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究方法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015-05-30黄雪云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意识思维数学

黄雪云

【中图分类号】G620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人类的思维开始于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活动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吃透教材,讲究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 、创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欲望。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高矮》时,先出现笑笑、淘气帮助一位盲人叔叔过街情景,让学生模仿,并且提问:“谁高?谁矮?”学生就会去比一比身高,让学生从中观察并领悟到比身高的要领和规则,学生通过把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联系,从而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问题设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激发式、诱发式、悬念式、连锁式、对照式等,我们教师需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等需要选用并适当结合日常生活中或本地区的风俗习惯来进行提问,问题的设计要具新颖性、奇特性和挑战性,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并使其产生新问题为主要方向。

二、鼓励发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美国的教育观也是主张把“没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有问题”。显然自己能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好的问题若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这就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或数学材料中挖掘好的问题“原型”。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力和想像力。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条件,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良好方法,还有利于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共生效应”。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数量上、图形上、关系上)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世界的能力,这是学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前提,这样就尽可能避免再出现“一个大拇指大概1平方分米”的笑话了;其次要鼓励学生提出真实存在的问题,即他们确实感到迷惑的、不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再次要恰当地把握好问题的空间,也就是问题探究正好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跳一跳”才摘得到;最后应重视培养学生提问和质疑的能力。因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教学在往往会派生出许多新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质疑,让他们明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所以提问和质疑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三、提供时空,创设发现问题时机

讲授过多的课堂,一般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没有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使有的时候,教师有让学生提问题,但总是缺乏耐心,没有留足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提出问题变成走过场,走形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的空间。例如教学《平均数》的练习课中,我创设这样的一个情景:在为见义勇为青年捐款活动中,五年级一班58人,平均每人捐款3.6元,五年二班56人,平均每人捐款4.2元,五年三班60人平均每人捐款5.6元。课堂上我留下了较大的时间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这一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了:“三个班一共捐款多少钱?” “哪个班捐款的钱最多?” “三个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提问,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和主人。不仅培养了问题意识,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解决的问题的同时感受到同学们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崇敬和拥护。

然而,自主并不等于自觉,也不等于不要教师的引导。给学生提问的时间也要有个度,当学生不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提问的角度和方法,使学生不仅好问,而且掌握提问的方法,逐步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四、走进生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黄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套上、下两册的书,他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恰好能买20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本。那么他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丛书?这道题目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又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王玲在家一天天地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王玲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要求,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正确引导,积极评价,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实践,学生问题意识一定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也将有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意识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