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发散性思维培养浅见
2015-05-30张亚红
张亚红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更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动力。要使学生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营造安全的学习心理场,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育者要经常提出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怪问题,或者提出大胆的猜想,教育者绝不能置之不理或怠慢了之,而应该针对所提出的问题,积极引导、共同分析,这也许就能使学生迸射出发散性思维。
二、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1.利用“转化”思想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小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教育者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一些实际操作来充分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总结概括,寻求问题的答案。
在教学“角的认识”时“钟表走到9时30分时,分针、时针所形成的角是什么角?”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直角,这时让学生准备一个钟表,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拨弄钟表,学生看到在分针走的同时,时针也以较慢的速度行走,形成的角角度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是钝角。这样把抽象的问题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为他们的思维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转化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明白: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以想办法转化为简单、熟悉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路,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
2.利用“变中求不变”思想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数学问题纷繁复杂,向学生渗透“变中求不变”的数学思想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题的规律。如“甲乙两个车间原有人数的比为4:3,甲车间调48人到乙车间后,甲乙两车间的人数比变为2:3,甲乙两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甲乙两车间的人数”都发生了变化,在看似变化的信息中如能引导学生发现“两车间的总人数”不变,把比的问题转化成分数问题:48÷(4/7-2/5)就可算出总人数,再算出最后问题。探索的过程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数字具有严谨性,图形更具直观性。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数形结合起来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快速解答问题。如裁剪问题“一块长方形布长32厘米,宽25厘米,要把它裁剪成边长为5厘米的方巾,共能裁剪几块?”此题学生极易用“大面积÷小面积”来解答,通过画图学生很容易看出红色区域是废料。
再如比较大小5.9×3和5.9。方法1: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比1大,积就比另一个因数大;方法2: 5.9=5.9×1,因为3>1,所以5.9×3>5.9×1,即5.9×3>5.9;方法3:1条线段5.9厘米,5.9×3是3条线段,自然3条线段更长。三种方法中,第三种最直观,学生最易理解。
数形结合巧妙地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将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
4.利用“可逆”思想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它往往能使学生在茫然不解时,柳暗花明、茅塞顿开,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但目前,小学课堂教学多以顺向思维教育为主,这势必会影响学生逆向思维的形成。为了使这种现状得到改观,教育者需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中出现的习题“新丰家具厂赶制540件农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40件,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几天完成?”教师引导学生: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信息?生1:共需几天完成和已经做了几天;生2:余下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从这两种思路入手,问题轻易解决。
再如“甲乙二人分16个苹果,分完后,甲将自己的1/3给了乙;然后乙将自己现在苹果的1/3还给甲;最后甲又将自己现在的1/3给了乙,这时两人苹果数恰好相等。那么甲最初分到了多少个苹果?”从问题入手“两人苹果数相等16÷2=8→甲将自己现在的1/3给了乙之后等于8”,所以现在的甲:8÷(1-1/3)=12,乙=4。依次规律倒推解答此题。
又如“一条小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天长到20厘米长。问长到5厘米长时是第几天?”采取逆推方法:20天长到20厘米长,19天长到10厘米长,18天长到5厘米长。
学生最初可能对这种训练感到很生疏,没有头绪,但通过教师有序的引导,举一反三,相信学生会逐渐灵活掌握。
拥有好习惯,掌握好方法,再加上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强化,一定能使学生一通百通,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河子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