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窑洞考察手记
2015-05-30李晓静
摘 要:李家山的窑洞结合了山西大院和北京四合院建筑的特点。虽然建筑密度很高,但是高低错落,各不遮挡,依山坐楼,自然融合。李家山的窑洞形制大致可分三种。第一种是“明柱厦檐”窑,第二种是“一炷香”窑,第三种是“没根厦檐”窑。李家山古村落的存在,为现代人守望传统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源。
关键词:山西建筑;窑洞;李家山
一、地理位置及村庄地形
李家山隶属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碛口镇位于吕梁山区黄河岸边,晋陕大峡谷中段,黄河支流——湫水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在山西的方言中,“碛”是高于水面的成片沙石的意思。黄河第一碛是壶口,第二碛是碛口镇紧靠的大同碛。黄河河道在此处骤然变窄,且此处暗礁多河滩险,黄河水运须在这里转成陆运,碛口也因之发展起来。因此碛口被称为“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①
李家山地处碛口镇南山,距碛口镇约三公里,有沿黄公路及塬间土路与碛口镇相联通。李家山窑洞建筑依据山势地形,依山坐楼,阡陌相通。周边自然环境苍凉静谧,山风呼啸,枣树的枝条苍劲横斜,充溢着荒寒古淡的艺术氛围。
二、形成背景及村庄历史
李家山之建村与早先碛口的地理位置有极为密切的的关系。黄河水运在此地河道变得非常狭窄,不适宜水运,重荷货船不得不将货物转成陆运,碛口因此成为重要的通商要地。
明末清初时,碛口因位居当时京畿连通西北、塞外往来内地这两条水陆商道的交汇之处而渐成规模。清朝末期这里聚集了300多家商铺。码头等待装卸货物的商船,多则数百艘、少则几十艘。商船绵延,颇为壮观,也显示这此处的重要地位。当年众多的商队通过黄河水运,大量的粮油、皮毛、药材等商品,从陕、甘、宁、蒙运到碛口,再从这里经旱路运到京津和南方等地。发往西北的棉布、绸缎、茶叶、陶瓷等,从此地运输出去。关键的地理位置加速了碛口镇的形成和发展。
而根据晋商的商业传统,女人是不能出现在商铺中的,商铺和住家要分开设置。所以,富有的碛口商人就在碛口镇附近的风水宝地另设宅邸,逐渐形成以碛口为中心,居住为功能的数个村落,李家山村便是以居住为功能的村落之一。
李家山村以姓氏命名,可见当年李氏之辉煌。据传,李氏家族经世代繁衍,到清中叶已成大户。财力可与西湾村的陈氏家族比肩。李家山现存最完整、最豪华的建筑即是两位财主的府邸。至于李家山何时建村及由何处迁来,各种记载有所龃龉。据《李氏宗谱簿》记载:“始祖李端,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临县上西坡村迁往临县招贤都三甲李家山村。”村落的蓄水池上现存有“例赠修职郎吏部侯选司训暨元配例赠儒人李太君”墓碑,落款时间为清乾隆四十一年三月。碑的背面有“李氏世系图”,上书李氏“祖籍山西平阳府曲沃县民籍西南乡中史店人,后于十世嘉靖间(1522~1566)迁李家山。”清光绪《曲沃县志》记载:“李家山村属驿桥里;李家山12户,男19丁,女10口,小2口。”经采访当地村民得知,李家山之历史还有多。李家山主要姓氏有李、崔、陈等。西面清代建筑群,多为李姓居住。曾经叫陈家湾,后因李氏迁入并逐步兴盛改为今名。
三、先民的智慧
李家山修建窑洞的布局传闻乃是出自堪舆学的考虑。风水师认为李家山地形似凤凰展翅。相传当地的东西两大财主曾对吉利位置而展开争夺,因而有了现在李家山整体的建筑布局。但是有学者指出,“风水以凤凰落地为贵,而李家山之形凤展似飞,其贵尽散。还有咸沟水咸不生青龙,且李家山村东低西高,更无蜂腰鹤膝之形,因为有财无官。”②暂且不论凤凰展翼是否真为贵相,李家山的整体建筑布局确是极为讲究的。
李家山背山面水,整体坐落在约40°的山坳里。这里平地和缓坡较少,所以受地形条件的局限,人们不能在水平方向增添过多使用空间,便依据等高线采用层层后退式的建房原则,利用下一层窑房的屋顶作为上一层的居住使用空间。既节约用地空间,又充分利用空间结构,整体聚落空间的景观形态非常丰富。这种立体交融和极为紧凑的建筑格局体现了先民依山就势和高效合理的智慧。窑洞的多层结构,看似随意但却匠心独运,依据地形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完美而平衡的呈现。当我们从村庄入口远眺或李家山沟底仰望时,便可以发现所有民居虽然建筑密度很高但是高低错落,各不遮挡。在独特地理环境下建造的窑洞结合四合院等建筑的优点,组合成独具特色的院落。以靠着崖筑窑为正房,两面水磨青砖建造厢房,组成三合院。更为富有者或在正房对面再建倒座房与影壁墙,形成四合院。这种四合院比平原地带的四合院更显宽扁。
李家山的窑洞形制大致可分三种。一种是“明柱厦檐”窑,就是在窑洞前面用木质廊架搭建檐廊,披檐以砖瓦覆盖,前面用木柱支撑。这种形制有效地避免了雨水冲刷崖顶的弊端,但是窑洞较深,采光则不足。第二种,是“一炷香”窑,即在黄土壁上挖掘,形成深度约5~6米,宽度约2.5~3米左右的窑洞,窑口宽度约1米,在窑口处安装门窗。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但是采光不好。第三种是“没根厦檐”窑,窑洞的披檐不用明柱支撑,而是用2米左右的挑檐石伸出以形成披檐支撑,外露部分石条顶端雕刻龙头或狮子头。这种窑洞比“明柱厦檐”窑造价更低,且檐脸较窄。既能防止窑脸被雨水弄脏,采光又好。
