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国家“战略”探索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顶层设计

2015-05-30高晓虹赵晨

对外传播 2015年11期
关键词:战略人才

高晓虹 赵晨

迈入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在国际传播方面正逐渐结束“跑马圈地”的阶段,面临着“落地生花”的新挑战。如果说“跑马圈地”是人、财、物的量的投入,那么“落地生花”就是对人才提出了质的需求,人才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我国国际传播能够达到的高度和广度。面对国家层面在国际传播上的阶段性转变,面对着新的“融合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正确处理教育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使其顺应当前国家的发展;正确处理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使其找准在横纵坐标中的定位。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我们关注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中的规律性和前瞻性问题,探索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顶层设计”。

作为一个来源于系统工程学的理念,“顶层设计”(Top-Down)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概括来说,顶层设计是指一种自上而下、自高到低的层层推进的系统设计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底层设计模式(Bottom-Up)。它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是理念与实践间的蓝图①。在国际新闻传播教育方面,“顶层设计”要求我们用系统的方法、全局的视角,从国家的大政方针、战略构想出发,从学校和学科建设的方向入手,将培养体系中的各要素进行最为科学的配置和组合,在宏观层面坚持整体推进方案,协调各方关系,为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创造制度条件。我们认为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顶层设计”应当配合着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与中国国家层面的几大战略相呼应,呈现“信息型”“外交型”“创新型”“学习型”四大培养方向。

一、“网络强国”——培养信息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2014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网络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有明确的网络空间战略和国际社会中的网络话语权。2012年美国发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第一次提出如果美国的网络受到攻击,他们可以像政治、军事和经济受到国外攻击一样动用武力对对方进行打击。这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可以说,未来我们能不能在网络空间战略方面有明确的目标和话语权,将直接影响中国在网络空间的国际地位。②

“网络强国”的理念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信息型”的要求。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其形态、传播渠道历经口头、平面、电子等传播媒介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变化。在媒体融合时代,与其说媒体在处理新闻,更不如说他们在处理“信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新闻传播业带来巨大变革,也改变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传统培养记者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媒体工作:今天的国际传播已经不仅仅是在媒体上发声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动漫、图表、数据等不同样态、适合社交媒体转发的新闻样式承担了国际传播的功能,因此更需要能够对国际舆论进行分析和懂得利用互联网的技术、特性进行“巧传播”的人才。

未来的传媒业需要的不单单是会写稿子、会拍新闻的记者,更需要具有文理兼融知识结构、信息技术基础使用能力、一定操作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专业化人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培养出一批适应国际传播的“新闻工程师”。在培养过程中,要从提升学生的新媒介素养入手,课程设置要以“媒介融合”作为指导思想,建设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全新课程体系,并突出新媒体学习的特点,让学生对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等多种媒介形式均有涉猎。教材建设要推进创新型新闻传播类教材建设,重视案例库的运用,实现实践与教学的无缝连接。例如在中宣部重点教材《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书中,编纂者运用案例库的指导思想,利用新媒体扫码连接网络大数据库的模式,积极拓展书籍的外延,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举一反三,形成系统思维。

二、“一带一路”——培养外交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西汉时期,自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一路向西到达大秦,走出“陆上丝绸之路”;唐朝时期,自泉州起航,向南经海路到达广州,穿马六甲海峡抵达天竺、三兰,画成“海上丝绸之路”。在两条“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也随着骆驼的铃铛、海船的风帆传递到其他大陆。

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在用“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来重拾“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要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和曾经的“丝绸之路”一样,今天的“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政策,更关乎国际关系和文化软实力,是我国面向国际的重大战略和外交创新。“一带一路”不仅是与沿线国家进行经济合作,更重要的是在合作过程中促进双方从文化到人民间的互相理解和互相包容,让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发展。只有在经济、文化上实现双收益的项目才是标志性的“一带一路”项目,才是中国想要的、能够赢得国际社会尊重的“一带一路”产品。

