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运用视频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015-05-30程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作文课堂教学

程剑

高三作文训练是一项让师生身心俱疲的艰苦劳动。学生面临写作如有大难临头之感;教师批改作文则摇头叹息,感叹佳作难觅。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教师缺乏对调动学生兴趣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外素材的特点研究,使得作文教学陷入“练审题、勤写作、多讲评”重复训练教学模式,课堂作文教学难现灵气与活力;其二是学生学习直奔高考,对社会生活少观察、少体验,对时代变化少感知、少思考,长期的学校生活让学生耳目闭塞,写作陷入僵硬套路,文章难以彰显深度与特色。

那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活水”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在作文课堂上适当播放有意义有价值的视频素材,可以激发课堂灵气和活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丰富人文素养。

一、视频素材有足够魅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学才是能学好的最基本前提。作为高中生,如何在学习写作中获得快乐?无疑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而在高考作文教学中,最能激发学生兴趣且改变学生写作无“活水”现状的方法就是适度播放有意义有价值的视频素材。因为,视频素材其丰富多样、形象真实、审美愉悦、紧扣社会时代等特点,能使学生在老师长期说教式、训练式教学中已经沉寂的兴趣得以唤醒,获得由内至外的心灵触动与感官冲击。如纪录片《大师》、《舌尖上的中国》,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文学艺术类《开卷八分钟》、《读书》、《子午书简》等,这些视频不仅客观记录自然人文、社会生活的原本状态,而且融入了拍摄者和制作人的思想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给人以最全面直观感受并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能丰富知识,扩充视野,给人以心灵的洗礼与震撼,更能提升人文素养。

二、结合作文特点来挑选合适的视频素材

毋庸置疑,新材料作文已在近几年高考作文中处于“绝对主打地位”,让考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可以“避生就熟,避弱就强”,尤其在防范考生套作上显示出独特优势。因此,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去关注社会时代生活、感受人生价值、重视道德修养、探究哲理思辨、注重生命质量等非常有必要。如热点问题类主题的材料作文,教师可以紧扣如自主创新、文明公德、和谐社会、环境生态等命题,播放诸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社会能见度》等关注社会时事热点的视频;又如理性思辨类主题的材料作文,可以播放如《铿锵三人行》、《文涛拍案》、《马后炮》等视频素材,这些节目既蕴含着深刻哲理,又充满强烈的思辨色彩,学生可从中学习专家学者如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而通过观看不同类型视频素材,学生就能储备足够写作素材,也就能将作文写得生动鲜活、深刻丰富。

三、引导学生巧用视频素材内容

播放视频素材,关键在于要“观”后巧用,让学生真正有所思有所想,并能将在视频中吸收的营养运用于写作。如在播放视频素材后,教师可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设计问题有两个原则,一是问题设计开口不能太小,必须让学生有话说;二是问题需有关键词,能让学生围绕中心词展开思辨。如本人在课堂上播放“大陆小孩香港街头便溺”新闻后,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结合事件,谈谈对“文明”、“宽容”的看法;二是从旁观者或媒体角度来看,如何理性看待此事。很多学生谈出了“厕所排队不先礼让幼儿,却对着幼儿屁屁拍照美其名曰揭发其实更不文明”;“媒体要以平常心看待此事,避免小题大做”等看法。另外,在播放视频后,给学生看相关时评,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谈出有见地看法。如针对上述事件,本人引入《香港拍照者比小女孩街尿更不文明》、《从幼童香港街头便溺事件看城市包容背后的深意》等文章,使同学们更深刻地挖掘本质,为写出有深度作文引入“活水”!又如,观看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后,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节目中人物优秀品质,为文章增色不少。如学生在2014年广州二模作文题“求道于远于近,做事往难处或易处去做”中写到:“这对行走在追逐花期路上的养蜂夫妇,看似甜蜜的旅途实则心酸无比,生活的需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家的近处,而只能求诸远;但离开不是因为漠然,而是因为对家的深情;不是因为成就自我,而是为了养育儿女;他们需要到远方,才得以寻找一个家庭的生存之道。”

基于教学实际需要适当播放视频,必要时可对视频进行加工处理,运用剪辑软件对视频资料重点内容进行“精简”和“编辑”,与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就能够使作文教学做到高效生动有趣,真正让学生乐于写作,且在高考写作时得心应手!

作者单位:广东顺德郑裕彤中学。

猜你喜欢

作文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