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巧医Reading常见病
2015-05-30韩利荣
韩利荣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真正具有“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生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Reading部分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在Reading部分的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英语老师分析与反思的教学现状。
初中英语任务型反思对策《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倡导“任务型”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尽量设计有效的活动任务,力求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益。然而,走进我们的课堂,费时低效现象仍比比皆是,尤其是对Reading部分的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英语老师分析与反思的教学现状。
教学现状一:Reading的导入缺乏一定过渡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无形中在教学效率上打了折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一步。然而,在课堂上,许多老师往往一上来就是默写、校对、检查作业。然后以一句“Today we willlearn……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进入新课。
反思:直接呈现新内容,这种不注意衔接的处理方法呆板、单调,吊不起学生的“胃口”,使课堂气氛沉闷,尤其是在词汇、话题、知识点等方面缺乏呈献的技巧和适当的过渡,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对策: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妨用Brainstorming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复习和语篇话题有关的词汇、知识点,然后顺着这些内容或设疑、或讲故事,而后过渡到语篇。这样一来,既兼顾了前一课时的复习,又为Reading的进行准备了足够的前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气氛,为高效的Reading部分奠定基础。
教学现状二:Reading部分的处理模式的单一化和程序化,导致了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减弱,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连续听几节Reading部分的课后,发现这几节课的流程是几乎是一样的:图片导入→听录音→回答三到五个简单的问题→判断正误→自读课文→回答问题→讲解难句→练习(翻译句子和完成短文)。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感到乏味,上英语课就不会有所期盼。“老师教课文就是那一套,不说我都知道老师下一步要干什么!”
反思:在热闹的课堂上,应接不暇的图片、你来我往的问答或许会让我们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自己是学生的话,老师正第十八次、第十九次,甚至于更多遍地重复同一套程序化的进程,我们会怎么想?这样流于形式的任务型教学我们还会感兴趣吗?
对策: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所选的课文体裁、话题不一,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和他们不同的认知水平,开动脑筋,探究出多种风格各异的Reading部分模式与思路。
例如,对于难度不大的课文,我们可以采用“自读→老师点拨→讨论→口头简述→书面表达”这一模式;对于结构、版块很清晰的课文则可以把文章分割成三到五块,把全班学生按就近原则分成四到六人一小组,每组各学一块,分别给每一小组布置阅读任务,每一大组(自然组)合在一起就是篇完整的文章。在他们完成任务后,各小组把自己组内刚才讨论的文章内容在大组间互相交流,最后由大组的组长会同小组长把内容加以汇总。这一方法无论在大班还是在小班内开展都是很有效的,尤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益等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教学现状三:过分强调学生对Reading的朗读、背诵以及难句的理解,练习设计偏重于浅层次的语言点的训练,忽视课文的结构梳理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都知道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每节课都应该围绕目标设计各种任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却有意或无意地把阅读和写作分割开来:Reading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读和理解,写作应该在练笔版块解决。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会让学生反复地听、读课文,花大量的时间讲解所谓的知识点或难句,最后还要辅之以句子翻译等练习来“巩固”新授内容。
反思:事实上,这种做法仅仅是给学生呈现Reading的语义,没有将真实的语境和语用功能呈现给学生,没有达到真实的教育教学目的。学生虽然记住一大堆语句和词汇,但在真实交际时却会不知所措。这也就是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以外的书面表达无从着手的原因。
对策:《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课文首先要教会学生抓住课文的框架结构和要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语篇设计一些比较高层次要求的“任务”,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仿写——仿写文中的基本句型、仿写语篇的结构形式、写作思路以及内容;可以让学生改写课文;可以让学生一题多写、反复练笔;等各种各样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既能让学生复习并灵活运用了所学的知识点和句式,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新一轮英语课程的改革对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内外素质,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精心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尽最大努力让我们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时时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一定能探索出Reading部分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真正具有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