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艺术与大众的关系

2015-05-30刘美含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艺术鉴赏艺术素养大众化

摘 要:艺术的大众化是趋势,也是必然。然而现如今的常态却是:真正能够欣赏艺术、读懂艺术作品的人其实是对艺术语言及思想能准确接收、理解、思考并给予积极反馈的人。也就是说只有受过系统艺术培训,掌握一定艺术欣赏方法,并能从中得到领悟与感知的人,才是艺术的欣赏者。毫无疑问,这就限定了观者的数量和范围。如何使艺术作品走出艺术家创作后只有同行才懂得欣赏的小圈子,让艺术走近大众,被普通老百姓了解和接受,是我们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作为艺术家,应该意识到艺术与大众的紧密关系。在题材的选取上改变以往仅对小圈子的日常状态和艺术思想的表达与描绘,逐渐转向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描绘,把追求高深的思想、艺术的境界和个人情操表达的艺术题材转变为对人民生活的总结与提炼,从高高在上转向平易近人,从孤鹜高傲转向为大众服务,逐步拉近公众与艺术作品在视觉与心理上的距离。与此同时,作为观者的大众,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以及对艺术的重视程度。要通过对艺术美的理解和认识,培养艺术鉴赏力等方面的综合知识。通过艺术家和大众的共同努力,艺术将被大众所接受,艺术将融入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大众化。

关键词:大众化;艺术素养;艺术创作;艺术鉴赏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艺术请逃离小圈子——艺术的群众路线研究”(项目编号:SWU1409292)的阶段性成果。

在提倡艺术大众化、平民化的当下,艺术是否真会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人民服务?艺术是否仍旧属于艺术圈内那一小部分人的自娱自乐的行为活动?

首先,艺术大众化有其必要性。现在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精神时代,正是艺术家们将艺术带离小圈子走近广大人民群众的好时机。艺术家们需要把略显生僻的艺术术语变成普通人能够理解的知识,从而使人们能从其艺术作品中得到充分的、明确的感观体验。即艺术家将自己的感情和感受赋予到艺术作品上,传达给观者,使观者产生共鸣,通过艺术作品架起艺术家与观赏者之间感情的桥梁。那么到底要如何让艺术逃离小圈子,投身大众?对此,我们需要从艺术家以及观者两个方面来进行全面地探讨。

对于创作者也就是艺术家本身的素养要求上来说,在思想和创作方面,必须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对生活和艺术要有所领悟,并能从中提取出精华,从而将其创作成为有价值有深度的艺术作品。所以,艺术家必须是在艺术思想与表现技巧上有独特深入的研究,能进入别人未及之处的人才。而对于观赏者而言,以欣赏绘画作品为例,观者对绘画作品的接收、理解和感受就是对艺术家们表达的思想的接受、感悟和升级的过程。因此,真正能够欣赏艺术,读懂艺术作品的人其实是对艺术语言及思想能准确接收,理解、思考并给予积极反馈的人。也就是说,只有接收过艺术熏陶和培训,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解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人,才是艺术真正的消费者。毫无疑问,这就限定了观者的数量。事实上,从古至今,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思想交流都处于拥有相同的教育背景的人,就好比文人墨客的诗词书画大都与高朋雅士分享和交流一样。因此,艺术似乎本就是属于小圈子的活动,艺术家与观者都必须是有艺术素养的人。那么,让艺术逃离这个小圈子就变得行不通了?其实并非如此。那我们应该如何突破这个束缚,让艺术成为大众的艺术呢?

作为艺术家而言,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艺术与大众的紧密关系。在题材的选取上开始改变以往仅对小圈子的日常状态和艺术思想的表达与描绘,逐渐把描绘题材转向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正如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到的那样,人民才是文艺创作的灵感来源,艺术创作离不开人民,脱离群众的艺术是没有根的浮萍,没有血肉,没有灵魂,没有生机。判断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就在于有没有取材于大众的生活,有没有从大众的角度出发来搞创作。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家们应从日常的生活中多感悟多思考,不断收集好的、贴近生活的创作题材,善于运用发现美的眼睛和对生活的提炼来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在于为人民群众而创作,取材于人民的日常点滴,努力扩大咱们的艺术圈子和氛围,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读懂、喜欢咱们的艺术作品,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以绘画艺术为例,就是要让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的绘画艺术通过画家的提炼和升华成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然后回馈于人民、惠及人民。只有调整心态,脚踏实地的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才能创作出大众能够读懂,能够理解的优秀作品。作品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根基。艺术家在搞创作的时候应该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日常生活中的感悟经过提炼以后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与此同时,虽然创作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内容要通俗易懂,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就是低俗和没品位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好,就在艺术家赋予了作品“精气神”。

