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购皮克斯、漫威和卢卡斯影业

2015-05-30思苒

综艺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皮克斯卢卡斯星球大战

思苒

在6月份的最新一期《巴伦周刊》封面上,赫然印着“迪士尼下一出大戏”(DISNEYS NEXT ACT)的醒目标题以及迪士尼掌门人罗伯特·艾格尔(Robert Iger)闪耀着童真的笑脸,旁边几行小字写道:“罗伯特·艾格尔担任迪士尼首席执行官十年来取得丰硕的成果。他把《星球大战》、皮克斯和漫威成功纳入迪士尼的赚钱机器,确保利润滚滚而来且源源不断。到2018年艾格尔退休迪士尼股价可再涨50%。”

“迪士尼的下一出大戏”究竟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天底下只有一人知晓,那这个人便非迪士尼掌门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罗伯特·艾格尔莫属。

罗伯特·艾格尔其人

此前,罗伯特·艾格尔在某次接受采访中曾这样打趣道:如果要写一本关于自己职业生涯的书,他会给书取名叫《被收买的我》。这里的“收买”暗指他在职场生涯前半段艰难捱过的两次收购——大都会(Capital Cities)收购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后来的迪士尼收购大都会。如今,如果再写一本关于他职业生涯的书,书的名字很可能是《收买别人的我》,这里的“收买”当然指的是在他主持大局下迪士尼先后对皮克斯、漫威和卢卡斯影业(Lucas Films)的收购。

罗伯特·艾格尔1951年出生于纽约长岛,高中时就立志今后从事电视行业,随后进入纽约的伊萨卡学院学习传媒。毕业后,艾格尔先是在当地电视台担任气象员,后加入ABC,从初级工作室监制开始,在体育和娱乐部门不断升职。1985年,ABC被大都会通讯公司以35亿美元收购;在新公司工作期间,艾格尔因为恪守职业道德和坦率公正的处事风格而闻名,他也因此被公认为是首席执行官汤姆·墨菲(Tom Murphy)的接班人。随后,正如墨菲所料,1996年大都会“在他的领导下”被卖给了迪士尼。此后,艾格尔先是继续管理ABC,到2000年升任迪士尼首席运营官。

迪士尼前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被认为是在20世纪80年代振兴迪士尼的最大功臣,但是他也因为不愿意公开任命继任者以及喜欢与行业大佬明争暗斗而备受指摘。有一段时期,艾斯纳因为一次恶意收购与股东和前董事会成员产生纷争,包括公司两位创始人的后裔罗伊·迪士尼(Roy E. Disney)。到2005年初,迪士尼宣布,艾斯纳将会在合同期满之前的一年时离职。迪士尼董事会考虑的继任人选,包括了几位外部候选人和一位内部高管——罗伯特·艾格尔。

尽管艾格尔当时的职位是首席运营官,这个位置看起来距离最高管理职位只有一步之遥,但是他仍然花数月时间向董事会阐述他的三大变革愿景:投资创意内容、国际扩张和技术创新。他的强力自我推销似乎起了作用。2015年10月,艾格尔正式接替迈克尔·艾斯纳,成为这艘娱乐巨舰的掌舵者。

从乔布斯手里拿下皮克斯

上任伊始的艾格尔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便是——如何拯救迪士尼奄奄一息的动画部门:“如果我不能迅速扭转迪士尼动画部门的颓势,那么对于我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或者能在这个位子上待多久等的质疑声音将会越来越响亮,我当时就知道一切刻不容缓。”

2005年10月2日,也就是走马上任的第二天,艾格尔在迪士尼董事会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提议,无论是对于他自己的职业生涯来说,还是对迪士尼而言。

艾格尔在会议上首先发布了一份迪士尼动画20年发展历程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狮子王》《小美人鱼》等影片取得成功之后,迪士尼的动画片开始走下坡路。随后,他说:“我必须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面临三个选择,一是保持現状;二是另请高明;三是收购皮克斯。”

