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平 用“瓦”筑造会呼吸的房子

2015-05-30顾闻

财富堂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设计师建筑

顾闻

“没有设计师的设计”一场展览背后的异国友情

若不是2015年9月7日余平带着自己的摄影展来到上海,想必这座现代化的城市至今还未来得及记下他的名字。这场名为“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展出了余平24件摄影作品,包括2幅人像在内,全部是在中国各地乡野村落所拍摄。

美国著名建筑师Benjamin Wood在策划这场展览中打破传统,没有按照常规把照片挂在白墙上,对此BenjaminWood表示:“我并没有把这些摄影作品当作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来看待。这些作品于我更像是一部精致的乡野建筑编年史和单一材料建构形式的学术记录。它们就像是一件件‘站着的建筑作品,是一层层砖、一堆石块垒砌的大宅,抑或是站在那里的一个铁匠或木匠。它们‘只作为自己站在那儿,且毫无例外全都是‘没有设计师的设计。”一席话便揭露了展览的主旨。而除了摄影作品之外,现场还摆放了许多“装置”,与以往我们所看到的“刻意为之”的艺术不同,这些全部由五金建材组合而成的装置被随意摆放在地面上,以最原始最自然的方式呈现。

于是,参观整个展览现场,就像是完成了一场旅行。新疆喀什、陕西陈炉、浙江前童、四川桃坪……余平走过这些地方,并用巨幅的照片记录下它们最真实的样子,好让观者能够透过他的镜头触摸到这些古镇的灵魂。斑驳的砖墙,平缓的瓦片诉说着历史;质朴的村民以神奇的手工艺装点着环境,遵循古法自由地生活着。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故事,平静中带着深沉的力量,这是在城市中所看不到的景象,但身处于此,却并不感到违和。你仿佛可以想象当它们呈现在现代时尚的城市室内空间中,所产生的那种撞击和对比,像是一种提醒,却更似是对过去的一种留恋,赋予了空间全新的意义。

作为主角的余平笑称自己并不清楚展览的呈现形式。“我只比你们提前2小时知道而已。”诚如他所言,此次他只负责提供作品,至于其他的都由策展人完成。

但即便如此,余平还是非常理解Benjamin Wood的策展意图,包括在被问到Benjamin Wood将“钢管舞”表演搬至展览现场这一匪夷所思的举动时,余平也表示:“很多人会觉得不能接受,但是钢管舞其实是民间形成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是人们固有的概念将它们理解为边缘化,低级的行为。就如同古朴村庄中的民居一样,它们也是自然形成的美好,但人们却会觉得它们上不了档次。”他说他很赞同Benjamin Wood在序言中所说的:“在那些乡村中,除了老迈之人,几乎人人都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工厂打工,以换取一套城里标准化的住宅。”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但人们却往往忽视了那些经过岁月打磨的自然建筑,它们也理应被好好珍惜和保留。Benjamin Wood策划这场展览的主要意义,就是希望能够打破这个误区,提醒人们跳出思维局限来看待世界。

也许正是源于这样的默契和信任,才让两个拥有不同国籍和文化背景的人变得惺惺相惜。2002年余平来到上海新天地,被这里的一砖一瓦所深深吸引。“这是一个让我坐下来就不想离开的地方。”余平说自己能感受到它的魔力从一块一块的老砖、一片一片的老瓦和去了棱角的石头的质感中散发出来。“它是城市的榜样,是设计师的榜样。这位设计师用实证告诉当下的中国人,历史建筑可以再生,不仅仅可以再生,而且是其他任何新建筑都无法取代的,它是会讲故事,能给你带来幸福的建筑。”

余平谈起第一次来到新天地时的印象,难掩激动。就这样,他对设计了这一“在中国人眼里很外国,在外国人眼中又很中国”的新商区地标的设计师充满了敬佩和好奇。但他当时只知道这位设计师来自美国,加上天生的腼腆和质朴,也并没有想过去寻找或结识,一切也就不了了之。

但生活有时总是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2013年,余平用旧砖完成了一个酒店设计。开业后不久,来了一位美国人,他很喜欢这个小酒店,便留言希望能与余平见一面。见面后不久,余平才得知眼前这位高大的美国人就是当年“上海新天地”的总建筑师Benjamin Wood。“我当时非常激动,感叹缘分是那么奇妙的一件事。”回忆起初见Benjamin wood时的心情,余平依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因砖、瓦而相识,相同的理念让我们一下子就变得熟稔了起来。”

