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2015-05-30何巧莲
何巧莲
摘 要:阅读可以促进小学生知识的增长,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小学教学中,小学生不重视阅读方法,缺乏阅读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由于本身所在环境的限制,更是缺乏一定量的阅读。在针对问题本身做出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就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习惯;问题;农村小学生;策略
一、习惯及阅读习惯
习惯是长久以来在生命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固有的生活方式。好的习惯不但可以促进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人的一生。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良好习惯的培养应当从小学做起,在小学教育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所谓阅读习惯,主要指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来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所谓“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
二、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尤其是在农村生活的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的落后和家长的忽视,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小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也很少去主动阅读,休闲玩乐成了他们课外唯一的活动,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在农村,小学生放学回家除了完成课外作业,还要帮助家里做一些农活,小学生自身用于阅读的时间就很少了,长期缺乏阅读,影响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
2.读书方法不正确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部分学生只知读书却很少去思考,不恰当的读书方法影响了读书的效率,即便有了好书,也只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书过程中,学生从来不做读书笔记,时间久了自然遗忘。读书方法的不正确导致学生的读书效率低下,学生渐渐地就会失去读书的兴趣和乐趣。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农村小学生为例,由于农村小学环境本身的限制,学校很难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回到家里更是没有浓厚的读书氛围。针对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说,农村小学应该加大对于图书经费的投入,买入或者借入一部分书籍,为学生建造专门的读书室,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受到浓厚的读书氛围的熏陶,逐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从家长来说,应当重视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减少小学生参与农活的时间,多给他们买一些课外读物,鼓励他们去阅读,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
2.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针对农村小学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注重对小学生科学阅读方法的培养。读书有精读和泛读之分,要做到精读,就必须重视阅读的方法。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的方式来进行精读式阅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写了下来,不断翻阅,才能掌握知识,通过读书笔记,学生不仅可以快速把握书中的精华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读书逐渐系统化。作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能力。此外,读书要学会思考。科学的阅读方法离不开思考,只有学生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自己的,才能记得牢。
3.转变农村教育观念,改善农村阅读环境
以农村学生为例,他们缺乏阅读兴趣主要在于缺乏相应的阅读氛围和阅读的环境。要转变农村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改善农村的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首先,农村家长观念的转变对于创造和谐的家庭读书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父母的重视对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是基础性的,父母对待孩子进行阅读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往农村父母的不重视,造成孩子对阅读的忽视,不喜欢阅读,也无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父母观念改变了,重视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学习的重视,刺激孩子去进行阅读和学习。可以通过在农村进行宣传,让家长意识到孩子阅读的重要性。其次,作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当重视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改善阅读环境,建造图书室,打造学习型校园;积极开展农村学校的读书活动,通过读书交流会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对提升其阅读能力、促进学习进步和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农村,只有家长和学校转变阅读观念,重视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阅读兴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桦洋,张相乐.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0).
[2]殷世东.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痼疾及其消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4(02).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