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体现探究价值
2015-05-30韩洪祥
韩洪祥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面临的实际问题: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体现当代语文教学新理念注重工具性、人文性。这就要立足实际,打好基础,培养兴趣,增强能力。
语文教学基础兴趣积累导入语言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语言成了不可代替的信息工具。时代要求人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提高表达能力就必须加强语文学习。
事实尽管如此,那么,学生对待语文学科的态度究竟如何呢?结果很不乐观,我身为语文教师对此深有体会。现在的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存在着两种严重的错误倾向,即语文课是最好上的,也是最枯燥的。
为什么说语文课是最好上的呢?很多学生感觉学了多年语文,对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很熟悉。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再到初中这三年,语文学习的模式基本上是没什么变化的。他们觉得语文不学也会点,课上不专心听也能听懂点,自觉语文这一科并不深奥,认真学习与不认真学习之间的差距不那么大。语文学的好90多分,学不好及格也不是那么费劲。不像数理化那样,不懂的问题,便一窍不通,无话可说。难怪有一些学生一见下节课上语文,便不由高呼:“下节课,我们又自由了!”由此可见一斑。
再看课下作业,语文作业是有规律的,基本上还是字、词、句篇的练习。这时,学生便有机可乘,信手写写画画也不太费力。对于背诵的作业,不少学生采用“论持久战”的策略,消极怠工,故意拖延时间,直至老师顾此失彼,为不影响讲课进度,作出让步为止。如此这样周而复始,一些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就是“容易上”,而这种认识随时间的推移而根深蒂固。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仅如此,这种认识一旦形成还颇具感染性,加之与现在社会形势有一定关系:如今大学好上,工作难找。有些家长认为“上学无用”。他们只从眼前利益出发,让子女好歹学学就算了,于是这两股风气搅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波助澜,很多学生深受其害。
一些学生一提语文课就怵头,对语文丝毫不感兴趣,认为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枯燥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这一科的学习内容所决定的。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主要围着拼音、生字新词、篇章结构、中心思想、语法修辞等内容展开;到初中以后,还是学这些知识,没有新鲜感。学生不仅对学习内容熟悉,而且对学习过程了如指掌。一上课就知道要做那些事。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使人逆反生厌,费了半天劲,成效不大;不像数理化,对一项知识一学会,就可以解决一类问题。所以,一些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感觉枯燥无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语文老师上课:老生常谈。多年以来,语文学科教学模式单一,这是不争的事实。语文课就是读读、写写、练练、背背,千篇一律。这对于好奇心强但自制力差的青少年来说怎能说不是一种束缚,怎会耐下心来学习!
语文学习的现状和提高语文能力严重脱节。这个问题确实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要使学生摆脱学习的困境:一是要更新教学内容,以新的内容吸引学生,激发学语文的兴趣;二是要更新教学观念。“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更新教学观念显得格外重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放弃空洞的说教,增强语文课的故事性、知识性、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围绕这一宗旨,我们展开工作。
首先,用形式多样的导入语言吸引学生。“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阶段吸引住学生,为学好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导语的设计原则注重知识性、新奇性和与课文的衔接性。如《死还不死》的导语是“人常说,水火无情,可世界上居然有一个内陆湖,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能躺在水面上看书。这个湖泊叫什么?”《秃鹰之死》的导语是“最近人们发现一种罕见的巨蟹出现在日本深海。这种巨蟹的攻击范围是方圆三米。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是核辐射的危害所致”。
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观念,关注思维的意义和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了。语文教学所关注的思维,由于学习内容的要求,显示出了比较独特的作用和个性。实际上,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在主体,观点等具体的内容上并没有定论,也不需要定论。记得有位中学语文老师曾经当面请教曹禺《雷雨》的主题是什么。曹禺说:“不知道!随人理解而已。”细心的人可以发现,现在的语文教材,模样已大为改观了,由原来的重思想转到了重思想的同时,也重人文和人本。一些容易产生的争论和争鸣,也收入了教材,而我们的教学思想如果还都是老的观念,那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了。
假如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思维的角度出发,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来理解分析作品,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境界。关注思维,主要是创新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有了精神和意识才能产生创新的思维。司马光七岁砸缸,是一个创新的举动,他究竟有多少创新思维呢?其实关键还是要有探索的精神,培养一个人的创新精神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是基础,具体到学习中就是学生首先要敢于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次,是要在学习中让学生掌握思维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创新性的方法和技巧,一种创新思维的方法。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分析出的结果或结论就大不一样,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只要言之有理,符合积极的思维意识,都应该得要肯定。
事实上,一篇文章,哪怕是一篇说明文,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就是一篇说明文,写的虽然是桥的形状、类别、作用等等,但通篇文章自始至终都蕴含着作者对石拱桥的喜爱之情,这就是人文精神。平实的说明文尚且如此,感情激越的议论文和意味深长的散文就更不必说了。我们教学生读书就是教他们去体味这种精神,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精神,人就可以由喜爱一种东西推广到喜爱其他东西,包括一朵花、一棵草或是一片云、一抹霞。这样,人的感情世界才会丰富,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由此产生。教师所做的只是带领学生进入较高层次的境界,然后让他们自由发挥,就像把一群马带到草原上,让他们顺着自己喜好自由驰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