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活动策略

2015-05-30高丽娟

新课程·小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活动策略品德与生活小学

高丽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进步,我国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然而,社会的进步对国民的道德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更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活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活动策略

近年来我国对小学教育中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视度不断增加,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的一项课程,是其他课程教育的基础。然而,“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小学生的年龄也偏小,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课程,提高品德教学的效率呢?活动性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特点之一,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和实践体验,可以让学生喜欢上品德课程,感受到品德课程的魅力,真正达到品德教学的目的。本文结合个人的实践,总结了一些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活动策略。

一、重视学生课前准备活动

小学生年龄较小,接受能力也比较低。因此,课前的准备活动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既是课堂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关系到整個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秋天来了》一课时,可以指导学生课前开展“寻找秋天”的活动,让学生去大自然中触摸秋天,感受秋天,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收获走进课堂。这样的教学是有生命力的,是真正实现学生成长的教学。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我国小学进行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习惯、乐于研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活动来体验实践。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因为来自于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东西相比较而言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更利于学生道德习惯的形成,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必须认识到的,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品德教学来自学生的生活,又指导学生的生活。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的《我也能研究》和《生活中的小创造》时,学生对研究和创造没有直观的概念,容易导致畏难的情绪,教师应把研究和创造的基础立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体验研究和创造,从而真正把研究创造扎根于学生的生活,达到品德教学导行的真正目的。

三、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资源进行有效提升

活动是教学的载体,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有趣味的活动,比如教学小游戏、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情境表演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然而在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预设的问题,如何正确对待这些课堂生成的问题,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具备捕捉课堂生成资源的能力,并且进行有效的提升,使学生道德习惯的形成水到渠成。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就在这一点一滴的提升中形成。

例如,在合作学习、情境表演时,有的学生不愿意承担学习任务,或是在争抢表演角色时,教师都要及时发现,并且敏锐地捕捉到教学的资源,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提升。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不仅让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为教师提供了各种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效的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总结提升,这样可以真正实现教学无痕,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活动是很重要且很明显的特征。本人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对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活动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策略:(1)要重视学生课前准备活动;(2)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3)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资源进行有效提升。然而个人认知有限,无法对此问题做到面面俱到,希望此文章可以对我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隋小娟.浅谈《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活动[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

猜你喜欢

活动策略品德与生活小学
新课程理念下课本剧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以“活动策略”构建灵动初中数学课堂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