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鸿文:微探其真正的笔力
2015-05-30王素艳
王素艳
阅读文本无数,尤觉《过秦论》伟大。笔力的流畅,气势的充沛,彰显出文学的生命力。阅读经验的碰撞,让心灵的思索愈加明朗。政论笔力的滥觞将成为论述文的一座无形丰碑,激发我们无穷的智慧,于微探西汉鸿文处显真正的笔力。
一、文学力量的生命与气势
一接触文学,便与鲁迅先生在人生长河里相遇。对《汉文学史纲要》中先生评论贾谊的《过秦论》等文章说:“惟谊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晁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既为之振奋,亦为之感叹。
文学的力量在文字表象下,正赋予文学生命的张力。政论文的气势于《过秦论》而言,活脱出绚丽多彩的思想芬芳。读作品,我们不但能见到,作为汉初思想家贾谊,关注国家的政治热情和深刻的思想,还能见出他的才思、智慧和人格风采。首先你会被作品浩瀚的气势和溢荡在字里行间的强烈情感所打动。文本虽为说理,有浓厚的战国纵横家遗风,但在遣词造句中又处处流露出诗人的气质,可视为汉初散文的典范之作。
述史实,用史实作论据,依托观点统领材料。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也”,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守势应“重顺权”,处于攻势“存诈力”。“顺权”,就是施行仁政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政,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要理析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雄辩的叙事说理成了它的支点。
叙事说理,政论文强大的生命力流淌。文本虽为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亮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154年来的历史,扼要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这个亮点为什么就能使文本读起来有生命力呢?理由在于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笔力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本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作品饱满,读起来思路自然而然跟着作者的笔力走。同时,贾谊对秦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叙述是很有条理的,上来抓住一条纵的轴,即从秦孝公之兴到秦王朝之亡,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文本的层次先后;而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面,又突出地加以铺陈发挥,使人不仅看到“轴”,还看到“轴”上的一个个用浓墨重彩着重描述的“面”。于是你不由自主地会顺着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读,他不中断,你就不能中断,他不节外生枝,你就不能旁及其余。
鸿文不仅以道理、以逻辑的力量服人,而且以感情、以气势的作用动人。明代何焯曾说:“自首至尾,光焰动荡,如鲸鱼暴鳞于皎日之中,烛天耀海。”孙月峰说:“中间险字奇句,亦尽杂见错出,乃却以粗卤矫健之气行之,读者但见其飞砂走石,横溢不可遏,然而精巧实理俱在内。”这些都涉及到了文本的情感气势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上段里的“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意思都一样,说了4次;下段里的“御宇内”“亡诸侯”“制六合”“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意思也差不多,说了5次。
细读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冗杂,但如果只留下一句,而删掉其他,那么品读起来其感人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充沛的气势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而且有欲罢不能之笔力。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作为作家,贾谊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作为作品,《过秦论》同样具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文学力量的生命与气势在诵读与感悟下愈发活跃。
二、阅读经验的碰撞与思索
数次阅读《古文观止》,涵泳《过秦论》篇章是必然的。古典散文的韵味融合其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思索的情怀变得精致,阅读体验让我神情激昂,仿佛又与贾谊先生进行了一次全身心的交流。
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仁义不施一句便断尽,从前竟不说出。层次敲击,笔笔放松,正笔笔鞭紧,波澜层折、姿态横生,使读者有一唱三叹之致。”这也道出了其作品魅力所在。清初出版的《古文观止》,其编者对该文末句的评价是“结出一篇主意,笔力千钧”,其份量可想而知。文本论证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善用对比,于层层对比中,一气呵成,水到渠成地翻出“仁义”要义,故有“古今第一气盛文章”之赞。
五位国君,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均“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文章略写后两位“享国之日浅”的史实,详写前三位。从四个方位写秦攻城夺地之气势,以诸侯约从之时人之众、将之广、心之齐、谋之深、志之坚写秦遭受严峻的挑战。秦最终无费一矢一镞,而致“诸侯已困”。此以诸侯约从之协力齐心与最终惨败反衬秦破诸侯之易,这里隐约写出秦之崛起与发展是有赖“仁义”之策。秦由攻势转入守势,始于“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及至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乃对外“执敲扑而鞭笞”,对内则废道焚言、“隳”“杀”“收”“销”、筑城掘池、良将精兵守要害。此时暴虐无道的愚民、弱民、防民之策完全背离仁义,有失民心,秦亡原因已暗含其中。
