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电子期刊的办刊实践及探索
2015-05-30原宝华高淑红屈婷
原宝华 高淑红 屈婷
【摘要】为了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普及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段,促进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实践,从办刊思路、技术手段、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几个角度探讨了《基层医院实用技术》电子刊的制作和应用,并对其发布后的效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提出建议,以期为同类刊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层医疗操作;视频资源;技术手段;电子刊
【作者单位】原宝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杂志编辑部;高淑红,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屈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乡村医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村卫生室63.3万个,在村卫生室从业的乡村医师99.5万人,执业(助理)医师17.9万人,共117.4万人。从学历上看,乡村医师以中专学历为主,约占73.7%。基层医师工作繁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医学知识的更新和学习;而医学知识和技术发展又是日新月异的,这与基层医师培训实际形成鲜明的矛盾。基层医师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提升与提高基层医疗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也维系着广大百姓的健康质量。
由于基层医师很难离开工作岗位去继续学习,加之他们人数多、分布广,因此,建立适合基层医师继续学习的平台势在必行。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学教育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和保障。一些临床医学知识尤其是技术操作很难用文字表述清楚,特别适合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现。为此,《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中国医学教育技术》编辑部联合多家单位,策划并制作了基于基层医师培训的电子刊物,旨在为基层医生的学习提供便利。经过几年的努力,电子刊在基层医护人员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推进了基层医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为提高他们的医疗业务水平,缩小城乡医疗差距,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一、创办的目的和思路
制作基于基层医师培训需求的电子刊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探索期刊数字化转型,更好地为基层卫生人员服务,提高其实用技术水平。电子刊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采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视频、动画等),建立多学科医学专家参与的专业团队,制作满足基层医务人员学习需要的常用医疗技术内容,方便他们继续学习和提高临床能力。
电子刊内容呈现方式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设计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各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紧密。界面可以翻页,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让所有内容都能够动起来,包括版权页、编委信息、栏目内容等;设有背景音乐,声音有控制按钮,可任意调控,给人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二、实施过程
1.栏目设置
以基层医护人员感兴趣、能够达到实效的内容来设定(即按需设置)。主要栏目包括急症急救 、儿科诊室、临床诊室、疾病图谱、护理操作技术、读片会、画说疾病等,且随着培训的需求和应用后的反馈不断改进,以适应基层医护人员的需要。
2.技术要求(符合出版上线要求)
视频格式:wmv格式,分辨率为720x576,2000码流。
图片:包括X光片、CT片、DM片等,插入文本中,用word传输。
矢量图:用coredraw12或coredrawx4、Illustrator12绘制。
3.制作过程
首先,收集素材。根据选题进行编辑策划,选择适合基层医护人员的题材,使其具有针对性(以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考纲、护士资格考纲等为依据),包括文字内容和其他方式呈现的内容,然后进行约稿。约稿方式与传统的出版方式不同,传统的约稿是文字内容,而电子刊约稿主要是电子版素材,包括视频、音频、动画等。因为电子刊素材制作需要一定的编辑制作技术,不同于文字内容,向作者征集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组建固定的资源制作中心,形成专业的资源制作团队,利用他们多年制作医学多媒体教材的经验,以保证电子素材的科学性、准确性。由资源制作中心来撰写脚本、拍摄素材,格式是WAV格式,2000码流。各栏目内容如下:临床诊室包括胸腔穿刺、包扎、脓肿切开引流、骨髓穿刺、口腔护理技术、外周静脉穿刺、胆囊炎的手术操作等;疾病图谱包括尖锐湿疣、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阴虱病等;读片会包括肺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等;画说疾病包括婴幼儿腹泻、青光眼、消化性溃疡、骨关节炎、视网膜脱离等;护理操作技术包括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抽线翻身法、光照疗法、口服给药法等。
其次,遴选视频素材、图片素材及文字内容。遴选素材的过程相当于纸质版期刊的审稿过程,所不同的是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多媒体形式。数字出版使出版信息由文字和静态图片扩展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编辑流程不能仅局限于审读和校对,还要包括软件的测试和评价、多媒体信息的审核等。在对素材的审阅过程中要注意其是否科学、准确、真实。经临床专家审核,看得懂,用得上,有一定知识含量的素材入选,鼓励原创和创新。尽可能地利用各种静态图像(如肉眼观察到体征照片、X射线片、CT、MR、心电图、血涂片、病理标本和切片等)、动态图像(如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过程、手术演示、彩色多普勒等)、声音(如心音、胎心音、呼吸音等)来表现主题。图像演示注重解决教与学过程中文字不易表达的重点、难点、疑点,兼顾科学性、全面性,使之有积累价值。对临床实用技术类选题既要考虑简便易行,也要注意先进性,并附加相关的基础知识。