这些建筑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户与户之间的连通。碛口乃是因商贸集散而兴起的集镇,外来人口众多。所以此处没有很强的宗族文化烙印,这从李家山村及周边村落较少祠堂和家族墓地就可以看出来。正是因为同宗较少,所以这些出门在外的商人就更需要互帮互助、四海结亲。这种互助体现在村落建设上,就是每层窑洞的左右两侧都设有较为隐蔽的石梯或侧门,这样就编织除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论从哪一家都可以达到村庄的任何位置。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增强邻里关系,又“集中体现与传达出形散而神凝的大家族的建筑布局方式。”③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样的设计也加强了整个村落抵御外部侵袭的能力。而在李家山传承数百年的邻里之间的这种信任与友好,在城市中是极难见到的。所以李家山等古村落的存在,也为现代人守望传统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源。
四、现状
正如上文所述,碛口的繁荣得益于此处水陆交结的地理位置。随着现代公路和及铁路的修建,陆路运输成为西北和华北物资运输的主要模式。从清代乾隆时期就开始兴盛的碛口镇作为水路转运码头的职能渐渐失去用武之地。在黄河水运走向衰落之后,碛口基本上出于一种封闭、贫困的状态。当地经济命脉被斩断之后,碛口镇周边的古村落也日渐衰落下去。然而,也正是因为贫困及封闭,古建筑才避免了被拆毁的命运,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20世纪80年代,吴冠中等著名画家来到李家山。这个安静的古村落才重新引起外界的注意,才渐渐打开了封闭的大门。在吴冠中的眼中,李家山既像荒寒的古墓又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每年都有众多的国画、油画写生和摄影团体,来到这里学习考察独特的历史文化。
虽然李家山的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但是当地人均耕地少且产出能力低的现状却不易改变。村里的很多家庭移居到城市,致使村里人口锐减。即使仍旧在村里安家的年轻人也多数外出务工,只剩下少数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和儿童。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及写生、摄影团体涌入李家山,这既是一个促进李家山发展的契机,但也给这个古老的乡村带来极大的应对压力。那么如何使得李家山能够良性发展呢? 笔者认为保护及修复现有古建筑等人文景观④。李家山的历史集中体现在这些文物上,但是长久的利用和保护不及时,已经使得相当多的古建筑全部倒塌或部分破坏。所以当地政府及村民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对于李家山的支持投入资金保护及修复当地原有资源,严禁肆意损坏古建筑。这些资源是李家山日后发展的基石。
从景点的集中程度看,碛口南山确为最佳地点。而李家山恰在其中。“黄河大同碛”“西石崖”“黄土帽”“黄河浮雕”“塬”等都可以与李家山古建筑游览相配合,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再者,满山遍野的红枣林、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都可以吸引游人,增加当地旅游收入。
注释:
①王洪廷. 碛口志[M].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18-19.
②邵源、孟文华. 荒凉的汉墓——碛口李家山[J].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7,8:110-113.
③俞卓. 黄土山中古老的栖居——浅谈碛口古镇李家山的窑洞民居[J]. 艺术与设计. 2008,3:98-99.
④所谓人文景观,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赋予其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目的在于满足人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其范畴包括服饰、建筑、音乐艺术,以及聚落。参见任莉莎. 山西碛口古镇景观环境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
参考文献:
[1]王洪廷. 碛口志[M].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2]陈志华. 古镇碛口[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杨世瑜,庞淑英,李云霞. 旅游景观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陈元鼎. 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朱向东,王崇恩,王金平. 晋商民居[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邵源,孟文华. 荒凉的汉墓——碛口李家山[J].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7(8):110-113.
[7]俞卓. 黄土山中古老的栖居——浅谈碛口古镇李家山的窑洞民居[J]. 艺术与设计. 2008(3):98-99.
[8]石雷,邹欢.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J]. 中外建筑,2001(6):78.
[9]王金平. 碛口古镇聚落与民居形态初探[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
[10]任莉莎. 山西碛口古镇景观环境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作者简介:
李晓静,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