在题材上有所改变的同时,艺术作品的展示方式也应有新的突破。展览形式要多样化,要从之前的美术馆、博物馆拓展到更广阔的大众空间,从室内转移到开放的室外,通过这些积极的有创意的改变,使得公众能够随时近距离地接触艺术,通过这种方式消除人们与艺术品在空间上的距离。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是当代艺术的另一个突出特征。从最开始的单一架上绘画转变成多维度、时空穿插及图像、声音、行为相融合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艺术家们让作品更具亲和力,也能更好地让观者身临其境,有的甚至能够参与其中,让当代艺术与大众间开始碰撞出绚丽的火花。这种碰撞会给观众更多接触艺术、了解艺术、喜欢艺术甚至投身艺术的机会。

综上所述,艺术家们不能“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是推动普通大众上升到精神生活金字塔顶层的力量,艺术家则是为了这一神圣目的服务的仆人。所以艺术家们的作品应该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高雅艺术,使观众能够并且愿意跟随着艺术家,不用担忧会被领入迷途,因为只有凭借感情,艺术家和观众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艺术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艺术是一种像世界语一样的世界通用语言,艺术要为社会大众,甚至是整个人类世界服务。

与此同时,作为观者的大众,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以及对艺术的重视程度。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通过人们对艺术知识的学习,培养艺术鉴赏能力。除了要了解艺术,观众还要体会到艺术美给人带来的享受。在生活中,只有拥有一定艺术素养的人才能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周围事物的美好,有时甚至能够发现生活中别人忽视的艺术之美。当我们拥有了欣赏美、发现美的思维和双眼,我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从中领悟,提炼出生活无处不在的艺术美。那么具体要怎样做呢?笔者认为,第一,大众需要对艺术及艺术美有一定的概念。所谓艺术,就是指艺术家借助于一定方式对现实生活的提炼概括和升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是艺术的核心,它来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美的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艺术特性:其一是直观性。什么是直观性呢?直观性就是艺术作品让人一眼看了以后就能够感觉到它的美,它们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使我们经过联想或想象,在脑中产生出美的形象。其二是协调性。所谓协调性,其实就是指作品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的统一,也就是说以完全美的艺术形式来歌颂生活之美。其三就是典型性。艺术作品的形象能够充分表达出其特征的同时又能够表达出艺术家所想要表达和抒发的情感和想法。第二,观众要明白什么是艺术鉴赏,如何鉴赏。艺术鉴赏又称艺术欣赏,是指大众对作品的感受与评价。艺术鉴赏的对象是艺术家创作出的作品,大众从观赏作品中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在此过程中,观者能够能动、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艺术修养,通过联想、想象和理解,去补充和丰富艺术形象,对形象和作品的意义进行理解和感悟。艺术鉴赏的过程可分为感官的享受、情感体验以及对作品的思考三个方面。通过大量的鉴赏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势必能达到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对艺术品的欣赏可以扩大人们的知识领域。毫无疑问,艺术鉴赏能够提高大众的艺术修养,是一种积极的娱乐方式。

总之,艺术能够而且必须走出小圈子,走近大众。通过艺术家和大众的共同努力,艺术将被大众所接受,艺术将融入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黄应全.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梁维科.尼采艺术观对当代艺术家的启示[J].大众文艺,2011,(21).

[3]梁一儒.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

[4]吕少卿.大众趣味与文人审美[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5]米勒.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6]皮道坚.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7]张学忠.艺术的大众化理想和现实——浅析抽象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异同[M].学理论,2009,(30).

作者简介:

刘美含,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理论与技法。

猜你喜欢

艺术鉴赏艺术素养大众化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论纲
美术课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
舞蹈编导需要具有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分析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