为了避免素材格式五花八门,方便最后的集成整合,电子刊制定了统一的素材格式标准和要求。素材要求:多媒体素材的适用性、完整性、丰裕度良好,对主题表现的支撑能达到较好效果;图片要求清晰、剪裁合理、色彩还原准确,放大时不得出现马赛克,照片最好用数码相机拍摄;视音频播放连贯、流畅,画面稳定,色彩还原好(如下图所示)。
图1 画说疾病
图2 儿科诊室
图3 急症急救
最后,脚本制作包括内容层次设计、Flash画面表现要求等。这一过程是由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策划完成,脚本经主编审核通过后进行制作。未通过审核的脚本要进行修改,或补充内容,或调整表现形式。通过审核的脚本,由制作人员设计制作;所有素材制作完成,经审查符合技术标准才能刊用。
4.集成上线
将符合刊登标准的各种资源(包括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进行整合。根据电子版制作特点,将资源按需要导入相应连接点,用相关软件进行视频转换,并将矢量图导入,转换成Flash文件。转换后的各种资源按照需要应播放流畅,链接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逻辑思路清晰。最后,专家对所有的内容(包括科学性、艺术性等)进行审核,通过后即可集成上线。
三、应用效果
《中国乡村医药》电子刊于2012年正式上线(乡村医药网www. crmp. cn),网站由环球医学网校帮助搭建,月平均点击量超过15000次,发放赠阅光盘7000多张,共做了5期试刊70多个课件。电子刊2014年上半年改版,改版后栏目位置突出,读者阅读更方便,课件既可以网上阅读,还可以下载后反复学习。电子刊形式和内容都受到读者的好评,读者认为课件将常用技术用最短的时间进行详细介绍,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一改教科书的冗长和枯燥,提高了学习效率,使人耳目一新。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素材征集困难
某些医学资源获取受限,素材征集困难。电子刊需要资源提供者具备一定的资源开发能力,才能保证素材的质量,而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无暇顾及;另外,只有一个专业的资源提供单位,使得医学资源的种类受到限制,资源获取时限也受影响。
2.投入的人力比较多
与传统的纸质刊物出版流程不同,电子刊作为医学教育资源,需要大量的临床视频、动画以及多媒体展示环境,需要编辑、技术人员、医生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才能使电子刊如期完成。
3. 解决办法和思路
第一, 扩大合作渠道,广集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制作和应用能力,如举办多媒体制作、微课制作、微视频录制等学习活动,调动医护人员制作、收集资源的积极性,把日常工作中典型的病例资料收集起来,可以在很大层面上提高素材的广度和丰富度;另外,医院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医护人员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积极性。
第二,建立多个资源制作中心。为了广集资源,可与多个医学教育技术中心或医院合作,形成不同地域的资源制作中心,提高素材量,使资源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比如视频实验期刊(JoVE)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视频形式出版的同行评议期刊。JoVE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视频联络处(即视频资源提供),视频来源既有专业机构提供的,也有作者自行提供的视频文件。JoVE为自行制作视频文件的作者提供了详尽的质量标准,这些标准对视频文件的格式、长度、分辨率和形式给出了详细的指示。
第三,引进社会力量和技术进行资源的征集。引进社会资源(包括一些传媒公司等),利用他们的制作技术和资金来丰富医学资源的创作。
五、总结
医学电子刊作为医学教育资源应用于基层医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扩展了医学资源的种类,丰富了基层医师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契合现代数字化环境下人们的学习习惯,适应基层医师的学习需求。通过《中国乡村医药》电子刊的制作,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出版经验,证实了电子出版的可能性。实践证明,电子出版比传统出版更有价值和实用性,使学习内容生动形象,一目了然,特别适合临床医学知识形象化地展现,消除不易用语言表达的弊端。
同时,电子刊内容中的一些微视频可让读者利用移动终端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多次观看、学习,尤其是当其遇到没有见过的病例时可及时参考。但是,电子刊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出版流程尚需进一步完善,资源征集渠道还需要多样化;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入到素材创作中来;电子素材的版权认可问题、技术标准还需统一规范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改进,使刊物办得越来越好。
[1]陈竺. 乡村医师队伍将长期为农民群众服务[EB/OL].http://med. 39. net/ a/2011221/1616426. htm l2011-02-18.
[2]郑杨剑. 浅谈基层医师的培养和培训[J]. 中国现代医生,2010(36) .
[3]闻德亮,陈金宝,刘强等.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基层医师系统化培训模式的研究[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3).
[4]山丹. 在基层妇产科医师临床培训中的教学研究[J]. 中国性科学,2012(3).
[5]李红敏,拜争刚,曹晓源等. 甘肃省农村基层医师培训模式的循证研究[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4).
[6]李苑. 视频实验期刊(JoVE)——视频出版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
[7]诸永强. 数字出版技术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研究[J]. 中国信息化,201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