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重复 反对割裂
2015-05-30曹琼晓
摘 要:《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广告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近年来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点侧重于课程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强化项目化教学,改变了相关课程内容的无效重复,以及课程知识掌握和能力训练的无端割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改革;项目化教学
1 背景及意义
《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是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在之前相关课程的基础之上,新整合的一门课程。
2007年是课程设立与初步探索阶段,根据市场调研,获悉市场急需平面设计人才,于是申报“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开设《广告设计》《招贴设计》课程,将广告概论、艺术表现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2011年,为了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符合高职教学特色的合理的课程体系,艺术设计教研室听取前几届毕业生在广告公司工作后的反馈信息,以平面广告设计能力中若干主要项目的重要性为调查内容,先后对10家广告公司进行了调查,并综合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平面广告设计专业的现状后,分析梳理行业、企业等的专业岗位及典型工作后,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将课程进行整合,才有了《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后来又对该课程进行设计,将我校该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定位于面向广告行业第一线,主要围绕广告设计与制作、商业美术设计、电脑平面设计等开展工作。那么其核心能力即是广告创意设计能力和广告表现动手制作能力,这是广告设计职业岗位最关键的职业能力,而本课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这种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如今《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真正成为锻炼艺术设计学生综合使用设计语言和方法的重要课程,也是联系设计基础知识与实践表现的重要纽带课程。
2 改革思路
整合之后的《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一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脱离的现状,一改教师多次重复讲授同样内容的尴尬局面,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工作过程采取“阶段性、梯次递进”的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学习领域为平台,以学习情境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设立课程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立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驱动对象,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
3 改革实施
教学对象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重点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具体今年的教学对象为13网页与广告班、14广告设计班。
课程侧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模式,根据广告岗位的实际需求,将教学内容整合成若干项目,并依照广告行业的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特点分类设置,将平面广告设计职业岗位能力中用到的知识点融合在项目中。学生通过各项目的系统训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并不断强化,项目体现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调整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项目制作为内容,以创新设计为根本”,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特征、性质与职能,加强对广告设计的整体把握能力,主要要求学生具有广告创意、广告表现及相应软件操作的能力。
(1)以真实项目为依据规划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主题”来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为两个知识模块(广告创意、广告表现),以及六大项目任务(文化招贴、公益招贴、商业招贴、报刊广告、POP广告、DM广告、车身广告等其他形式广告),着力与未来职业岗位任务直接对应,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将项目任务按工作流程顺序以教学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通过过程的细化,适时监督和敦促学生项目进展情况。比如分为主题构思阶段、绘制草图阶段、搜集整理素材阶段和设计表现阶段等。在每个工作任务前都给学生讲解完成该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能力和态度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以便学到相关的职业能力,培养起相应的职业品质。
(3)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一系列项目,学习从项目分析、设计到最终实现这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团队精神、需求分析与项目实施能力等。在此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小组研讨法”:“小组研讨法”是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而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和之后介绍的“问题教学法”、“以赛促学”一起,构成项目化教学的主力方法。教师不断更新项目,设计了操作性较强的实训教学项目,并结合社会上企业的设计项目,增强教学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小组研讨中彼此分享各人的意见和独到的见解,鼓励内向性格的同学在众多人面前发表意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自我的胆量。“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利用系统步骤,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以增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思考能力。教学中侧重于引起学生自动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和集中学生的思考。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提出问题,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以赛促学”:本课程组每学期搜集行业竞赛信息组织学生参赛,在教学中将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省内各种大赛、实践公司项目的课题纳入教学实训中,通过设计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于广告设计的专业技能掌握。“网络教学”:进行网络资料搜集并推荐相关网站的链接,布置相应的作业、思考题及实践项目。提供课程网络资源库,让学生能在线学习,研讨与答疑。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解决实际项目问题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将课堂理论教学、学生创新活动、设计大赛、技术服务全部贯穿于教学之中,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教学体系。
4 改革成效
《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借鉴现代建设学科的系统研究方法,将广告创意、设计表现手法及技法等不易传授的抽象能力,尽可能地借助文字语言、图形等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消化掌握,并且处理好了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关系,避免知识的过多交叉和重叠,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问题与努力方向
(1)由于项目化教材建设难度较大,教材建设明显滞后于教学改革。教材本身尚需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以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
(2)继续加强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后互动,尽快建设网络自测系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曹琼晓(1983—),女,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设计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