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2015-05-30高娟毋海亮
高娟 毋海亮
国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实验、实训、实习。因此,顶岗实习作为一个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顶岗实习中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让其更好的推动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就成为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学院学生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顶岗实习为例,对顶岗实习中的职业指导的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希望从中探寻到一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职业指导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一)开展高职教育的作用和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经济建设已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国家大力倡导产业升级的号召下,企业生产中高新技术的含量不断增加,各种岗位的科技内涵更加
丰富,过去那种靠蛮力、纯靠体力的低素质劳动者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了,甚至会限制经济的发展。社会因此急需大批具有高新技术的实用型人才充实到一线工作岗位,高等职业教育随之迅猛发展,我们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又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技术劳动力支撑,为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提供条件,二者之间形成了互相推动的作用。另外,国际上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的发展事实也证明了一个国家是否注重高等职业教育是决定这个国家经济能否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举措。
(二)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差别
目前,职业教育在我国主要是专科层次。它和传统的高等教育虽然有交叉之处,现在我国许多普通高校事实上都在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高职高专的并轨,但它们之间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①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传统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②专业设置不同。传统高等教育是按学科分类设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是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③教学侧重点不同。传统高等教育尽量保持学科范围内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高等职业教育则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职业技能的强化训练;④师资要求不同。传统高等教育注重教师的学术与科研方面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则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则在于层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后教育,它的层次高于中等职业教育,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相对深厚;它不是针对具体岗位培养较低层次的技术工人,而是针对岗位群培养第一线的生产技术人员、高级服务人员和最基层的经营管理人员。
(三)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的意义
现在的高职毕业生,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的思想。他们在进入校门选择专业时,大多考虑的是这个专业热门不热门,将来是不是能找到好工作,而较少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到了毕业选择职业时,也主要从个人的利益、前途出发,希望到沿海发达城市,不愿到中、西部地区;希望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而不愿下到基层、农村中去。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因而很多人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意志消沉,面对工作毫无兴趣。所以,现在的高职院校要注意,不能说只要把学生送上工作岗位就算完成任务了,学校还必须得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决策能力等,更为学生一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使个体能不断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快速变迁,而这些都离不开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
二、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中的职业指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这个能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就越来越显示了它的重要性,而在顶岗实习中,在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职业指导,能更有效地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但目前,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中的职业指导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校指导不到位,没有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职业指导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切实认识到职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设有职业指导机构,专人、专职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开设了职业指导课,讲授相关的就业内容。但是,一旦学生顶岗实习到企业,这种职业指导就戛然而止,虽然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派有带队老师前往,然而带队老师的身份或是专业教师或是班主任辅导员,并不一定是具有职业指导能力和资格的职业指导人员。所以说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收到的职业指导是微乎其微的。
学校职业指导的不到位,追踪其根本原因是认为职业指导关键是针对毕业生的,对于一些高职院校采用的1+0.5+1+0.5的模式中,应把重点放在大三的上半学期教给学生一些应试的技巧,这样才有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
学校存在对职业指导认知的不足。信息渠道不通畅,学校在收集职业信息方面、学校和企业在关注学生动态方面相对传统落后。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谁掌握了先机,谁就能有比别人更多获胜的资本。学校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而应主动出击,运用现代化手段,如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与用人单位联系,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再反馈给学生。另外建立毕业生信息平台还可以让顶岗实习的学生同时和学校企业双方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并给予指导。
(二)学生本身存在的心理偏差
对于进入高职院校求学,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一部分学生依旧沉迷在“天之骄子”的美梦中,因此对职业要求过高,一味地追求高薪、高位、环境舒适、工作轻松的职业,他们向往大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大企业,而较少人甘愿到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去担任脏苦累的“蓝领”工作。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并不是正规大学,是因为自己考不上普通高校,迫不得已才读职业学院而产生过分自卑感,对自己的前途毫无信心,这种思想是受中国传统文化“重文轻技”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人才等同于知识分子,学历文凭几乎成为衡量一个人只是结构和能力大小的唯一凭证,因而人们普遍愿意从事体面的白领工作,而不愿做一线的蓝领工人。结果导致我院诸如像格力电器、海尔、一汽大众这样的大企业,主动报名去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并不是太多。
部分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存在“等、靠、要”思想,不愿主动思考、主动行动、主动去接受和面对“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即使去到企业顶岗实习这种走一步说一步不主动学习的思想还是较为普遍的存在。
