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分析与改进应用
2015-05-30王童施大明
王童 施大明
【摘 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问题。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许多,需要加以解决。本文就在分析安全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管理改进;应用
引言: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保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目前,企业安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果做不好,那么将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为了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就要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过去的安全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总体来看,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将着眼点放在了系统运行阶段,直到事故发生了,才会开始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之后再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该模式就是“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其中有很多弊端存在,这就导致不断发生事故。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企业安全管理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要处理好这一工作就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这样便可以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大量安全事故发生的事实已经表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和科学知识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面对先进的技术装备,如果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就不能很好的使用它,甚至还会破坏装备。因此,企业职工要多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从根本上减少操作的盲目性,这样即使再复杂的装置也能准确掌握。由此可见,科学管理对做好安全工作也是极其必要的。
二、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缺乏安全管理的理念
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把安全生产看做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一些企业为了加紧时间施工缩短工期,往往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此外还有一些管理者缺乏安全管理的观念,对安全管理往往一知半解,当出现安全事故需要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时,管理人员只是做做样子,以便应付检查。当检查结束后,便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使得安全管理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仅仅把安全停留在形式之上,缺乏实质内容。
2、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差,缺乏安全意识
从企业员工来看,大部分员工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同时,一些企业在招聘员工之后很少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即使进行了一定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也往往只是表面上功夫,缺乏实际的操作环境和情景使得员工能够清楚分析出哪些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中,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再加上施工条件的局限性,使得员工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导致各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企业造成损失,给遇难家属造成精神伤害。
3、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往往把经济效益放在首要位置上,将大量的时间、物力和人力都放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上,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较大的经济利益,忽视对安全的管理。这就使得安全管理制度上不够健全,过于关注企业的工资制度改革等,却忽视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机制不到位,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
三、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改进
1、落实安全制度的网络建设工作
体系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员工行为的准则。体系是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具有相当的高度与广度,必须熟悉和掌握体系文件的内容,方能把握好安全管理的原则与尺度。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必须要加强基层制度建设。如何将金子塔顶端的体系,准确的转化为可操作可执行的具体要求,则需要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在掌握体系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状况,该细化的细化,该分解的分解,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一致性系统化的网络制度。可以采用会议纪要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红头文件的形式,总之不应与体系要求有背离。
2、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企业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防范机制,规范生产行为,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创造人的安全环境,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核心是人,因此要充分发挥企业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的推动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同时还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及相关规范标准。结合本企业特点,把重点放在责任的落实上,按“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把安全与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从制度上固定下来,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心,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培训
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要以人为本,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也不例外,应当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的位置来考虑,把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为施工企业的头等大事。在进行安全管理培训时,第一个要做好的是进入施工现场时的安全培训,对于刚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施工时自我保护意识、有关安全的各种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相关安全制度的培训。再一个就是将安全培训常态化,时时处处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让培训进入到施工现场。
4、教育培训与安全检查
教育培训和安全检查这两项是安全基础建设最常见的工作内容,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避免記录不全、信息不完整的通病,就需要形成一种常态化、模板式的归档方法。我们经常见到教育培训档案中只存放着培训签到表,安全检查档案中只存放着现场检查报告。虽然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可能都按照年度计划在执行,但可追溯的记录与证据却不同程度的缺失。而这种缺失,严格意义上讲,等同于未开展。为此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合格,就教育培训而言,每次的教育培训应至少保留培训申请、培训签到表、培训过程的照片、培训教材、培训考核试卷、培训评估表、培训总结等内容。其中图像资料和培训教材等也完全可以采用电子版存档,只要标识准确易于检索即可,最好是采用电子版与纸介版两种形式进行存档。
5、规范建筑行业,优化建筑行业环境
由于我国比较特殊的国情,建筑行业环境比国外相比还是比较的恶劣,在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一些企业无法进行施工的安全管理和保障,对于我国建筑业的危害非常大。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于违反法律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非法招投标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严格规范建筑工程的分包、转包,将一些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净化建筑行业大环境,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的头等大事,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的管理者要围绕安全生产多做工作,运用科学管理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提高职工的安全执行力,要常抓不懈、时紧时松。只有这样,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华.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的措施简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02).
[2]高丹.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