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015-05-30王栓
王栓
摘 要:写作能力的培养要在小学阶段开始。当前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不容樂观,存在诸多问题。将写作和生活结合起来,阐述了语文教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生活情境、生活素材的导入,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
中考、高考作文不断改革,推动语文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提升。而作文教学生活化就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教育界的认可,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虽然同是生活化教学,但每个教师的具体方法不尽相同。笔者简述自己的教学实践方法。
一、生活阅读,开阔视野
古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放在小学生身上,书中便有繁华的世界,生动的万象。针对写作能力较低,不知如何下笔的学生,笔者建议在生活的闲暇之余增加阅读量,不用花很多时间,每天半小时即可。
在生活阅读中,不能只是“为读而读”,应该带着脑子去读。笔者教给学生,阅读的时候把笔和本放在身边,方便随时记录。把自认为好的句子摘抄下来,学习优秀文章的谋篇布局、结构安排,学习起承转合的事件描述方法,了解、欣赏不同的文风、文笔,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二、生活日记,不断训练
正所谓“熟能生巧”。写作能力的训练要靠日复一日的练习。一口吃不成胖子,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慢慢提升的,写作尤其如此。没有日常的重复训练,学生不可能妙笔生花、行云流水写出好作文。
笔者认为,生活日记是学生锻炼写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一点一滴记录下来,例如和爸爸妈妈出去玩,可以写一篇游玩小故事,或者游记随感;和同学发生争执,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或反思;等等。生活日记除了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之外,也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三、生活实践,丰富情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经验,犹如无米下锅,只能靠学生自己生编硬造,费力“挤”出凑够字数。
笔者认为,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实践,才能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情感,才能写出富有感情的文章。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体验生活。观察路上行人的神态,菜市场买菜卖菜者的语言动作,超市购物者的犹豫选择等。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就能馈赠你丰富的认知和情感。
参考文献:
刘少华.探索作文与生活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