时任迪士尼董事长的小约翰·佩珀(John Pepper Jr.)回忆,“那次会议让我永生难忘——艾格尔说:‘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必须得到皮克斯。会议室里瞬间一片沉寂。艾格尔继续说:‘问题是,它的价格将会非常昂贵,而且我也不确定对方是否愿意出售。”

但彼时彼刻,艾格尔的内心非常确定:能够盘活迪士尼死气沉沉的动画片业务的,有,且只有皮克斯。

皮克斯的前身是卢卡斯影业1979年成立的的计算机动画部。乔治·卢卡斯1986年由于离婚官司遭遇现金流危机,决定出售该部门。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当时刚刚离开苹果公司,便以1000万美元将其收归名下,与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和埃德·卡特穆尔(Ed Catmull)一起成立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并担任董事长。

埃德·卡特穆尔回忆皮克斯和迪士尼之间漫长而奇特的关系。1984年,当迈克尔·艾斯纳接管迪士尼时,迪士尼的动画部门正处于倒闭的边缘,艾斯纳必须采取行动。他将电影产量翻番,与皮克斯建立了合作关系。当时的皮克斯是一家初出茅庐的初创企业,双方合作内容之一,是迪士尼和皮克斯共同开发一套计算机动画系统,后来,迪士尼还同意营销和销售由这家小公司创作的电影,获得部分利润。但就在皮克斯接连拍出热映大片《玩具总动员》到《海底总动员》时,两家公司的关系却出现了恶化。原因之一是艺术风格的差异。有知情者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艾斯纳与乔布斯合不来。

随后两家公司的合作开始松动。而且,艾斯纳的作风让同样强硬的乔布斯无法忍受。到2004年,乔布斯公开表示,双方的合约期满时将不再续约,只有新的首席执行官产生,他才愿意继续谈判。

其实,早在艾格尔被提名的当天,他就已经给史蒂夫·乔布斯打了电话,开始为迪士尼收购皮克斯做铺垫。

“我对他说,我很清楚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紧张,但是我想向你证明,以后不会这样。”艾格尔回忆,他想拜访乔布斯并提出一个提议,不过乔布斯坚持要马上知道艾格尔的想法。

“我犹豫了,也很紧张,我觉得我当时如果说要收购皮克斯,他肯定会直接挂断电话。”艾格尔说,所以他一直在心里盘算到底该如何开口。

“左思右想之后我觉得还是开门见山最好,于是我就说:‘你猜怎么着,我有一个疯狂的主意,迪士尼想收购皮克斯。乔布斯在电话另一端沉默许久。我的心脏越跳越快。过了好一会,他回答:‘你猜怎么着?这才不是世上最疯狂的主意呢。”

艾格尔在2005年9月,也就是他成为迪士尼掌门人的一个月前,前往中国香港出席迪士尼公园开园典礼,当时他就意识到皮克斯对迪士尼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因为他注意到,在典礼的卡通人物花车游行中,有相当一部分角色来自皮克斯电影,反而来自迪士尼最近动画片的角色却寥寥无几。

艾格尔很快就得到了一个机会向乔布斯证明他的决心。上任不过一周,艾格尔来到苹果总部,亲自拟定了一份协议,把迪士尼的内容产品放到了当时还是新生事物的iTunes平台上。数日后,艾格尔与乔布斯站在洛杉矶湾区的一个讲台上,发布备受期待的视频iPod,并且宣布可以在苹果的iTunes商店中购买ABC节目。而在这之前,iTunes上销售的只有音乐。

