有益。靡靡之音乐让人意志低沉;不协调及不和谐的音乐,会使呼吸和脉搏加快,血压因而升高;噪音则易导致高血压、心跳过速、神经衰弱、失眠和耳聋等疾病。相反的,常听古典音乐的人心律比较正常、稳定,精神也比较舒缓,情绪得以缓和下来。据此,学校教师应重视音乐教育的功能,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在教室播放古典音乐及和谐悦耳的音乐,以增进学生身心的健康,进而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七、给予适度的奖惩
周敦颐认为人性受后天的影响而有善有恶,当一个人的善性为情欲所蔽时,就会产生罪恶,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绳之以罚,使之复归于善。这种观点也是符合现代科学的,根据行为心理学派的观点,当学生表现良好的行为时,教师如果能给予适度的奖赏,则学生将来更易表现良好的行为;反之,当学生表现不当的行为,教师如果能给适时的惩罚,则可减弱学生不当行为的再发生。唯惩罚有其正面作用,亦有其负面影响,如何提高正面价值降低负面影响,使其更具有教育意义,现在提供下列原则,以供参考:(一)惩罚的实施与坏行为的发生时刻越接近越好;惩罚拖得越久,效果越低。(二)在不良行为开始之际,即应以相当强烈的刺激加以制止,如此,其效果比逐渐提高惩罚刺激的强度要佳。(三)惩罚要保持前后一致、左右一贯的作风,效果才显著,学生才会心服。朝令夕改,罚与不罚之间无一定标准,反使坏行为因之加强。(四)同样一种惩罚刺激,切勿再三重复使用,否则一旦学生达到逆反状态,效果尽失,宜多变换惩罚方式。(五)惩罚时应同时提供学生其他可行途径,或同时增强与不良行为互相对立的良好行为,效果可以提高。(六)惩罚应配合口头说明,让学生切实了解自己被罚的行为与原因。延迟的惩罚与使用较微弱的惩罚刺激时,尤应如此。(七)师生之间浓厚的感情与融洽的关系,是有效惩罚的基本条件。因此,老师平时就应努力去建立师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八)惩罚在行为控制上确具相当功效,但它毕竟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老师们应把它视为“最后一招”(last resort),在没有其他“上策”时才出此“下策”。
参考文献
[1] 周忠生.道统渊源 疏理践行——周敦颐教育思想探微[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31.
[2] 柴田笃,杜娟.《白鹿洞书院揭示》与江户儒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2):6-9.
[3] 梁启超.教育家的自己田地[J]. 基础教育,2008(1):88.
[4] 朱道忠.论周敦颐的教育伦理思想[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1):35-3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2年重点项目“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研究”( 课题编号:12SA04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