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在表现人物性格及主题中的作用
2015-05-30王玉梅
王玉梅
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文章主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文中有关心理描写的句段,理解它对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主题所起的作用,启发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合理运用,从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心理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人物性格主题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进行的描写。心理描写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类。直接描写的方法有心理剖析,内心独白,梦境幻觉的描写,间接描写有环境烘托,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等。
一、心理剖析
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进行直接分析和评价。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此时此刻所思所想加以揭示,不仅便于比较细腻地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桃花心木》
在《桃花心木》一文中,作者看到种树人奇怪的做法后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片段,一方面,表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非常感动。另一方面,从侧面突出了“不确定”对于树的成长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了种树人的良苦用心,从而揭示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二、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自我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是通过人物的自我表述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人物性格。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一夜的工作》
这是作者何其芳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亲眼看到了周总理的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又是那样简朴后难以抑制的激情的真实反映。这段内心独白在满怀激情地赞颂了周总理崇高品质的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三、梦境幻觉
梦境幻觉是人物思想意识的变形,它曲折的透露出人物对往事的深情眷恋,对现状的深沉思考,对未来的热切期盼。通过现实与梦境幻觉的对比,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了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凡卡》
通过梦境的描写,把凡卡渴望爷爷早日接到他的信,尽快结束这悲惨的学徒生活,回到亲人身边的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表现了沙皇统制下的俄国社会穷苦儿童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而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安徒生通过让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产生的幻象的描写,来刻画了小女孩天真,对温饱渴求心理,表现力现实社会充满了寒冷、饥饿、痛苦和孤独。
四、环境衬托
环境衬托就是通过环境描写来展现生动的画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的性质品质,深化作品主题。它包括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在写第一个字母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架子上摆满了楦头。”《凡卡》
契诃夫用一句话交代了凡卡是在阴森恐怖的环境下给爷爷写信。表现了当时凡卡紧张的心情,也为下文老板拿楦头毒打凡卡埋下了伏笔,暗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五、神态描写
神态是人们心理活动的直接反映,并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或喜悦,或悲伤,或激动,或恐惧都会一览无遗地再现在面部表情上。它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
“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唯一的听众》
作者正是从老人的神态的描写中表现了老人对“我”的关心鼓励、对“我”琴技进步的欣慰,以及老人对“我”更高的期望。课文三次通过这样的神态描写使老人的形象具有立体感,生动鲜明,令人难以忘怀。突出了老人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六、动作语言
人的动作语言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能揭示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的内心世界。言行描写见个性,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
总之,人的心理活动复杂多样,心理描写也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心理描写运用的恰当,会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会使文章主题表现得更加深刻而突出。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及表现主题上的作用,并提醒学生在习作中描写人物心理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个性特征,否则便会失去真实性,显得牵强附会,画蛇添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