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充“城市家具”的本土文化呈现研究

2015-05-30匡斌权

艺术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南充

摘 要:“城市家具”不仅是具备使用功能的景观设施,也是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載体。文章针对南充“城市家具”本土文化缺失的现状,从主导文化的确定、文化区域规划原则以及符号化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南充“城市家具”的本土文化的呈现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南充;城市家具;本土文化

1 “城市家具”的概念

“城市家具”是指在城市空间中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的市政景观设施及装置,其概念源自于英文单词“Street Furniture”,是人们对城市公共景观设施的“人性化”称谓。“城市家具”包括了城市交通设施、卫生设施、照明设施、休闲设施、信息设施等为市民提供便捷使用和审美需求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街道空间和环境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体现城市景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把城市公共景观设施称之为“家具”,是因为它蕴含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美好憧憬——在巨大的城市空间中,由于这些“家具”的存在,户外场所也能像家庭一样温馨舒适。“城市家具”是对城市公共景观设施的概念提升,它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公共空间中景观设施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功能、审美及精神需求高度统一的体现。因此,“城市家具”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公共使用功能的设施,它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的景观特色、承载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对“城市家具”的合理化设计不仅能给大众提供完备的使用功能,更能渲染城市的精神语境和环境特质,使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沉淀、具有城市文化特质和具有情感的人性化场所。

2 南充“城市家具”的发展现状

南充市位于川东北地区嘉陵江中游,是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及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南充市整体城市格局基本以解放初期的川北行署区城市骨架为基础而发展形成,由于受到旧城区的空间限制,南充城市建设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南充市城市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城市空间的功能布局和空间格局进一步完善,但与城市空间相配套的“城市家具”还凸显出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

在近十多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南充市对市政景观设施建设力度增大,基本完成了“城市家具”从少到多,从点到面的转变。从城市的照明设施、卫生设施开始,再到交通设施、休闲设施,南充的“城市家具”逐一增设,它们基本保证了大众在城市户外公共空间中的行为需求。然而,这些“家具”却缺乏对本土文化内涵呈现。南充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但南充目前的“城市家具”仅仅是作为城市景观设施而存在,它只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自身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重要的景观元素和文化符号,它们没有承载起南充的本土文化。除此之外,在“城市家具”的外显表现形式上也缺乏文化艺术特色:南充“城市家具”通常采用了较为普遍和模式化的成品景观设施,而在其风格、形式、造型、色彩及材质上没有作深入的文化符号设计探究,导致其缺少艺术特色和视觉美感,没能呈现出南充城市的文化特质。

3 对南充“城市家具”的本土文化呈现的思考

“城市家具”并非一个孤立的城市景观元素,它依托于城市空间而存在,与城市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相呼应。它不仅要满足相应的城市景观设施功能,同时还要展现城市文化个性,传历史文脉。要在南充“城市家具”上呈现本土文化,应充分挖掘南充城市文化内涵,找出城市的主导文化,再探寻其景观化呈现方式。

3.1 南充城市本土文化分析

南充历史悠久,自公元前202年汉高祖设立安汉,至今已建成2200多年。南充在嘉陵江的孕育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积淀了浓厚而丰富的地域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文化板块:

山水文化。南充的山水文化主要依托于嘉陵江。嘉陵江水域对南充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南充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变本身也是一个城水交织的空间发展历程。发展至今,南充基本形成了融“江、城、园、山”为一体的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空间格局。

丝绸文化。丝绸文化是南充最有特质的城市文化元素之一。南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栽桑养蚕,自古以来就为蚕丛之地。夏周之际,南充蚕丝就开始盛行;到秦汉时期,蚕丝业已发展为南充社会经济的一大支柱;唐宋期间,南充各地设官员管理农桑,家家户户养蚕缫丝,成为南充一景;明代统治者实施劝课农桑政策,使南充的蚕丝业再次走向繁荣;至清代,四川的丝绸以顺庆、保宁为盛。到目前为止,南充仍然有大量所谓丝绸企业在进行生产。因此,南充也被授予“中国绸都”称号。南充的丝绸文化源自嘉陵江流域所产生的农耕蚕桑文化,它不仅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丝绸产业在南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折射出南充的农耕文化形态。

三国文化。南充是“三国文化”的源头和发祥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在各国争夺政权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的传奇人物,各国治国用人和指挥战争的策略被著称于世。西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陈寿在南充西山万卷楼读书归隐,纂写《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争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史学名著。南充境内目前仍保存有诸如万卷楼、张恒侯祠、瓦口关古战场等众多的三国遗址,它们都成为了南充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南充曾是川陕革命老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南充的将帅文化,南充是邓小平、朱德、罗瑞卿、张思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也是民主人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张澜先生的故乡,被称之为“将帅故里”。

