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母教子

2015-05-30尹晴

初中生学习·低 2015年11期
关键词:程氏气节苏辙

尹晴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苏轼是一位罕见的全才,他的人格、文品、官品,数千年来被后人称道。而在苏轼的背后,曾有一位伟大的女性给予他教诲,她就是苏轼的母亲程氏。

程氏出生于四川眉山一个官宦之家,其家是当地权势显赫的豪门望族。虽贵为千金小姐,但程氏自幼不喜奢华,不戴珠宝首饰,不穿绫罗绸缎,整日与诗书文章、笔墨琴棋为友,连父亲都说她“辜负了自己的富贵命”。

18岁时,程氏嫁给了家境清贫的书生苏洵。进门后,程氏前后生了六个孩子,三男三女,但长子和三个女儿均不幸夭殇,只剩下苏轼与苏辙。程氏万般疼爱这两个儿子,但愈是爱,愈是不娇惯。程氏认为,骄奢助蠢,清寒成大才,为此,她与丈夫一起,以严格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孩子。

人性应以善为本。要善,须得有一份慈爱之心,孩子的爱心,从启蒙时就要培养。苏家有一片小园林,园内种满花卉草木,小园林景致优雅,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场所。程氏给孩子订下严格的规矩,不许伤害花草与虫鸟,违者数日不许入园游玩。

一天,5岁的苏轼带着弟弟来到花园,看见矮树丛上有一对美丽的黄鹂在歌唱,两个孩子被黄鹂鸟婉转的歌声迷住了,于是他们想把黄鹂逮住。

苏轼找来一根竹竿,苏辙也拿了块石子抓在手中,俩人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向鸟儿靠拢。苏轼举起竹竿,说了声“打”,挥起竿子就向树丛扫去。这个举动恰巧被母亲发现了,母亲毫不客气地锁上园子,数日不许兄弟俩进去玩耍。

孩子要成才,光有爱心还不够,高尚的气节与远大的志向,才是成大事者应该具备的素养。程氏深深懂得这一点,并把它贯注于对孩子的养育之中。

从苏氏兄弟两三岁起,程氏便开始设立功课,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孩子尚小,已有的启蒙读物尚深奥,她就从历代诗书典藉中找出许多著名仁人志士的史传故事作为教材,给两个儿子授课讲学。她说:“读书识字,不是为求官,不是为谋食,也不是专为求取名利,而是为了知事明理,学会做人。你们长大后,要正直、刚毅,能做到这一点,我死而无憾了。”

一次,程氏给孩子们讲《后汉书·范滂传》。范滂自幼刚直,在汝南为官期间,除强抑霸,为民伸冤,深得百姓爱戴。为反对奸佞专权,他上书弹劾奸党却反遭诬陷,被处死刑。临刑前,他劝母亲不要悲伤,范母说:“人以气节为本,气节在,寿命长短又何足惜?性命与气节不可兼得,二者取一,理应舍命取义。你今天为义而死,母亲为你高兴!”苏轼和苏辙兄弟俩静静地听母亲将《范滂传》讲完,这时,思维敏捷的苏轼突然问:“娘,要是我也像范滂一样,做一番大事,却被奸臣所害,你能允许吗?”程氏严肃地说:“如果你能做范滂,我就一定能做范滂的母亲!”

苏轼望着母亲,认真地说:“娘,我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

10岁起,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来到城西寿昌学院就读。学校离家较远,孩子们自带饭食。吃饭时,这个拿出饼,那个端出馍,唯有苏轼兄弟,只有一碗一碟,碗里盛的是白米饭,碟里装的是几块白萝卜与一撮盐。兄弟两人,萝卜蘸盐,吃得有滋有味。

吃的是“三白”,可学习起来,兄弟二人却是文品、书品、人品倶佳的“三佳”。苏轼10岁,便写出“人能碎千金之壁,不能无失声于破釡;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的警句,让世人惊叹。寿昌学院的刘先生作诗句为“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苏轼读后,提议改为“雪片落兼葭”。先生长吟一阵,觉得“落兼葭”比“逐风斜”的意境深远得多,不禁对苏轼的才学大加赞赏。

人们都知道苏轼文采好,却不知其还是“植松大王”。考取功名后,无论做多大的官,苏轼每到一处,都挖土开渠、植树造林。苏轼一生几遭贬抑,四处流落,但所到之处,荒山变绿野,废土成良田,远近几十里,都知道这里有一位“种松大王”,他创造的“东坡居士种松法”,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传学。他任杭州太守,西子湖成了浓荫遮盖、湖水碧绿的胜地;他谪居黄州,自己种稻,栽桑养鱼,维系全家人的生活。这品质,也跟母亲程氏的教诲有关。

从6岁起,每日温习完功课,程氏就要苏轼兄弟扛上镐头,带上树苗,去祖茔种松树。从第一次植树到为官离家,植松一直是苏轼兄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年后,苏轼曾有“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棵”的诗句。

“万棵松”与“三白宴”当然也是程氏的育子之道。

出身豪门,却自甘清寒,程氏的辛劳没有白费,她的孩子以巨大的文学成就和彪炳世界文化史册的英名,给了她最大的回报与安慰。

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课内知识拓展

编辑/吕秀妍

猜你喜欢

程氏气节苏辙
苏辙文学成就综合研究成果概论
因不宽容而给自己砌了一堵墙
气节,一个人的精神脊梁
苏东坡的母亲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竹外疏花
清代潜山井股程氏家族史构建研究*
《豫》卦释义
《程氏墨苑》中广告宣传的举措及效应研究
浅谈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