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行而后知之真

2015-05-30江学恭

创作与评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湘剧史论历史剧

江学恭

范正明先生是湖南省著名的戏剧大家,他创作的湘剧《百花公主》,改编的湘剧高腔《琵琶记》(上、下集),改编的湘剧高腔《白兔记》等剧本,已经成为我省戏剧改革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他出版的《湘剧高腔十大记》《湘剧名伶录》《湘剧剧目探微》《含英咀华——湘剧传统折子戏一百出》等著作,都已成为我省戏剧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成果。不久前,范老送来他新编的著作《新时期戏剧史论选》,拜读之后,惊喜不已。

本书从范正明先生新时期以来的戏剧史论文章中选收了二十五篇文章,主要包括戏剧发展和创作的规律探索、湖南地方戏曲代表性剧种——湘剧、花鼓戏等史论研究。文章鲜明体现出三方面的特点。

一是植根地方戏曲表演和创作的实践。范正明先生十分熟悉湖南地方戏曲的表演和创作。他出生梨园世家,从小就生活在湘剧戏班里,五六岁时经常在“堂子”旁“马门”看戏,把当时能唱的戏几乎都看遍了,有的戏还翻来覆去地看,对戏剧的表演程式和“桥段”耳熟能详,深受地方戏曲艺术的熏陶。长大后,他参加“戏改”,做了大量的传统戏曲改编工作,创作了不少剧本,对戏曲创作的特殊规律特别熟悉。他的戏剧史论完全是从他熟悉的戏剧表演和戏剧创作的实践出发,不尚空谈,不打妄语,不掉书袋子。如《优秀的折子戏是民族戏曲的精华》中,对戏曲折子戏的论述便是敢为人先、首倡此议,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湘剧形成简述》中,关于湘剧艺术审美价值的概括,《试论湘剧流派艺术》对湘剧表演流派及代表人物的分析都充分体现了他对湘剧表演艺术和表演艺术家的熟悉。

二是立足湖南戏剧运动的发展实际。范正明先生是我国解放以来戏剧运动的亲历者,特别是对新时期以来的戏剧运动更是亲力亲为。他的戏剧史论便是这一时期戏剧运动的实录和思考。他自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之后就投身于戏剧改革运动,立足于亲身的实践,他在《一个‘老戏改的回顾》一文中,将戏剧界波澜起伏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运动分为四个阶段,这个概括在全国“纪念毛主席‘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词发表50周年”研讨会上,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进入新时期以来,湖南戏剧遇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危机。范老忧心如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湖南戏曲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民间职业剧团考察与思考》,及时提出了“弘扬民族传统”“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人才建设”“普及与提高”等对策,发出了“人民需要戏剧,戏剧需要人民”的呼喊。这些理论成果及时推动了当时湖南戏剧运动,促进了湖南戏剧的发展。

三是运用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戏剧问题。范正明先生善于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来分析研究戏剧问题,取得了不少真理性的思想成果。《湘剧传统剧目调查及消长规律初识》《新编历史剧浅探》《贯彻“三并举”政策之我见》等文章,都鲜明地体现了作者这方面的思想功力。作者在《新编历史剧浅谈》一文中,一方面提出处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要“古为今用”,但又指出“古为今用”不是一个随意性的、主观主义的口号,历史剧的古为今用要注意两点:“一是掌握分寸,不要过头;二是分清古为今用与影射的区别。”从而慎重提出:“创作历史剧,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必须从认真分析史料入手,深入开掘历史人物、事件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作者主观外加的思想意义”。这些观点在刚刚摆脱“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和“假大空”创作思想禁锢的当代中国,是很有见地的。《贯彻‘剧目政策之我见》一文,分析了长期在剧目政策上存在的偏颇及其对戏剧事业发展带来的不利,肯定了“现代戏”“新编历史剧”“整理改编传统戏”三者并举的剧目政策。强调各剧种、各个剧团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选择演出剧目,论述了传统戏、历史戏、现代戏三者之间并不排斥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范正明先生的戏剧史论文章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这位老戏剧家在戏剧浩瀚的时空中孜孜不倦地求索,聆听到他有感而发、有的放矢的赤子心声。清代思想家王夫之主张:力行而后知之真。我是学戏剧史论专业的,深知古往今来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戏剧史论文章浩如烟海,关于戏剧史论的著述可谓架床叠屋、汗牛充栋。但掌握先进的思想武器真正从戏剧运动和创作的实践出发,深谙其特殊的艺术规律,如范老的文章一样“贴骨”的著述则不多。恰恰这种“贴骨”正是我们当下戏剧实践所急需的。我想,这也就是范正明先生戏剧史论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之所在。

责任编辑 孙 婵

猜你喜欢

湘剧史论历史剧
革命历史剧的“共同体美学”建构路径——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百年边疆治理思想史论
“踩麻石”的戏曲
——湘剧之形成与发展探微
元代中后期历史剧家国观念的复归与重构
曹汝龙湘剧艺术六十周年专场演出
元中期历史剧对社会稳态的皈依与维护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中小学校湘剧传承的实施现状与建议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