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进行时:拍卖变得更有趣了
2015-05-30邱家和
邱家和
2015秋拍开始前,笔者曾与苏富比亚洲区总裁程寿康一起谈到夏天的中国股灾对艺术市场的影响:许多人都会说股市繁荣会吸走在艺术市场上淘金的热钱,股灾至少会让这些热钱的一部分回归艺术市场。但程寿康却表示,他宁可要一个健康能赚钱的股市,因为买家对艺术市场的信心,不仅仰赖艺术市场的前景,也仰赖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前景。
收藏展精彩纷呈
首先是拍卖公司同行之间的竞争更激烈,拍卖公司都是人才荟萃,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变得特有看头,如为了联络卖家、吸引买家眼球,他们往往不惜工本为重要藏家举办收藏展。最显著的例子是在今年秋拍前,苏富比在其香港的艺术空间举办了两个藏品展,第一个是亚洲现当代艺术板块的“圆·学一一吉原治良珍藏”,来自市场上十分火爆的日本具体派发起人吉元治良的私人收藏;另一个是古董板块的“攻玉山房珍藏明式家具展”,来自香港收藏圈的领袖人物叶承耀。两个展览的参展作品在秋拍中都成为专场拍卖的拍品,而且都获得100%成交的优异成绩。
不过若说办收藏展,苏富比的老对手佳士得也毫不示弱。如今年其香港秋拍将举办“古韵天成一一临宇山人珍藏”专拍,推出的36件宋瓷精品。这位日本藏家收藏的宋瓷,堪称市场所见的私人收藏里最全面的。而佳士得为了这些顶级藏品,早在2012至2013年就为此推出了巡回展览。
内地大拍卖公司嘉德也不甘落后,近日在北京大都美术馆隆重举办《河山色染——绘出新中国》展览,呈现了香港梅洁楼近30年来所收藏的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吴作人以及石鲁等众多20世纪著名大师的作品,创作于建国初期,描绘当时的社会风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堪称“红色经典”的代表作。这个展览是巡回展的第二站,首秀是在香港艺术中心。中国嘉德还为这个珍藏展举办了高规格的学术论坛,齐聚香港与内地的著名艺术家与学者、专家对红色经典收藏进行学术梳理。
明式家具V S宫廷屏风
有趣的是,苏富比的“攻玉山房珍藏明式家具展”早在8月中旬就举办了,还借助这个展览得到其主人首肯作为秋拍的一个专场。这又一下子把古董家具变成了古董秋拍的大方向。如他们稍后又组织了“御殿华风——清宫御制陈设珍品”专场,9件拍品由“清康熙黑漆嵌螺钿‘皇家狩猎图十二扇围屏”领衔,包括一系列挂屏等宫廷杰作。与苏富比香港同时举槌的嘉德香港秋拍,也推出了一个名叫“观华”、计有16件拍品的古董家具专场。
拍卖结果也十分有趣:攻玉山房专场不仅100%成交,总成交额更高达2.6亿港元;第一号拍品“明末黄花梨插肩榫绿纹石面酒桌”,仅83x106×54厘米,估价仅900万-1500万港元,竟然以2528万港元的成交价高居全场成交排行榜之首。而“御殿华风”专场,虽然都是宫廷艺术的代表作,成交结果却并不理想,9件拍品仅3件成交,总成交额仅1195万港元。
其实,家具虽然有实用功能,但也是空间艺术,尤其是屏风,更是古人营造生活空间的特殊家具品类。由此来分析,“御殿华风”中的屏风,营造的是宫廷的空间,那是权力与秩序的化身;相形之下,明式家具的空间效果则是闲适与空灵。借古人的说法,前者是庙堂,后者是江湖。记得苏富比中国艺术品主管仇国仕在拍前对笔者强调过,他在制作攻玉山房专场的图录时刻意采取了时尚的版式设计,就是为了突出这些明式家具的“当代性”。
还有一件奇葩,就是这个板块拍卖价格最高的拍品居然是一件宫廷绘画,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领衔创作的《纯惠皇贵妃朝服像》,以1.37亿港元成交,刷新了中国御制画像的世界拍卖纪录,也是秋拍第一轮中唯一一个亿元拍品。
日韩艺术&抽象艺术
苏富比的另一个收藏展,则对当前市场上十分火爆的曰韩艺术热火上加油。“圆-学一一吉原治良珍藏”,出自日本具体派的发起人,22件拍品中除了一件眼下如雷贯耳的白发一雄的作品外,全是藏家本人的作品,结果这个专场悉数成交,成交总额达2674万港元,逾拍前估价4倍。
