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展落幕 书仍飘香

2015-05-30余佐赞

出版广角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书展展馆人流

余佐赞

我真是上海书展的常客,十多年了,从没有落下过一次。还记得第一次去,时间是十二三年前的八九月份,地址在光大会展中心,够早吧?我虽然不是卖书的业务员,但每年都参与活动若干场,如果要评选上海书展历年来热心参与者,获个入围奖应该不是问题。

最近几年上海书展行情看涨,出版业内外一片喝彩声。作为书展常客,还真是与有荣焉。可惜厕身其间这么多年,每每看东方卫视的相关报道,竟然连自己背影都没有找到过,可能是不够高、不够帅、不够大腕吧。虽然电视里没有,网站采访还是有的,某个电台也采访过我。那次担心普通话太差,我对美女主播说:“可不要因为我砸了你们台的品牌。”后来播放出来,我自己听了一遍,真是“惨不忍听”,就没有再和谁提起。作为一个普通的书展参与者,十多年走下来,还是收获了一点小荣誉,本人也因此有点小嘚瑟。

2015年上海书展举办时间是8月19日到25日,可能因为2015年元旦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阴影,今年上海书展主办方并不希望有太多人进来,所以活动减少了很多,场地也像紧俏商品似的。中华书局作者樊树志老师在东一馆一楼搞活动,场地前面是通衢,签售展台和德克士深情凝望,唯一的便利之处是可以让读者一边啃炸鸡一边倾听嘉宾通过麦克风飘出来的几句妙语,物质精神两不误。

虽说书展主办方想控制人流,但书展遇到双休日,场馆内人流还是摩肩接踵。我要不是常瞎忙乎,会喜欢那连台的好戏喜欢那种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热闹。爱书人聚在一起,排队等候签名,或坐在台下,听嘉宾妙语连珠。台上不论是知性美女还是饱学老者,语言和笑容都让人觉得很舒心。出于职业病,我还会关心主持签售的人是否着装得体,是否镇得住场面,是不是懂得吸引和聚集读者。

当然,我更喜欢热闹之外灯火阑珊处的悄然。如今,在书展得暇我会静静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展台,找一个角落看自己喜欢的书——那里一定要比较冷静,可以坐下来最好,休息一下,翻着自己喜欢的书——一会儿干掉一本,一会儿又干掉一本。在熙来攘去的人流中读书真如古寺老僧念珠计数,浑然不计周遭,倍觉满足。也可能是职业关系,我有时也会去看看手上图书的印张和定价,在版式和细节处理上暗暗和这位编辑比一比高下,想象另一种可能。如果真的找到别人的破绽并觉得自己做肯定会比现在更好,便会流露出汪曾祺写毕一篇满意文章的那种感觉,“提刀却立,四顾踌躇,对自己说,‘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此乐非局外人所能想象”。(汪曾祺《自得其乐》)看书淘书间隙,如果时间凑巧,我再和某个来展馆的朋友或作者相约吃个饭、喝个茶、聊个天,当然移师展馆外,找一僻静处,安静地交流着展场内外的书事和人事。

不论怎么说,上海书展已经是上海乃至全国读者的狂欢节了。又忆起十多年前去光大会展中心看图书订货会(上海书展前身)的细节:那时候展场真是静,里面没有零售商没有读者,只有各社发行员和抓苦差来的编辑,与某些外地来的订货商大眼瞪小眼;冷冷清清,别说活动和签售,就连易拉宝都找不出几个,各出版社的编辑打酱油一般来一下就走了。十多年下来,上海书展从牙牙学语的孩子长成招人喜爱的青年,从一个孤芳自赏的小格局到如今全国各地出版社新书争相来首发的大平台,多么不容易。2016年上海书展又会有一连串的惊喜呈现,这是可以预测的,因为播撒了十多年的读书种子,现在已经郁郁葱葱了,这是对辛勤培育的回报。

猜你喜欢

书展展馆人流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创意展馆
“空场”书展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沈鹏《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创意展馆
第6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