文段三写秦始皇的野心与实力,兼而述之。但文段三与文段二还不一样。文段二是用正反对比手法两面写,文段三却全从正面写,把秦始皇的实力和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愈写愈足,愈写愈神气。甚至到了文段四开头处,还要找补两句:“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吴闿生夹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音韵气脉上再一下子反弹过来,改从陈涉方面写起,却又处处对陈涉寓褒于贬,这就更加写出秦之灭亡实有自取其祸之道了。
文本的对比论述集中在文段五,但在这里我们还要作一点交待: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本的中心论点。
阅读文本,我们对秦亡的史实又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了贾谊策论文笔力千钧,述史实,材料丰瞻;发议论,雄辩说理。文笔飘逸,论证严密,以一斑窥全豹的因子透析,气势高昂。
三、政论笔力的滥觞与智慧
《过秦论》要旨在于分析“秦之过”,旧分上中下3篇,其实本是1篇,最广为流传的《过秦论》是文章的前三分之一,它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过失之余,作品的深远影响随即产生。
章学诚先生如是说《过秦论》:“排比之文,欲使顿挫抑扬,得诗人一唱三叹之意。如贾长沙过秦之论,有何等深刻之意,而文有赋心,气如河海,诵读一过,而过秦讽汉之意,溢于言外。”赞誉之下的西汉鸿文,成为人们叙说与探究的焦点。
在中国散文史上,《过秦论》首创了“史论”这一体裁,对汉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金圣叹在《才子古文》(历朝部分)卷二中对本篇加批语说:“……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一语中的,相当明了。贾谊身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为汉王朝出谋划策;但他却能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力量,认识到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失掉民心和过分迷信武力,封建统治者野心大而虐待人民,终于被人民灭亡。有了这个思想,统治阶级才开始考虑如何缓和社会矛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权。这才说明农民起义真正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贾谊这一番笔力描绘,汉朝的皇帝才能真正总结秦朝由盛而衰、由强而弱的经验教训。
鲁迅先生说:“但贾谊能文章,平生又坎坷,司马迁哀其不遇,以与屈原同传,遂尤为后世所知闻。”政论笔力的滥觞与智慧于此显现。叙事是说理的基础,要写好说理文,还要靠论断。论,是依据事实立论;断,是从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贾谊就是先把大量的事实摆出来,在此基础上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使理不讲而自明,理少讲却大明。正如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对文本的评论:“《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个评语是精辟的。
论述文,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文章。但它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从大量的事实中推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这才具有以理服人的逻辑力量。记叙多于议论,这是《过秦论》的特点。文本的体裁既是政论文,为什么记叙却多于议论?因为文本的重点在于论秦之“过”。要论秦之“过”,就必须有大量的史实,把它作为议论的依据,说理的基础。所以文本前四段基本上是叙事,叙述秦国逐步强盛的史实,极写六国合纵攻秦反而失败,为秦所并,显示了秦上升时期的蓬勃发展之势;然后又极写陈涉领导的义军,人少势孤却迅速推翻秦王朝,突出了秦亡之速。通过这样的叙述,用历史事实互相对照,得出了秦虽有154年的兴盛史,败六国,吞诸侯,一统中国,威振四海,却亡于兵少士疲的陈涉之手,乃是仁义不施的结果。在探讨秦亡原因的同时,其过秦讽汉之旨已意在言外。
教学之余,经常把《过秦论》《六国论》两篇作品放在一起诵读咏叹,感悟其中的笔力。《过秦论》是西汉的一篇政论文,所体现的笔力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作者采用先蓄作“浩如江河之势”,最后以议作“点睛”之笔,“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它虽是政论,但贾谊首先是一个汉赋大家,因而多用写赋手法,“铺张扬厉”。如叙始皇“威振四海”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文段铺排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很好地印证了其论述点。
“故正意一经揭出,格外警悚出奇,可谓极谋篇之能事矣。”《六国论》是北宋苏洵的一篇史论文,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先议,后叙,再议的结构方式,使其文本显得内容繁杂,但又条理井然,逻辑严密,有纵横家诡谲善辩的风格。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向秦割地求和,因而壮大敌人的力量,削弱自己实力,必然招致灭亡。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应该是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文本论述亦有理有据,给人以智慧与警醒。吸取贾谊的叙事精髓,从另一层面立论,引证论述其见解,给我们以启迪和警示,相距一千余年笔力,当之无愧力称为“千古双璧美文”。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伟大的文学一旦产生力量,人们便感知其生命,内在的气势丰富充盈。笔力的遒劲,让阅读经验一次次在心灵深处碰撞,引发我们对文学、对生命、对历史的思索,于是在政论笔力滥觞下,激越起清澈的智慧泉水,终生受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新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