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错题成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2015-05-30陈萌
陈萌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课堂教学外,数学作业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我们每天的批改作业当中不难发现,有许多的孩子都会犯一些“无意识”错误,如看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等,即所谓的“粗心大意”. 如何帮助孩子们正确而有效地纠正数学作业中的错误, 作为教师应该找出错题的成因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詞】 作业错题;错题分析;解决对策
小学生作业中错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由于粗心导致错误,这与平时的作业马虎有很大的关系,充分说明粗心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二是从学生的认知原因上分析,由于对知识的模糊理解导致错误,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三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分析,由于前后知识的干扰发生的错误. 一、错题成因之一及解决对策
1.错题成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都是粗心引起的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已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关注细节问题可以说是成功的开始,在学习上也不例外。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往往会忽视细节,不容易关注一些细节问题. 从作业中会出现一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案例一
分析 横式后面没有写得数. 我们都知道注意的稳定性和分配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计算过程中常常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可是低年级小学生恰恰不能持久注意,也不稳定,注意范围较小,比较容易被一些干扰因素吸引而“分心”,造成很多“遗忘式差错”,很多计算题不是学生不会,而是做题过程中数字、符号看错、抄错,这种由于注意品质差引起的错误,往往学生自己很难发现.
案例二
分析 本道题的错误原因是粗心大意,没有计算完,只是口算出答案就在横式后面写上结果了. 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是特别枯燥、繁琐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计算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得特别不耐烦,做题时不认真读题、没耐心审题,经常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导致错误. 对于简单的题目,有些学生又太过于轻心,产生轻敌思想,结果还是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
2. 解决对策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其实可以发现,造成学生作业中出错其实就是学生没有能很好的关注到自己的细节,也就是缺乏一种良好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因此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告别“粗心”,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可以采用下列的措施:
(1)教给学生最简单的检查方法
学生如果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就能及时的纠错,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检查也只是从头到尾囫囵看一遍,即使有错也发现不了. 最主要就是学生不会检查.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检查方法. 圈一圈,读一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让学生在第一次读题时圈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再根据关键词带着问题再去读题目. 经过这样的训练,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经常犯“一字之差”的粗心引起的错误了.
(2)进行反复的训练
对于学生细节关注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铸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培养.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多多少少总是会有惰性. 因此针对学生的惰性我们可以适当的采用一些手段进行反复训练. 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采用反复训练的方式,第一次发现错误后及时纠正,过几天再把相同的题目拿出来做,如此反复训练,通过多次强化练习的形式,争取把那种错型的题目消灭. 不过学生毕竟是孩子,有时也会出现反复. 这时老师只需稍作一下提醒,他们就能很快意识到对细节的关注.
(3)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平时注重培养数学学习习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上课总是坐不住,喜欢做小动作,影响了听课效率,所以还是需要纠正纪律,多表扬坐好的学生,多设计点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堂上要注意动静结合,让课堂的每一分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抓好一些数学常规训练,让学生会听、会看、会想、会思、会写. 除了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规范学生的书写和草稿本的使用,很多一部分粗心是学生书写不规范,不使用或不规范地使用草稿本,因此首先让学生明白不用草稿本是导致计算正确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低年级的知识难度相对较低,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题靠“心算”是无法保证正确性的,因此要提倡学生使用草稿本,草稿也应书写清楚,不乱涂乱划,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检查时能方便明了;交作业时把草稿本一起交上来,批改作业也批改草稿本,用以督促学生达到巩固的效果.
二、错题成因之二及解决对策
1. 错题成因:从认知原因上分析是学生对知识的模糊理解引起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知觉常常表现为比较随意,不能看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或特征,以及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知觉,对感知的对象综合分析水平差. 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不同阶段都会出现一些由于认知原因造成的错误. 具体表现如下:
案例一
分析 本张图片中共有两个错误,错误原因不同. 第一个错误原因是个位计算的结果应该写在个位的下方,而他写在十位的下方;第二个把加法当减法计算了. 由此可以证明该同学没有明白算理.
案例二
分析原因 学生在写横式的结果时把验算的结果填在了横式后面. 计算出来.
2. 解决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总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模糊理解,甚至是扭曲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对学生这种容易混淆的知识要有预见性,帮助学生构建正确、清晰的知识模式,从而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形成正确的知识. 可以采用下列措施:
(1)上好新授课
根据心理学的首晕效应,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印象就会先入为主,对于学习也是一样。新知第一次呈现在学生面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作为教师在上新课时,要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
(2)通过比较的方法,强化数学概念,上好概念课
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深刻的反思. 在对比中纠错,在错误中才能得到深刻的反思. 对比练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上例所述,老师在上课讲解时,能有较好的预见性,如果能想到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类似的题目进行整理、比较,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错题成因之三及解决对策
1. 错题成因:从知识结构上分析是新旧知识的干扰引起的
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将学得的经验改变后运用于新情境. 小学数学上的计算题都是由浅入深有层次地出现,新旧知识递进性较强,合理地利用知识上的正迁移,对培养学生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正迁移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可是负迁移也随之而来,不但有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而且有新学知识对已有知识的消极影响. 这是很多学生都出现的一种错误方式,特别是某两种知识点相近或相似时,这种错误占的比例就会明显增加,从作业中表现如下:
案例一
分析原因 学生在计算百位两个数字做加法时,进上来的1个百没有加上,直接用6加2等于8.
案例二
分析原因 学生在计算百位两个数字做减法时,借走的1个百没有减掉直接用3减1等于2.
有些学生的知识结构里原有的旧知对新知起着一种推进的作用,那样能起到水到渠成,融会贯通的作用,有些学生的知识结构里原有的旧知没掌握好,此时新知就起着一种干扰、冲突的消极作用.
2. 解决对策
(1)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的迁移
认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指导新旧知识不断地进行同化、顺应、调整、扩充,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 因此,我们老师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善于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剖析它们的分化点,迁移所依赖的主要条件是不同知识存在着共同的因素,前后教材的共同因素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正向的迁移. 在教学新课时,通过发掘新知识的共同因素,并充分利用这些共同的因素,创设迁移情境,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識的能力. 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给学生复习相关的知识,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同时为了更好的巩固新知,在课后可以安排一些有趣味性、操作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学生才会记忆深刻.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读题的习惯
例如,每做一道题目要集体或个人读题,找出解题关键词,慢慢培养他们认真审题后静心思考的习惯. 指导学生会读题,理解题中的词意,扫除文字障碍,提高学生的分析文字的能力. 还有其他二年级老师提出,早读可以让学生读练习册,尝试的效果不错,我们低年级老师试了试发现效果还不错.
总之,要切实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质量,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要从低年级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认真的态度,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和掌握简捷的技能,使作业真正成为复习巩固数学知识,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