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有效性”视听设计研究

2015-05-30孟翔

艺术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用户体验有效性微课

摘 要: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要提高“微视频”的质量,就必须在设计方法上进行探索。该文以用户体验中有效性理论为视角切入,以视听语言为设计的出发点,探讨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

关键词:微课;视听设计;用户体验

1 目前微课制作的局限性

目前,尽管学者们对“微课”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但笔者认为胡铁生(2013.02)对“微课”概念的说明较为恰当,他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他强调微课的视频性质,认为视频是所有资源形式中最真实、最直观、信息量最丰富的。它因使用影视“视听语言”,而具备了将课程直观化、情境化的能力。

然而,胡铁生在《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对参加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527位教师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却显现出一个问题:大多数教师对微课的制作、编辑、美化等技术性环节不够重视,而恰恰是这些制作技术问题成为他们创作微课时的困难和短板。这说明教师还未能充分理解微课的视频属性,不能合理地运用视听语言。因此,在将教学设计付诸微课作品时感到力不从心。如果说提高教师微课制作技术已迫在眉睫,那么首先应该突破的局限,就是对其视听语言规律的认识。

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是通过作用于人视听觉的图像语言和声音语言,在屏幕上准确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达方式。视觉语言包含镜头、画面构图、光影、色彩等图像形态,听觉语言包含语音、音乐、音响等声音形态。可以说,一部影视作品里视听语言运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信息传达的成功与否。

在制作微课时,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作品是否具备较好的教育有效性,即知识的传播是否准确高效。在微课中知识信息的传递全部由视听语言来完成。因此,只有提高对视听语言语法规则的了解,掌握其运用的技巧,才能突破当前制作的局限,创作出更好的微课作品。

2 用户体验的有效性理论及其对微课制作的启示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241-210,2008)将用户体验定义为“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2]微课作为一种教育产品,若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带给其良好的学习体验,就是一个成功的产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产品也只有“有用”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有用性”是产生良好用户体验的前提。

用户体验专家Nielsen(1993)在他的计算机可接受模型中首次提出产品的“有用性”包括实用性和可用性两个方面内容,可用性包括易于学习、使用高效、易于记忆、低出错率、高满意度五个维度。虽然微课不同于计算机系统,但在考虑其可用性时,也可以从这五个维度去进行探索。且微课存在的主要意义是教学,笔者认为在这里用教育的“有效性”去描述“可用性”更加切合主题。

3 从“有效性”看微课视听设计方法

3.1 易于学习

使学习者能够以最简易、方便的形式接收到视频中的知识内容,是视听设计的第一目标。需要选用画质清晰、音画稳定且同步的视频进行组接。视频分辨率可以选择640*480、720*576、1280*720等,过高的分辨率和较大的质量会延长视频的载入速度和播放时的缓存时间,不利于学习者的流畅观看。视频格式可以选择MP4、FLV、MOV、MPG等质量相对小、应用广泛且方便学习者获取的格式。

3.2 使用高效

就信息传播的效率来看,包含“视觉表征+听觉表征”的“双通道”式信息传达模式,比单一的“视觉表征”或“听觉表征”传达模式,在接受效率上更有优势。因此,微课的声音设计同画面设计一样重要。声音设计的三要素中,语音指的是教师讲话的声音,它是传达信息最多、最明确、最具有逻辑性的表述手段;音乐用于烘托气氛,在课程导入、授课板块切换等节点使用音乐,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调整情绪进入相应的学习环境;音响则用来打造屏幕中“真实”的环境空间,利用如粉笔写字的声音、点击键盘或鼠标的声音,帮助学习者感受真实的课堂氛围,“相信”自己正在参与的学习行为。这样,声音和画面在视频中由始至终进行贯穿,以此来调动观众的多种感官,就能提高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效率。

3.3 易于记忆

画面造型指对视频中的视觉形象所进行的编排,包含画面构图、色彩、光影三部分。合理设计画面造型,可以使学习者精准把握视频中的信息重点,并通过有记忆度的视觉刺激使知识易于记忆。例如,借助九宫布局法,把关键信息安排在视频画面视觉中心位置,并借助较强的色彩差异(如红绿、蓝橙等互补色,饱和度差异较强的同位色)和明度差异(黑白灰),来突出显示关键信息辅助记忆。还可以设计一些简洁有趣的卡通化形象替代干瘪枯燥的文字,放置在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位置,为学习者种下“记忆锚点”,便于学习者进行回顾。

在呈现信息时,也需注意将某个知识内容的多元素表征信息进行“信息组块”设计,尽可能保持时空临近,减少分散凌乱的呈现,有利于学习者形成清晰的记忆网络。

3.4 低出错率

为避免出现认知误差,微课的提示画面和标签图标等应该使用约定俗成的标准来描述,使学习者根据外观就能清楚的了解此板块的学习内容。不同画面中相同性质元素的位置、形态尽量保持一致,并使用风格统一、简练明确的画面构图模式。另外,还应当精炼画面内容,清除与教学无关的信息,减少理解偏差、操作失误的可能。

制作与声音同步的字幕也是降低出错率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因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声音录制质量不高或使用谐音字词、专业术语等引起的理解误差。制作字幕应选择识别度高的常用字体,字号大小要合适,配合画面主色彩选择差异度大的字体颜色,或使用字体描边使字幕清晰显示。字幕一般在视频下部居中显示,以一次语句停顿为分隔,每次显示不超過一行。

3.5 高满意度

微课应用与以往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不再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教师给视频中他的学生上课,而是作为学习行为的参与者,更直观地接受视频中的老师给自己上课。因此,视频微课制作时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进行拍摄,比从客观的角度拍摄教学过程更加恰当。同时也需要教师本人出镜并直视镜头录制以拉进与学生之间距离,增强真实课堂环境的代入感,重建视频中教师与画外学生的教学关系。把学生作为微课教学的主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参与学习行为的收获和乐趣,是使学生获得较高的产品满意度,并产生下一次学习行为的重要方法。

4 小结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将微课看作一种教育产品,关注其教学有效性为用户带来的学习体验,也关注产生这种学习体验的微课视听设计方法,这为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带来一种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2] 邓胜利.国外用户体验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8 (3):43-45.

[3]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4] 孙聘.基于用户体验的微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5(3):63-68.

作者简介:孟翔,江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用户体验有效性微课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商平台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