“一带一路”意味着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型,也意味着中国在地缘政治方面加强了文化的影响力,要求我国的外交态度从韬光养晦转为“适当介入,做负责任大国”。中国不仅希望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更希望成为一个受尊重的国家,中国期待逐渐拥有被国际社会所分享的文化与价值。着眼于国际区域联动发展的“一带一路”战略对活跃在国际舞台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兼备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并且能够运用规则为国家发声、争取利益,是一名主动型、外向型的“外交型”新闻人才。基本外交素养有助于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新闻传播队伍,在世界媒体同台竞争时拥有自己的优势:当新媒体给了每个媒体随时发声的机会,当越来越多的国际媒体邀请中国的记者在其媒体平台上进行对话,能够用对方能够听懂和接受的方式谈论我国立场,能够自信、幽默、有风度地回应尖锐的问题,对传播中国理念、塑造国家形象事半功倍。

外交型国际传播人才应该是“内外兼备”的人才,“腹有诗书气自华”,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充分把握,对国情世情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建立学生的表达自信。目前,从国家到承担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的高校,已经通过各种形式来帮助学生建立外交储备,例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将国家的大政方针、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方面通过国情讲座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在每年暑期组织深入基层的国情教育实践活动,力图在田间地头将社情民生镌刻在学生心中。此外,各校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相关“国际关系”“公共外交”等课程模块,并且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几乎都渗透着对国际热点事件的关注与探讨。

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传授注重的是人才内在的提升,而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外向型的一面需要长久的熏陶,人际交往所需的外交素养应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一名优秀的国际新闻记者不仅具有记者身份,更应该兼备一名优秀的外交官的个人魅力,在国家越来越注重公共外交的今天,能够成为我国实施“精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一个专业的词叫做“记者外交”。在校园,可以用出境训练、模拟新闻发布会、模拟联合国、模拟外交场合等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或开设相关外交礼仪讲座,甚至走进外交部、走出国门等,以期学生懂得国际社会交往的规则,更适应国际场合,长于发出中国声音。

三、“万众创新”——培养创新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近两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挑战,尽管这是“新常态”的正常表现,但中国经济的继续前行无疑需要新的动力。值此之际,党和国家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鼓励千千万万中国人发挥智慧,从创新国家的体制机制到用创新驱动社会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大学生作为思维最具活力的群体,应当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国际传播本身涉及到新闻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不同的学科,是个典型的跨学科领域,再加上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传播形势,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当具有创新思维本是客观要求,而“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更是向包括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在内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从综合条件看,“创新型人才就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能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③。在个人层面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除了与个人的心理、性格等因素相关外,个人的知识结构往往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缺乏充沛的知识储备和科学的知识结构,个人很难突破创新的这道“门槛”,难以在自身的知识系统之上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进而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根据国内外的教育实践经验,通常而言,具有创新潜力的知识结构往往具有“新、专、博”三大特点,④这也是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创新能力的三个方向。

一是“新”,即及时跟进并掌握前沿知识。当前正处在信息爆炸时代,各种知识的更新与转移速度加快。一个人如果单纯依靠原有的知识经验而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话,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更不可能满足知识创新的需要。因此,想要成为创新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必须不断汲取新鲜的知识“营养”,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那么,教育单位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保证培养的“新”?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好比不同色彩的搭配,在纵横交错、明暗强弱的各式组合之中,新的画面和景色就会出现。这也给了我们以启示,“新”不是拍着脑袋想出来的,而是通过观察、比较和学习之后思考出来的。因此,首先要推动学界与业界的联合办学、协同创新,汲取业界最前沿的动态反哺教学;其次要扩大开放办学、扩大学科间的国际交流、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建设跨国培养平台,持续提升培养院校的国际化水平,通过国际经验与国内经验的比较获得新的培养模式。

二是“专”,即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知识是广阔无垠的大海,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吸纳,因此面对知识的大海,不能心存妄想成为所有方面的精通者,而应当选择立足于某一专业领域并精通其中的知识。这一点从国际新闻传播硕士招生时便可见一斑,除了新闻传播、英语、非通用语等专业方向,培养院校也希望更多地招收具有经济、法律、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学生,通过加强新闻和英语的培养,加上其本科的专业优势,能够在某一国际传播领域成为专家。

