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无锡工业遗产活化应用研究
2015-05-30甘信云张希晨
甘信云?张希晨
摘 要:在梳理无锡工业遗产利用现状基础上,发现问题,对建筑的实用功能、使用现状进行探讨,结合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媒体技术活化工业遗产,寻找信息时代下无锡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策略与方法,使工业遗产的传承与活化产生应有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
关键词: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信息技术;新媒体
一、引言
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对社会生活和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见证了特定年代工业文明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信息社会技术与人都有别于过去,因此活化途径必定有新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遗产文化传承模式由口头、文字模式逐步向数字化多媒体模式转变。近年来无锡市先后完成的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建设、蓉湖公园改造、北仓门艺术文化中心以及与商业地产开发相结合的西水东项目看出对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策略、手段与方法的多样化趋势,值得肯定。但存在着对信息时代保护与更新理念的发展趋势不够关注,忽视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活化利用,缺乏统筹的整体性的设计规范等问题。
二、无锡现价段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中的问题
(一)活化应用的标准
对于工业遗产来说,所谓“活化”即生活的重建,文化的延续,功能的更新,价值的再现。工业遗产活化将创造和设计出既属于现在和未来、同时记录和体现过去工业成就的空间形态。从功能、氛围、环境、心理、文化等方面进行考虑,具体以高品质空间环境、良好的互动效果、较好延续城市文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创意活化氛围几个方面作为活化应用的标准。
(二)无锡工业遗产活化应用问题
通过调研如表1发现无锡工业遗产地的开发倾向于孤岛式的改造,工业遗产活化过程中可能带来遗产的二次衰败;活化模式单一、缺少创新性;缺少公众的参与和互动,缺少对场所记忆的持续关注,其历史建筑的利用率会很低,人气低迷;室内物理环境因素没有考虑周全,如采光通风等,空间的氛围品质与使用者的感觉体验较差;慢慢许多工业遗产在现代城市中逐渐演变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1.工业遗产活化过程中缺少对场所记忆的持续关注
工业遗产活化过程中不合理或不充分的保护与再利用将许多珍贵的工业记忆轻易抹去,加速了遗产背后工业文化的衰落。无锡位于太湖之滨,长三角平原腹地,大多工业遗迹沿古运河两岸成带状分布,且相对集中,素有布码头、银钱码头、窑码头、丝码头、米市之称,是我国民族工商业发展最快最早的江南古城之一。近年来在工业遗产改造过程中有些开发商为了实现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它与记忆、文化的关联,如以大拆大建的方式毁掉了很多工业遗迹,抹杀了城市记忆与文脉的延续,更加速了它们的消失。无锡的梅园水厂旧址作为工业遗产与管社山庄自然融合,为管社山庄增添了历史人文内涵,但其本身并未被很好地开发利用;无锡的开源机器厂旧址因湖滨路扩建,厂区面积缩小,现基本以充当停车库为主。对比历经十年推进的“数字敦煌”建设,利用摄影和计算机结合的方式,除了逼真再现敦煌石窟艺术全景细节,展览也给观众提供了互动平台。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让“敦煌记忆”实现了高保真及永久性保存。
2.工业遗产活化过程中可能带来遗产的二次衰败
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工业遗产生命周期远没有结束,由于失去原有的职能,空间活力正在逐渐衰落和丧失。如何在保护工业遗产记忆的同时挖掘出其自身的文化和商业价值并存,可以与传统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科普旅游等形式相联合探索出工遗产活化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依托茂新面粉厂现存厂房及其办公楼改建而成,占地12123平方米,展览面积7300余平方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原厂房建筑,体现了西方机器美学的思想,造型简洁、理性,是无锡工业遗产活化应用的成功案例之一。但是改造之后不少问题逐渐显露,把零散的几栋建筑孤立起来,缺少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忽视了老百姓对工业遗产的关注与参与,其体验性不强留客能力相对较弱;虽有高仿真机器配合的多媒体动画现场演示,但展示内容单调且冗长,尚未将新的技术手段与成果与活化的方法与成果推广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无锡工业遗产活化应用
新媒体技术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虚拟场景等形式,传播速度快且受众人群广,利用新媒体技术能积极拓展工业遗产的活化途径。其中无锡大运河数字博物馆运用3D影像、多媒体互动、典藏文物等数字展览形式,向世人展现了古运河三千年来的民俗风情,让当代人重新重视与古运河的重要关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新媒体的运用与建筑设计的跨界和融合也越来越多,其中新媒体技术中的三维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三种技术可能会为无锡工业遗产保护的应用指明实践方向。
(一)三维动画技术
进行三维动画合成模仿,多媒体互动等新媒体技术展现无锡古运河工业遗产历史发展脉络,论述地理、交通、人文及精神四个层面,把米市、面市、砖业,历代无锡城市发展风貌穿插其中,“工艺、人情、古桥、民居”彼此相融,结合了“声、像”的画面,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古运河“民俗商业传承图”。通过对厂房中工作多年的普通工人劳动细节进行动作捕捉,对工作过程进行视频、图片的记录;采集过去的资料与影片;完整展示工业生产的工艺工序,将依然鲜活的工厂生活借助新媒介转化为另一种艺术设计形式永久保存。
(二)增强现实技术
利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在观看工业遗迹时使用二维码扫一扫,在手机屏幕上增强现实显示信息,告诉体验者现场陈设的物品名称,历史溯源发展等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使观看者即时对于工业遗产有基本了解,实时的解释引导对于人们对事物的认同有很大的帮助,拉近工业文化遗产与人之间的距离。
(三)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对特定时间场景进行虚拟体验设计,将人们带入空间中产生互动创造出新的空间体验让观众更好地体验工业精神。如构建一个声音的艺术环境,暗藏一些声音的装置,人行走在空间中传来一些模糊的声音,或过去的,或现在的,高高低低,来引发一些过去与现在的联想。还可以在一些手工作坊旧址的基础上开发参与体验式模式, 还原手工作坊的操作流程,让游客动手制作,虚拟手工作坊的操作流程,将工业文化与虚拟场景结合起来,在提高游客兴趣的同时,使游客切身感受工业文明的魅力。
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无锡工业遗产资讯网,如制定古运河民族工商业文化体验线路(特别是运河的双河尖至利民桥一段遗产分布集中),重要的重要建筑节点详解、遗产分布点、推荐的旅行攻略,同时通过链接旅行社、酒店、餐饮和旅游周边公交信息,这样以点带线快捷地查询到相关的旅游信息。公众可以通过关注无锡工业遗产公共账号,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帐号链接、转发、@好友、点赞等方式将自己有趣的旅游故事与他人分享,促进公众对无锡工业遗产文化资源的认知及传播,这样即方便了人们的旅游出行,又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结语
无锡近几年掀起工业遗产改造的热潮,在商业运营、政策法规、改造技术手段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在后续运营中也暴露出种种问题。更新后的工业建筑不能够很好地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高历史建筑利用率和挖掘工业遗产空间活力。希望能在充分体会无锡工业遗产的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寻找信息时代下无锡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策略与方法,使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产生应有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
参考文献:
[1]王红军.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M].中国城市规划,2008,(02).
[2]金磊,高志.中国建筑文化遗产[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143-161.
[3]张希晨, 郝靖欣. 从无锡工业遗产再利用看城市文化的复兴[J]. 工业建筑2010,(01).
[4]朱建平.施展.无锡工业遗产图录[M]. 无锡工业遗产图录编辑委员会,2006,(01).
作者简介:
甘信云,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张希晨,女,副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