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莫在细节处迷失
2015-05-30李玉祥
李玉祥
做事的时候,我们常常从宏观入手,而忽略了很多细节。殊不知,细节虽小,但却是前行中的障碍,应及早地排除,这就像鞋子里的一粒沙一样,虽不起眼,就可能累了我们的脚,从而让我们无法到达目的地。我发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也时常忽略一些细节,使课堂打了折扣。
案例一: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
《用字母表示数》(新课标人教版小数五年级上)片断描述:
◆在巩固练习中,老师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曾学过的几何图形的面积与周长。学生汇报时,老师点到了其中一个没有举手的学生。那个学生站在那里红着脸,就是说不出正方形的周长用字母怎么表示。这时,老师便叫其他举手的同学说出了答案。
案例二:这个等式不是方程
《方程的意义》(新课标人教版小数五年级上)片断描述:
◆在巩固练习中,老师出示了几个等式让学生判断是不是方程:7χ+6=11 5χ+5=11 3a=2b 4χ+6χ=8 6+9=15 a+b=10其中有一个同学认为:a+b=10不是方程。也许是怕耽误时间,也许是怕他打乱了教学思路,老师笑了笑,就和学生一起判断下一个等式。
案例三:“老师,你身上也有对称。”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人教版二年级上)片断描述:
◆课至途中,教师要求学生找一找多媒体教室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学生找到了窗户上的玻璃、并排的课桌、上下两块小黑板、门……老师正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时,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身上也有对称。”老师一愣,然后说道:“是的。”随即便进行“认识对称轴”的教学了。
这些教学细节,都进入了老师的视线,然而,这一个个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却从课堂上溜走了,实在令人遗憾。作为老师来说,必须从潜意识里强化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关注。
一、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深深植根于教者自己的潜意识中
数学知识,尤其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知其所以然”,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知识,让数学知识在脑中“立”起来。
像案例一,虽然答案说出来了,那位学生也知道了正方形的周长用4a表示,但我想,那位同学也包括所有没有举手的同学可能由于原来知识学得不牢固,现在自然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其如何推导而来,还是一无所知,如此再过一段时间,依旧会忘记,又会成为陌生的知识。
在学生过去的知识变得生疏时,老师应给予他们时间去“激活”,对此类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引导:正方形有几条边,每条边的长度相不相等,它的周长我们可以怎么算?通过引导,一定能唤醒那位学生已有的认知,他一定能说出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说出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4,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如果边长用字母a表示,那正方形的周长用字母就可以表示成:4a(那位学生一定能说出来)。这样也能让其他还没能掌握的学生弄清楚这个“4a”是怎么来的。不仅如此,还会保护那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在潜意识里时时让自己保持“蹲下”和“倾听”的状态
面对课堂上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说法,老师应“蹲下”,耐心倾听,并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有效的引导,以引导学生求得正确的认识。
如案例二,该生所指的等式也是方程。学生有此想法,说明他对这节课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或者认识还有偏差,或者己知和未知之间还隔着一层没有捅开的纸,只需要老师给予轻轻地一点,他便会明白,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那个学生没有机会表明他的观点,我们无从知道他不同意的原因。
如果老师让他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但能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还会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中有新的收获,得到更深的认识。我想,他也许会说,这里有两个未知数,不是方程。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就可以据此进行引导,以让大家对“方程的意义”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这样巩固的效果绝对比单纯判断几个等式的效果要好得多,即使今后遇见含有三个及以上的未知数的等式时也能准确判断。
三、在潜意识里始终不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对称”方面的知识,这是新知认识的基础。但要让新的知识在学生脑中扎根,却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调用已有的经验,打破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并得到强化。在此,学生得到了一些认识,但学生的回答可以说并没有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因为学生对已熟悉的事物有一种从认知背景上忽略(或视而不见)的心理作用。而对于学生提出的“老师,你身上也有对称”,可以说最能吸引全班学生的眼球,老师这一活的教具,比多媒体课件、比老师手里的教具更具有引领性和导向性。这也是活的教学资源,其直观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能引发学生找自己身上的对称,从而加深对“对称”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教学的成败,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而要看学生学习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得到了什么样的发展。因此,我们不可忽略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许多有价值的细节。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太安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