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培养院校需“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不同专业背景,设置针对个人的“成才档案”。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模块化课程设计,建立“补修”机制,另一方面鼓励导师与学生建立互动机制,以便导师在与学生的频繁接触中找准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

三是“博”,即拥有较为广泛的知识基础。随着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科学领域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的结合。新闻传播学科本来就是“站在十字路口的学科”,是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门人文、社会科学交织而成的产物。因此,对于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来说,完善知识框架、提升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今后,是否针对此设计“创新学分”,将创新能力具化到培养体系中,是值得培养单位思考的事情。

四、“学习大国”——培养学习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中国自古便有俗语“活到老,学到老”,而面临信息流动前所未有的量大速快的当今社会,不敞开胸怀汲取知识,必然会被时代抛弃。在知识洪流中,只有保持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领跑者。国家多次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这是着眼于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要谋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作为中国国际传播的生力军,将工作在中国与国际交流对话的一线,无疑需要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学习精神,更需要时刻保有对于世界各国的各类知识孜孜以求的学习心态。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将会在行业的激流中被淘汰,更难实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高、精、尖要求,达到国际型复合人才的标准。学习并不只是关乎职业的需求,更深层次而言,是实现个人持续发展、理解国际多元价值观、升华知识架构的必经之路。学习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善于搜集和筛选信息,能够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准确地搜集、辨别,并分析信息。

作为培养单位,则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坚实的第一步就是要打造学习型的师资队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院校首先要集中精力在自身建设上花费力气,建设多元且开放的学习系统,倡导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向上看”,随时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学会用全局的眼光看问题,也要“向四周看”,向其他高校和海外院校、媒体业界学习,甚至向青年学生学习,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将学习和激励结合,让其成为高等院校和教师队伍不断前进的动力。在学生的培养上,则应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培养体系,注重发掘高等教育中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教学内容的黏合性,通过全天候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随时在线的知识摇篮;而在更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则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加自主学习、自主研讨模块。

五、结论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继“制度”“理论”和“道路”自信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对于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能够在国际舞台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勇于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使中华文化不仅作为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结晶,更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一部分,这无疑又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对本民族思想文化的自尊自信。

而文化自信离不开话语自信,建立中国的话语自信需要两条路同时并进,一是寻求破除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对西方话语体系的依赖与崇拜,二是努力提升中国话语体系的影响力建设,争取引导国际话语体系的平衡与流变。建构中国话语权,提升中国话语的感染力、影响力,彰显中国话语的魅力、解释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文化条件⑤。因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建立中国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语境之下,培养符合当前国家发展需要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是塑造中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新形象的重要条件。

因此,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顶层设计”应立足于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大政方针,时刻保持前瞻性,而培养“信息型”“外交型”“创新型”“学习型”的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关切于国际形势的大趋势、着眼于国家发展的大方向、立足于学科建设的大潮流应该思考的问题。

发展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应坚持独立自主实践创新与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领作用及跨国培养平台的建立;坚持走中国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这需要从国家到培养院校及社会业界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顶层设计”体系,鼓励和扶持培养院校开展特色鲜明、颇有章程的培养实践,规划和建设国际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教学培养队伍。可喜的是,今天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已经在践行着这一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模式,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定然能够为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立中国文化自信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ZDA043)

「注释」

①方彬楠:《中关村人才特区凸显三大顶层设计》,《北京商报》,2012年7月9日,C03版。

②汪玉凯:《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光明日报》,2014年06月20日,第 11 版。

③吴江:《创业型经济呼唤创新型人才》,搜狐财经,2008年12月1日。

④郭世田:《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⑤陈金龙:《“三个自信”与中国话语权的建构》,《光明日报》,2015年01月15日 ,第16版。

猜你喜欢

战略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战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