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人也能写新闻了!媒体记者会被取代吗?

2015-05-30

中国广播 2015年12期
关键词:炼字美联社稿件

腾讯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能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用新闻机器人写作新闻国外早已实现,雅虎和美联社的许多财经报道和体育新闻都是机器人写的。2014年3月18日美国加州发生4.4级地震,《洛杉矶时报》的地震新闻自动生成系统在收到美国地质勘探局电脑系统发出的地震信息后,将数据输入事先准备好的模板,仅用了三分钟就完成了新闻的生成并将其发表在自己的网站上。美联社从2014年7月就开始采用新闻写作软件,自动报道公司业绩。据悉,该社每个季度约要撰写300篇业绩报道,而使用自动化技术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生成4400篇业绩短新闻,所用时间比人工缩短90%以上,时下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在探索类似的新闻生成方式。

机器人写新闻引发了广泛的热议。许多网民感叹现代科技进步的强大,有人预言,5年后“记者编辑都失业了”,也有人预测,5年之内机器人所撰写的文章就能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将来90%的新闻稿由机器人撰写。但记者不必过分紧张。人类思维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被机器人模仿,分析和观点性的报道需要消息来源、知识积累、逻辑思维等众多的能力在里面,在这些方面,机器人写手无法与记者一决高下。这也许是美联社对“机器人”写手还不那么放心的理由——该社决定在最初阶段对每篇自动生成的报道进行审阅后再发表。专业人士承认:机器人撰写的稿件,会因为内容的生硬和重复而影响稿件的质量;再就是“机器人记者”能写的文章种类有限,无法进行深度分析,更不会炼字锻句,所以不会导致许多记者岗位被替代。

(何新田、孙梦如文,摘自2015年9月18日人民网)

猜你喜欢

炼字美联社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AI如何为媒体赋能——美联社的人工智能创新探索带来的启示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
技术重构传播——以美联社为例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美联社:你购买的海鲜可能来自渔奴之手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美联社网站的经营策略
辨别词性,分类作答——例谈如何解答“炼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