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型品势构成特征分析及教学方法探讨
2015-05-30黄鑫刘期努
黄鑫 刘期努
【摘要】高丽品势是以“士”字为演武线,在套路方向、动作构成等方面表现其鲜明的特征,本文对高丽型套路进行研究,旨在旨在丰富品势理论,深化品势教学实践,进一步推动跆拳道运动中品势的发展。
前言
入段品势是晋升至黑带所练的品势。黑带品势可分为九个架型,依次是高丽、金刚、太白、平原、十进、地跆、天拳、汉水、一如。高丽作为黑带品势的第一架型,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丰富品势理论,深化品势教学实践的双重意义。
1、演武线释义
中韩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关系。中韩两国历史上都曾出现过士族阶层和士族文化,对社会文化都曾产生过不同寻常的影响。韩国士族的形成,要晚于中国。史学家一般认为:士族形成于高丽时代(公元918-1392)。高丽时代初期,新兴地主阶层在朝鲜半岛出现,他们没有贵族权家即长期掌握权力的家族的身份,但有迅速发展的经济实力。有了经济,就发展文化;有了经济文化上的优势,自然就会发展出政治诉求。地主阶级出生的“士”大量走上仕途。到朝鲜时代(公元1392-1910)的五百多年间,新兴士族及其文化,发展大体顺利。此后,在韩文化传统中,士族产生了相当的的作用与影响,成为社会主导力量,成为民族与国家的政治、精神支柱[1]。朝鲜是跆拳道的宗主国,其先祖高丽人利用自身的智慧,为提高民族的素质而编成了一系列的跆拳道动作,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高丽型。高丽型修炼者由上至下沿着“士”字修练步伐与动作。它的动作很能体现高丽民族的气节和精神[2]。
2、套路构成特征
2.1、技术动作种类及名称
类同于中国武术套路,品势动作的构成内容中主要有脚的踢击、手的攻防。踢、打、拿三种动作的表现形式有如下三种表现形式:单纯防、单纯攻及防(拿)攻组合。高丽型中单纯防的动作按出现的时间顺序依次为:手刀中位外格挡、外腕中位内格挡、手刀下格挡、双手交叉中位外格挡、单手刀中位外格挡、外腕下段格挡、手刀上位外格挡;单纯攻的动作有:侧踢、手刀上位外击、正拳中段攻击、虎口前击;防(拿)攻组合有:左(右)手刀下格挡+右(左)虎口上位前击、右(左)手上托+左(右)手下压折膝攻击、右(左)拳左(右)掌中位对击、左(右)手刀下压+右(左)手刀下击(腹股沟)、左(右)下压+右(左)肘侧击、左拳右掌下位对击、左手刀上位外击(颈部)+左单手刀下段格挡、右单手刀内击(颈部)+右单手刀下段格挡。
2.2、动作结构分析
2.2.1、演武方向
为便于理解,方便教学,以地图绘制习惯,面北(前)背南(学生)进行背面示范为例,从基原点A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把“士”字依次标注为B、C、D、E、F五个方向。本章的演练路线为:由基点A开始,先往B方向演练,再折回相反的F方向;由A前行至D,再折回BE中点;由BE中点开始先向C方向演练,再折回相反的E方向;由BE中点回到基原点A。
2.2.2、动作构成
高丽品势的动作构成,同样以品数为单位进行描述。品数的划分与界定,通常以步型,即步法的定式为依据,手脚技术的攻、防或攻防技术动作的结合谓之一品数。品数包括步型和1个或一个以上的动作数。本章一共由30个品数构成,依次为:1、右三七步、左手刀中位外格挡;2、右侧踢两次、右弓步、右单手刀上位外击;3、右弓步、左直拳;4、左三七步、右外腕中位内格挡;5、左三七步、右手刀中位外格挡;6、左侧踢两次、左弓步、左单手刀上位外击;7、左弓步、右直拳;8、右三七步、左外腕中位内格挡;9、左弓步、左单手刀下格挡、右虎口上位前击(掐脖子);10、右前踢、右弓步、右单手刀下格挡、左虎口上位前击(掐脖子);11、左前踢、左弓步、左单手刀下格挡;12、右前踢、右弓步、右手上托、左手虎口下压折膝;13、右弓步、双内腕中外格挡;14、左前踢、左弓步、左手上托、右手虎口下压折膝;15、左走步、双内腕中外格挡;16、马步、左单手刀中位外格挡;17、马步、右拳左掌对击;18、右前交叉步、左侧踢、右弓步、左手刀下压、右手刀下击(腹股沟);19、右走步、右外腕下格挡;20、左走步、左手刀下压、马步、右肘侧击;21、马步、右单手刀中位外格挡;22、马步、左拳右掌对击;23、左前交叉步、右侧踢、左弓步、右手刀下压、左手刀下击(腹股沟);24、左走步、左外腕下格挡;25、右走步、右手刀下压、马步、左肘侧击;26、并步、左拳右掌下位对击;27、左弓步、左手刀上位外击(颈部)、左手刀下格挡;28、右弓步、右手刀中位内格挡、右手刀下段格挡;29、左弓步、左手刀中位内格挡、左手刀下段格挡;30、右弓步、右虎口前击。
2.2.3、段的划分
根据高丽套路“士”字各演练方向、套路动作衔接的紧密性及对称性特点,把本章的30个品数分为三部分,即进行三段式教学:第一段为第1品数至15品数,其中1、2、3、4与5、6、7、8呈左右完全对称;9、10、11、12、13、14均为前后方向的动作,其中10、11品数呈点对称。第二段为16品数至25品数,其中16、17、18、19、20与21、22、23、24、25呈左右完全对称;第三段为26至30品数。
3、教法探讨
3.1、结论
比较前面晋级型品势(太极1章至8章),高丽型品势中共出现了十个新的手法。其中进攻手法7个:手刀上位外击、虎口上位掐击、折膝攻击、拳掌中位对击(拳面)、手刀下击腹股沟、肘侧击、拳掌下位对击(拳轮)。防御手法3个:双手刀上位推防(准备)、手刀下段格挡、双内腕中位外格挡;腿法中有二段踢的变化,但属于侧踢的变异组合,故腿法无新动作;无新步法和腿法,其中步法重复较多,除左右站姿和虎足步外,其余七种,包括三七步、弓步、走步、马步、(瞬间)交叉步、并步、并排步均有出现。
3.2、教学建议
一是注意把握新动作要点:两次侧踢是,第一腿攻击的部位是膝关节,第二腿攻击的部位是头面部;虎口前击的起始点从髋关节开始,掌心斜向前下方,手腕和手背在同一面上,在攻击目标的同时张口虎口; 双臂外格挡的起始动作是双臂在胸前交叉形成“ⅹ”形狀,完成动作后拳心向后,拳与肩同宽同高。二是理会攻击部位:较之太极1章至8章的人体正中线的人中、心窝、腹部太阳神经丛及人体侧面的太阳穴、肋骨等攻击部位之外,本章又出现了脖子、腹股沟、折膝等新攻击部位,对这些攻击部位的特殊点需用心体会和勤加习练,方可提高攻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丽川. 中国客家士文化与韩国士文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3(6).
[2]以煜,彦红等编译. 跆拳道技击全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