打造“瓦库”系列设计使人感到幸福的建筑

网上关于余平的个人资料并不多,他给人的感觉就如同作家鹤坪在为他的书作《抚摸七座古镇》所写的序言中所展现的那样一一“本清则净,本真则正。余平所设计的‘瓦库系列摒弃一切工业化的材料,只坚持选用最淳朴的砖瓦进行建造,成为都市里的‘世外桃源,成为人们躲避纷繁尘世的一方净土。”

2004年,余平开始酝酿起“瓦库1号”,至今已经十余个年头,而作品也衍生到了20号,遍布于西安、郑州、南京、洛阳、乌鲁木齐、苏州、南阳、武汉、济南等地。谈起这些年来的变化,余平坦言自己的设计也在历经了不同的阶段后,愈发趋于成熟。“瓦库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瓦具有情感,代表着生活的记忆,在有瓦的空间里,会让你静下来,交流情感,这是瓦库的第一阶段。瓦库的第二阶段,就是‘生活质量从阳光空气开始。这两年我有一个演讲题目叫《室内设计从阳光空气开始》,”余平解释说,在那段时期他思考最多的就是“人真正长时间喜欢室内环境的原因是什么?”渐渐地,他发现所有的建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符合人的健康需求。

在他看来,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成为了一个个封闭的空间,把人关在水泥体和玻璃幕墙中,布满空调机及管道,让人形成一种对技术产品的依赖,长期如此会危害到人的健康。“基于这种情况之下,我觉得好的室内设计就要把窗户打开,让阳光照进、空气流通。因此我将设计的重点落在如何解决开窗,进行通风的方法之上,并在随后引入吊扇,让这个传统的产品起到‘吐故纳新的作用。”余平说道。而在近期,他又开始思考“室内设计生命论”,这也是“瓦库”设计的第三个阶段。“我觉得我的设计走了这么一圈儿都跟健康有关,是生命论的一部分。”他希望自己的设计是跟生命相关的,能让人们在这种回归天然的环境中感受到人与环境之间在对话。

所谓“瓦库”,其实就是一个喝茶的地方。但不同于一般的茶室,在那里你能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灰色的、砖红的、老式手工的、机制的瓦片,它们或是叠于通道一侧而成为别样的屏风,或是围着粗大拙朴的老式瓦缸排成一行,呈现一室静谧。每座城市的“瓦库”都会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并选取当地的瓦片来构筑,所以虽同属一个系列,但却自成一体,自然地融入周遭的环境中,令人倍感亲切。

不要以为用瓦的元素造就的地方就会土得掉渣,在余平的设计中,那点、面之间的处处细节无不透露出一种情结,一如作家南丁曾说过的那样: “有瓦的日子,就是有温度、有湿度的日子。”

推开位于西安的瓦库的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墙垛,墙垛的上方镶嵌着能够滴水的瓦脊,水流细细地滴进下面的瓦瓮,传来清脆的悦耳声。墙垛将室内分割成两个不同的空间,周围墙壁零星挂着大小、颜色、形制不一的瓦片;墙壁则是由秸草泥抹的,灰白间留着斑斑驳驳的印记,是古镇所特有的墙壁;地坪采用的是光滑油润的老砖铺就……处处展现出别致、闲适、古朴的氛围。

如此这般地贴近原始生活,却又不失情调与格调的地方,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被现代科技包围着的人们,并越来越获得社会的认可。2013年,位于河南洛阳的瓦库7号荣获了“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可持续发展特别奖”;2014年,由诸多作家联袂出版的书籍《有瓦的日子》问世,全书以“瓦库”系列为背景,叙写他们与“瓦库”的初遇,抒发他们由“瓦”引发的怀念之情,令人感慨万分。正如李佩甫在序中所言的那样: “这里弥漫着一种氛围,一种幽远的诗情和雅意,一种淡淡的,且由瓦意酿成的磁场,叫人不由想怀念些什么。”

回归本土设计变得更有生命力

余平崇尚的生活方式和设计风格看似与大多数人都不同,相比现在,他似乎更适合生活在过去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然而他同所有的设计师一样,在上世纪80、90年代时,他的设计也完全是为了商业而服务,乐此不疲地使用着所谓现代化材料来建造时尚的建筑,而当时的他干得风风火火。

90年代末,由于长期待在施工现场,吸附了太多具有危害的粉尘,余平的呼吸系统受到影响,不得不住院进行治疗。“2000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央视二套正在播放‘中央电视台首届全国家居设计大赛颁奖晚会,站在领奖台上其中的那个小个子就是我。”余平有些自嘲地说道:“谁会想到,我会在医院里,脸色苍白地打着点滴,虚弱地看电视上的盛况。”

