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语
2015-05-30
金秋十月,本刊这一期的文章从多个角度给读者们带来了格外浓郁的乡风乡情。
望眼栏目展示了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大格局大形势,绿色建材下乡,互联网金融起势,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受到重视,农民健康问题提上计划日程,等等。整个社会已经将关注点越来越多地投向农村,投向我们生长的根基所在。
城乡直通车栏目的两篇文章非常有特色,《有机农业,一种返璞求真的生活方式》用一幅幅诗意的画面将田园的乐趣和美好展现在我们眼前;《村权的嬗变》则基于作者对农村历史和现实状况的透彻了解,以审视的眼光、理性的思考和辩证的分析,对村权的构成、特征与演化做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如何保证村权健康运作的见解,很有价值。
乡村故事里描述了感人至深的两个人物,樊建川倾毕生精力财力建造“建川博物馆聚落”,已开放25个馆,2个主题广场,收集藏品8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04件,而这一笔巨额的文化和物质财富,樊建川决定在其身后全部捐献给国家!这样的胸怀何其博大,这样的人生又何其壮美!另一位是可爱可敬的乡村幼儿教师小青,用十几年在艰苦劳碌岗位上的坚守,向最为贫苦柔弱的乡村孩子们传递着关爱,提供着佑护!她的青春何其美丽,其无私的付出又何其宝贵!
留住乡愁的3篇文章,很巧合地从绘景、写人、状物不同角度入笔,形象生动、富于哲理而又情真意切。《佛在民间》里小如民居,却精致温暖、香火长盛的崇教寺;《时光如水》里那位勤劳善良而又极具生活智慧的姥姥;《挖榆皮》里兄弟2人一夜苦干收获的榆树皮,都让人读后掩卷凝思,生出万千感慨。而在乡村风情里,粉蒸肉、叫化鸡和鱼羹的佳肴美味,老家那口井、那面坡和那条河的清新明丽,还有云南彝族“哑巴舞”的热烈狂放,又从不同的领域把乡间生活的众生相鲜活生动地呈现给人们,让我们在历史和现实对接的长卷里,看到了生长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