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反映到顶岗实习中,部分学生认为和请班组长吃饭,送班组长一些礼物是必要的,而偏离了认真学习工作这个重点,这对大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对职业要求认识不足,自身素质偏底。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了解,职业知识贫乏,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盲目性较大,无法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三)企业中存在顶岗实习学生是“外来人”“负担”的思想,指导不力,指导不够
一批顶岗实习学生去到企业,企业里的员工首先会给这些学生定义一个“外来人”的概念,对于没有熟练操作能力的学生,与企业来讲确实增添了“负担”,除了要分配师傅教会你技能之外,还得给实习生实践和犯错的机会,这样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所以,企业里的师傅不会很积极乐意地指导学生,再加上一些分配给学生的指导师傅,可能不是经验丰富有阅历的,而是年轻人更多一些,年轻人的经验和耐心都不太够,从而导致企业的指导不够、指导不力。
三、对职业指导在顶岗实习中的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
为响应教育部推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推行高职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途径,我院2011年12月,70多名09级学生赴海尔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2012年5月,150多名10级学生赴长春一汽大众进行第一期实习;2012年9月,170多名11级学生赴长春一汽大众进行第二期实习;2013年7月,240多名12级学生赴长春一汽大众进行第三期实习;2013年12月,26名11级学生赴长春一汽大众进行第四期实习;2014年6月,263名13级学生赴长春一汽大众进行第五期实习;2014年10月,86名12级学生赴佛山一汽大众进行第六期实习。伴随顶岗实习这个教学环节的不断展开,我们也总积累了一些职业指导上的一些新思路新方法。
(一)在职业指导课程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课程计划
1.职业指导课程中邀请经理人进课堂
学校出台相关办法来鼓励各二级学院邀请经理人进课堂,粤科职院院字〔2013〕142号《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兼职、兼课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对正高职称(知名企业的董事长、技术总监、总经理等)按200元/学时计发。在有相关办法的支持下,我们尝试着把经理人邀请进入我们的职业指导课的课堂,如在2014年邀请到了珠海市沃邦汽车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卫武先生来到我们汽车专业的职业指导课课堂,给汽车专业的学生讲了主题为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的一堂课,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并积极提问,李总监的课给学生们指明了在专业上和在做人上应该努力的方向,课堂程程效果明显。2014年,我们持续邀请了三位经理人进入到我们职业指导课的课堂。学院领导也肯定了这种形式,并要求要形成长效机制,每学年至少有三次邀请经理人的活动。
2.采用新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企业
为了让学生对顶岗实习的企业有个直观的认知,我们尝试采用制作视频课件的方法去向将参加顶岗实习的同学介绍企业。如2013年我们拍摄并制作了长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视频课件,在视频中我们拍摄了公司的车间环境、工作岗位、生活环境,采访了第一期顶岗实习的已毕业学生谈谈自己在企业的收获和经验,说说自己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想法。试图通过这样更直观的方式让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与实习企业有个近似“零距离接触”。采用这个新方式之后,学院去到一汽大众的顶岗实习人数由2012年的170人增加到240多人,2014年增加到263人,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
3.邀请杰出的校友进课堂、座谈
通过顶岗实习这个环节,涌现了一批十分优秀的学生,把这些优秀的校友邀请回课堂或者座谈,充分发挥“朋辈”间相互影响的作用。如长春一汽大众顶岗实习第一期10汽车1班的黄堪敬同学,他是长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全国14000多名实习生中评比出来的“十佳优秀实习生”,让他现身说法给校内将去顶岗实习的学生讲讲自己是如何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他有什么好的习惯?他是如何在3000名实习生中得到“十佳”的?有人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企图通过优秀的校友进课堂、座谈的形式,充分利用这样的榜样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树立信心,为自己规划未来,并引导他们思考又该如何把握现在!
(二)在顶岗实习中采取校企联动,互聘互认,构建“一体两翼”动态就业服务信息平台
聘请企业指导教师、学校职业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在企业开展职业培训。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和企业为两翼共同参与指导学生。
1.聘请企业指导教师
根据粤科职院院字〔2013〕142号《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兼职、兼课教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聘请兼职担任特定专业课或者实习指导课教学及承担其他任务的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企业实习指导师,并按工作量发课酬。机电学院于2013年开始在长春一汽大众聘请了第一批企业实习指导师并颁发了聘书,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指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顶岗实习手册要求,两周进行登记,形成了长效机制。让企业里的“师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徒弟”,使得企业里的指导更充分,更有力。
2.学校职业指导教师长期下企业跟踪指导
机电学院学工部有9名辅导员,1名职业指导师4名助理职业指导师,从2012年4月29日开始第一期学生顶岗实习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开始至今,已经开展了六期学生。每一期学院都安排至少有一名职业指导教师参与的教师队伍长期下企业对校外顶岗实习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
3.建立校外实习温馨之家
在实习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学生温馨之家,定期对校外顶岗实习生召开座谈会。通过高年级学生传授实习经验和体会给低年级学生,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职业岗位中去;通过出外实习学生回校后传授实习心得给同年级的在校学生,帮助在校生更加明确企业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和在校期间应该掌握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4.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下企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中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通过参观长春市社会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海尔集团博物馆,一汽大众博物馆等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如顶杆实习带队老师组织了一汽大众顶岗实习第三期的学生参观了长春市烈士陵园,让顶岗实习的学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工作的精神,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博物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找准自己的定位,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进行适度的毕业生跟踪调查
建立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平台,借助实习基地、就业基地,了解行业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实践职业指导,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定期对已就业学生的思想状况、业务能力、单位评价进行回访,以此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为招生、培养、职业指导提供重要的依据。
1.学校招生就业处、学院领导应高度重视毕业生回访工作,组织专业老师和辅导员一起到学生就业单位参观、座谈。跟就业单位人事部经理了解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是否人职匹配。
2.通过跟毕业生的座谈更有效的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如何解决毕业生报到证和档案发放回生源地给他们带来的困难,何时给在校生开展顶岗实习更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在校生应该学好哪些专业知识等。
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需要学校和企业、学生三方联动、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规划,将学生培养成为受企业的认可,受社会欢迎的合格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