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思维创造性之我见

2015-05-30朱小妮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数学

朱小妮

摘要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创新。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在教学实际中采用创造性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数学 课堂 教学 思维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学科,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优化创新心理,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领悟力、想象力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激励创新意识。

一、转变教学方式

培养高中学生思维创造性,首先能灵活运用数学创新教学方式。第一种的开放式教学。 这种教学在通常情况下, 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 在学生参与下解决, 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 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 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结果开放, 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三是思路开放, 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第二种是活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 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第三种是探索式教学。 采用“发现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

二、优化创新教育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一是关注个性心理特点, 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 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如远大理想、坚强的信念等。 此外, 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 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 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是主导,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多与学生沟通, 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 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

二是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 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 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 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三是重视提出问题, 扶持创新行为。 实践证明, 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 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就不会有创造性行为。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首先,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 大胆地怀疑, 提出自己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其次,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有了问题意识之后, 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扶持其创新行为。

三、全面系统的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

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全面。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 那么, 在课堂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第一, 在观察之前, 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第二,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 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 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 第三, 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 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地观察。 第四, 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二是培养学生的领悟力。 数学领悟力是可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善于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并能熟练的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通过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 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例如: 上圆锥曲线复习课时, 当复习完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各自定义及统一定义后, 突然有一学生提问: 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积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为此, 我们也可以顺势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 让学生探索: 问题 1: 平面内到两定点 F1,、F2 的距离的积、商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问题2: 平面内到定点 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 L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3: 平面内到两定点 F1,、F2 的距离的平方积、商分别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如此等等。

三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 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第一, 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支持。 第二, 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第三, 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 因此,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 其次, 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 创设想象情境, 提供想象材料, 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另外, 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 像类比、归纳等, 从而不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四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 联想多种结论; 改变思维角度, 进行变式训练; 培养学生个性, 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 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 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 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是培养学生的灵感。在教学中, 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 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 违反常规的解答, 标新立异的构思, 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 都应及时给予肯定。 同时, 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 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的付出与努力。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 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 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和优良的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