一场病,彻底改变了余平未来生活的轨迹,就是从那时起他不禁开始反思:现代人为了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建造城市中使用大量装饰材料,却反而伤害到了人类健康,这样到底值不值得?“我当时觉得中国装修的主流风向已经走偏了。”余平无奈地说道。

于是大病初愈后的余平,选择暂时停下设计,远离尘嚣,到乡间去休养。“那段日子很清闲,我跟着村民们一起晒太阳,发呆,过着最自然的生活,感觉自己的整个身心都得到了洗礼。”余平形容那段时间的自己“头脑清醒,心如明镜”,他开始认清今后的方向,没有半点犹豫。

就是在这般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中,他拿起相机,开始了古镇系列的拍摄。

在他的镜头中,“土、木、砖、瓦、石”不再是冰冷的物料,而成为了有生命有感情的载体,承载着干百年来历史风霜的打磨,保存着每个地方所特有的生活气息。“我本来就喜欢摄影,又恰巧有这个机会与这些古镇近距离接触,做这样的记录也算是件有意义的事吧。”

然而还不仅如此,在拍摄的过程中,他慢慢开始对中国古民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其中找出了解决现代室内设计问题的方法。“经过剖析,我发现古民居包括所有的历史建筑干百年来都是由土、木、砖、瓦、石所构筑的,而现代的建筑却正在将它们抛弃。这让我觉得很惋惜,所以我想自己能不能用这些可再生的材料做室内设计,这无疑是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的事。我希望今后我所做的设计都要以人类健康为出发点。”

于是,这才有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瓦库”系列。

余平说他觉得现在室内设计最大的问题,就是将人和环境隔离,人们难以与建筑交流对话。所以从“瓦库1号”开始,他就给自己一个“限制”。只用这些他认为有生命属性的(可呼吸的)材料:土、木、砖、瓦、石,可生锈的铜、铁等金属类材料和水泥、陶土制品、涂料等材料;室内的软装织品也只用纯棉布品,固然棉布会起皱、打褶、变色,但在余平看来,这种天然的变化才是最美的。

他认为有生命属性的(可呼吸的)材料可与阳光、空气、水产生交合,经历风化变老,从而展示出生命的历程。值得一提的是,玻璃幕墙与生命没有多少关联,但一扇可以开启的玻璃窗是连接室内外空气流通的通道。“在我的设计中一些无生命属性的材料,如PVC、不锈钢、瓷砖、化纤布等只在特殊功能区使用。有些材料不接纳与阳光、空气和水的交合,所以不会经历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看似永恒,却并没有生命。”余平介绍道。

坚持走自己的路

余平一边拍古民居,一边做室内设计,让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他的理念虽健康环保,但在现代社会还是属于小众。

两年前与Benjamin Wood相识后,Benjamin Wood送给他两本书鼓励他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他送我的一本书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在60年代时带给美国建筑界很大的影响。那个时期的美国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经济发展上,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就找到了那些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希望人类能够回归本身,注重于生命的本质。”余平说道,“中国现在的状态和美国60年代的情况很像,所以在看过这本书之后,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发现我正在做的这件事已经不仅关乎个人,而是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人们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之下,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些最原始最天然的生命力。”

Benjamin Wood送给他的另一本书是《幸福的建筑》,这本书阐述的观点是:无论是现代化的高楼建筑,还是平凡的住宅小区,最重要的就是是否能给生活在内的人带来幸福感,而这个问题则需要设计师去实现。余平坦言自己并没有读完这本书,但已经获益匪浅。“这给我带来很大的信心,让我相信自己坚持的选择是对的。”

采访中,余平提到和BenjaminWood的交往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并调整了前进的方向。“以前不论是自己拜访古镇,还是拍摄,我会把那些看到的东西当成是一种标本,供欣赏和借鉴。但现在我会把它们大胆地直接运用到设计中去。”余平说道,“比如在我最近的设计中,我就会思考为什么现在的设计都那么复杂花哨,注重形式感呢?我回想以前的社会,物质条件不太富裕,科技不够发达,但是简单的生活还是让人们得到了满足。因此我觉得应该剔除那些多余的修饰,回归人类最原始的需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能耗、成本,让建筑变得更有效更直接,也能具有长久保留的价值,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余平说,今后他还是会继续“瓦库”系列,希望能将这样的设计带到每一座城市,让更多人感受到天然建筑的魅力。我想,“瓦”对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设计时所使用的材料,更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表达。也许在他的坚持下,这样的理念也终将被更多的人所接纳,延续古民居的“道法自然”,让那些在纷繁尘世中无处安放的情绪找到居所,安然生活。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设计师建筑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小小设计师
室内设计作品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我是小小设计师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设计师访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推荐一个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