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分析
2015-05-30刘广
刘广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各40例,在选取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检测血清CRP及血常规,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CR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CRP浓度略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血常规联合检测对鉴别儿童急性呼吸道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常规;细菌;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
【中圖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174-02
急性呼吸道感染在儿科是发病率量高的疾病,而正确地区分其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细菌和病毒),则对临床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临床常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的高低来鉴别病毒与细菌感染,但血常规会受很多因素影响。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CRP升高的程度与细菌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2]。临床上可根据CRP的升高幅度,判断感染程度,指导合理有效的治疗。初步判断细菌和病毒感染对及时控制病情,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非常重要。对我院2014年2月~2014年10月就诊的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CRP、血常规联合检测,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细菌感染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6~10岁,平均6.5岁;病毒感染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5~11岁,平均6.7岁;健康对照组40例儿童,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6~10岁,平均6. 6岁;三组儿童于性别、平均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和药物过敏等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CRP测定: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配套试剂;② 血常规检测: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Sysmex配套试剂。所有儿童均采取晨间空腹静脉血2ml。
1.3结果判定 阳性标准:正常参考范围: CRP<10mg/L。儿童血清CRP水平>25mg/L提示细菌感染,<10mg/L可基本排除细菌感染或细菌已清除。CRP≥100mg/L提示败血症或侵袭性感染[3];WBC>10×109/L为阳性,WBC:轻中感染10~19×109/L,严重感染20~30×109/L。CRP:轻中度感染10~99mg/L,严重感染≥100mg/L。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CR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CRP浓度略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RP水平比较
3讨论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医生初步判断是否为感染的依据,WBC升高多提示存在感染,WBC分类中性粒细胞>60%多为病毒感染,若淋巴细胞>40%,多为病毒感染,但WBC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年龄、应激、环境、生理状况、治疗干预等,影响医生的正确判断。而CRP不受性别、年龄、贫血、环境、抗生素、放疗、化疗、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4]。与WBC计数相比,CRP更为灵敏可靠。反应蛋白的高低与感染的存在及程度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越高,炎性反应越明显,病情好转时其含量急>速下降,1周内恢复正常。通过本次对三组儿童的检测得出:C-反应蛋白可用于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在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方面。并能够为患儿的治疗提供明确的诊断方案,有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5]。所以,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检测可作为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辅助诊断手段,并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表2.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RP水平比较
参考文献:
[1]马丽旭,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6:13.
[2]范久波,鲥海菊,陈斌,细菌感染婴幼儿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10,20(1):69.
[3]王红贤,全程C反应蛋白在儿童及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179.
[4]陈自武,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与外周血碱性磷酸酶积分在细菌感染中应用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8):572.
[5]胡海燕,王根芬,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2011,23(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