而苏富比当代水墨专场,则介绍了与具体派同时代的墨人会,两位代表人物井上有一与森田子龙都有作品现身。他们1951年就创办了探讨书道与抽象画的错综关系以及现代设计、雕塑、建筑等话题的《墨人》刊物,1952年创办了战后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前卫书道团体“墨人会”,1954年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就举办了一场名为“抽象日本书道”的展览。拍卖结果,井上有一的《月》以43.75万港元成交;森田子龙的《渊》,则以68.75万港元成交。
如果说通过具体派和墨人会,我们可以梳理亚洲现当代艺术中抽象艺术发展的脉络的话,那么苏富比香港秋拍夜场的两个专题则有助于我们梳理中国抽象艺术发展的脉络。其中一个是“势象一吴大羽”专题,呈现了中国早期抽象画先驱吴大羽从1950-1980年代的5件作品,苏富比20世纪亚洲艺术主管张嘉珍表示:这些作品可以把他提出的“势象”完整地传达出来,完整地反映他的创作脉络。她强调,在整个中国发展抽象的绘画表现上,他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后辈的学生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都受到他非常大的影响。
另一个则是“论武一朱铭”专题,共计26件朱铭的雕塑作品,是香港著名画廊汉雅轩的主人张颂仁的个人收藏,涵盖朱铭将近30年的创作。在张嘉珍看来,朱铭的作品很抽象,是在表达一个瞬间、一个停顿、一刹那。不过,对一个夜场而言这个专题有点尾大不掉,26件拍品超过了全场总数的四分之一,尽管如此,绝大部分作品最后还是成功拍出。
高溢价成交&流拍
书画板块虽然始终在行情调整的泥潭里步履蹒跚,但并不影响其激烈的同行竞争。最明显的例子发生在古代书画板块。这次秋拍让市场最关注的,是苏富比在香港的大动作 新推古代书画专场。古代书画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不但买家少,卖家少,能进行鉴定的专家也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大拍卖公司有能力开设常规的拍卖专场。这次苏富比新专场经过比较充分的准备,52件拍品中不乏宋元册页、弘仁、石涛的手卷等重磅拍品。拍卖结果,成交率为80.8%,总成交额为6382万港元。一方面,不少拍品拍出较高的溢价,如王铎《草书节临王献之“安和帖”》,估价160万-260万港元,成交价高达848万港元,在全场成交排行榜上高居首席;仇英(款)《四季山水》估价仅30万-50万港元,成交价却高达368万港元;但另一方面,上面提到那几件高价拍品却未能成交。撇开具体的作品,也许从中可见当前市场上的主力买家的观望心态。
近现代书画板块,正是这轮市场调整重点洗牌的对象,自2012年以来始终行 情低迷,拍卖公司的对策只能是发掘“生货”,也就是首次或多年未在市场上露面的新鲜拍品。由此来看,苏富比的专场成绩可圈可点:311件拍品仍然获得83.6%的成交率、3.44亿港元的总成交额。此外,有几个特点值得注意:其一, 夺得成交排行榜前5位的仍然是傅抱石、张大干、黄宾虹等近现代艺术大师,而且从估价到成交价仍然有成倍的溢价,说明香港作为国际买家云集的地方,大师精品仍然受到追捧;其二,广东当地买家借地利之便,将他们对岭南画派的追捧也带到了香港拍场。第三是题外的话:内地拍卖公司进驻香港市场后,也开始关注香港本地画家,如嘉德秋拍就推出著名流行歌曲词作者林夕的方召麈收藏专题。
开掘“生货”的同时,另一个可圈可点的发现,就是打开了书法作品的价格上升空间。如笔者在拍前就注意到王国维的一件书法作品《此君轩记》,苏富比书画主管张超群在拍前曾对笔者表示,王国维类似的书法作品非常少见,因此他开出的估价是23万-35万港元,但他预计成交价会超过100万港元,果然其成交价为106.25万港元。他还表示,近年来书法作品身价大涨,占据成交排行榜前几位的都是名家,而名家的名单也在不断拉长。有趣的是,书法作品身价大涨并不限于近现代书画板块。在古代书画板块,书法作品身价向来就不比绘画低。只是近现代与当代书画里,书法作品身价似乎远低于绘画作品,而这恰恰提供了未来市场的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