四大文化板块作为南充主要的城市文化元素,为“城市家具”的设计提供了文化依据。

3.2 南充“城市家具”的本土文化呈现探析

首先,对南充“城市家具”的文化呈现应以功能性和人性化为基础。“城市家具”作为城市空间的景观设施,第一要性是功能性,它首先要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应配套功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为人们提供休息、识别、照明、卫生等使用功能,这也是“城市家具”产生的首要原因。对南充“城市家具”功能性的完善,应根据街道空间现状统一规划,合理设置城市交通、卫生、照明、休闲、信息等各种设施,做到整体布局完整,类别体系完善。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城市家具”的人性化设计,让“家具”符合人体工程学和行为科学,满足大众的行为心理需求。

其次,南充“城市家具”的本土文化呈现应突出城市主导文化。南充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层次内涵丰富,在进行“城市家具”的文化呈现时,需要对南充的城市文脉进行梳理,确定出“城市家具”要表现的城市主导文化。在南充城市的四大文化板块中,山水文化主要体现在整体城市的大景观格局上,即南充城市的“江、城、园、山”景观格局;红色文化则主要通过市域范围内的各个红色文化景观呈点状分布,不宜以“城市家具”在“面”上展开;三国文化遗存在南充城市区域只有万卷楼景点,相对而言,在南充所辖市阆中分布得更多,加之阆中古城已把三国文化作为其城市旅游形象的主导文化之一,为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三国文化的呈现也应以历史景点呈现为主,不宜在“城市家具”上大面铺开;丝绸文化源于嘉陵江流域的农耕文化,几千年来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完整延续,贯穿了南充城市发展历史,构筑了嘉陵江流域的“千年绸都”。丝绸文化是南充人民勤劳智慧的劳动成果体现,也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的结晶,它与市民距离更近,联系更紧密,艺术层次也更为丰富。因此,丝绸文化可以作为“城市家具”的主导文化进行呈现。

再次,在对南充的“城市家具”进行文化区域规划时,应遵循文化就近原则,总体布局,合理规划。除丝绸文化作为南充“城市家具”的主导文化以外,南充“城市家具”还需要有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作为其补充,因此在规划时需要统筹考虑,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城市文化景观体现。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遵循文化就近原则,即在进行“城市家具”文化布局时把各类文化“城市家具”规划在与其文化有关联性的区域,使“城市家具”的文化呈现有基础。当然,这些文化关联性区域大多是与该文化相关的历史遗存、文化景点所在地,或是以该文化命名的街道、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例如,在万卷楼景点及陈寿路街道就可以规划三国文化元素的“城市家具”;丝绸路、丝绸公园则可以规划丝绸文化元素的“城市家具”。在其他文化空白区或新建区域进行“城市家具”文化规划时,则应根据城市功能布局及街道风貌进行规划,以丝绸文化符号为主导,其他文化为补充,展示“中国绸都”的历史文化风貌。

最后,应采用符号表现手法对南充“城市家具”的本土文化进行艺术呈现。符号是承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简化手段。城市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也是一个抽象概念,要把城市文化融入“城市家具”中,就必须把文化进行视觉符号提炼。南充“城市家具”的文化视觉符号可从丝绸文化、三国文化、山水文化及红色文化四大板块中提炼;而艺术表现形式手法则可以借鉴南充本土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川北灯影、皮影、川北大木偶以及川北剪纸等具有浓厚地域文化风格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结合新制作技术与材料,使城市文脉在城市的空间发展中得到延续,并赋予环境空间新的生命。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城市家具”承载了具体的使用功能,它不能像其他城市公共艺术品一样仅仅只具备观赏价值,所以在对其进行文化植入时首先要保证其功能性,然后再把提炼出的文化符号巧妙地植入设计,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4 结语

“城市家具”是一个综合体,它一方面为人们创造理想的户外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也在展示整个城市的文化特质。现代社会对“城市家具”的要求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其使用功能上,还需要从人性化体验、城市文化承载以及艺术审美效果上综合考虑。南充作为嘉陵江畔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应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被湮灭。“城市家具”则可以充当本土文化的呈现载体,因此,我们应当在城市空间中通过对“城市家具”的本土文化呈现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質,传承南充的历史文脉,使南充真正成为嘉陵江中游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气韵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 南充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充年鉴(2014)[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2] 林海,文剑钢.论城市景观的公共家具设计原则[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4).

[3] 汤景.从周边环境的角度探讨城市家具的设计原则[J].山西建筑,2014(19).

[4] 陈准,胡玮.谈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家具的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8).

作者简介:匡斌权(1980—),重庆大足人,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南充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青田本土文化和中学篆刻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