两位首席执行官只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洽谈,带来的却是深远和长久的影响。

“我们引起了各方的激烈反应——无论是子公司、零售商,还是行业协会。但是这大大改善了我和乔布斯之间的关系,也使得有关皮克斯的谈判变得更加容易。”艾格尔说。

2006年1月,迪士尼宣布以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皮克斯,并承诺保证皮克斯的创作独立性。根据协议,卡特穆尔和拉塞特接管了迪士尼的整个动画部门;乔布斯以7%的股份成为了迪士尼最大的股东。 2011年,乔布斯请求艾格尔在他去世后代他出任苹果公司董事,艾格尔至今仍然担任着这一职务。两人因工作而建立的深厚友谊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艾格尔一直以来都严守着保证皮克斯独立性的承诺。因为当时乔布斯和他的两位合伙人都对迪士尼的企业文化嗤之以鼻,他们想要得到保证,皮克斯被收购后可以保留其现有领导层和企业文化,并继续留在北加州。艾格尔当即表示同意。收购皮克斯也彻底改变了迪士尼:迪士尼方式不再是唯一的方式。近十年来,艾格尔信守承诺,让皮克斯保持一家硅谷公司的气质:员工不仅可以带着宠物、孩子来上班,还能在办公室酒吧里小酌。这一切,跟原本的迪士尼帝国格格不入。

其实只要看一看皮克斯的成绩单,便知道,艾格尔的“无为而治”绝对是英明的:自2006年《赛车总动员》开始,二者合作的电影品牌标示变为“Disney·Pixar”,之后皮克斯基本上以一年一部经典的频率产出佳作:2007年的《料理鼠王》(Ratatouille)、2008年的《机器人总动员》(WALL·E)、2009年的《飞屋环游记》(Up)、2010年的《玩具总动员3》(Toy Story 3)、2013年的《冰雪奇缘》……这些影片中的动画角色充满人性关怀,逗得影迷开怀大笑的同时,票房更是赚得盆满钵溢。

一年又一年,迪士尼与苹果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在不断深化,甚至在乔布斯去世后亦是如此。迪士尼是最早为iPhone和iPad开发应用软件的媒体公司之一;苹果最新的移动支付系统Apple Pay不久前在迪士尼的各家商店推出;带有米老鼠商标的苹果智能手表iWatch也已在2015年正式发布。

苹果现任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谈及艾格尔时说:“他有驶向远海的勇气。他理解迪士尼的传统,但绝不墨守成规。”

对于迪士尼收购皮克斯,艾格尔说:“是自我担任迪士尼首席执行官十年来做过的最有份量的事情,没有之一。”

“苦战”收漫威

不夸张地说,迪士尼完成对皮克斯的收购让艾格尔一战成名。不过,如果没有此后对漫威和卢卡斯影业的收购,迪士尼也不可能成为今天的迪士尼。

一直以来,漫威就是一块熠熠生辉的宝石,迪士尼对它垂涎已久。成立于1939年的漫威与DC漫画并称美国漫画业的两大巨头,旗下拥有蜘蛛侠、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绿巨人浩克、超胆侠、灵魂战车、惩罚者等8000多个漫画角色以及复仇者联盟、X战警、神奇四侠等多个超级英雄团队,这些是漫威最大的财富。

为了得到漫威,迪士尼必须想办法说服漫威掌门人艾萨克·帕尔马特(Isaac Perlmutter)。“艾萨克算是个神秘人物,几乎从不参加公开活动,也几乎不出现在好莱坞。”艾格尔回忆。

功夫不负有心人,艾格尔几经周折还是和帕尔马特接上了头:他们计划于2009年6月在帕尔马特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办公室会面。

会面当天,艾格尔独自走进帕尔马特的办公室,向他讲述了迪士尼收购皮克斯的经过,重点当然是收购之后迪士尼为皮克斯所創造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基本上,我就是努力向他证实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我也将是一个忠实的服务者,为他手下的员工,也为漫威这个品牌。”艾格尔说。

然而,并购之初,许多业界分析人士依旧认为迪士尼此举颇为冒险,因为超级英雄主题电影本身具有高风险性。2003年由福克斯发行的电影《超胆侠》全球票房只有可怜的1.8亿美元;2004年由狮门影业发行的《惩罚者》成绩更为惨淡,只有区区5800万美元的票房入账;2008年。意图一雪前耻的《惩罚者:战争特区》甚至连3500万美元的拍摄成本都没能捞回来。同时,作为漫威立足之本的漫画出版业也日渐式微,整个2009年,全美只有6部漫画单行本的销售额突破10万册。“在漫威拥有的5000个漫画英雄中,真正值得迪士尼为之启动全球出版与营销平台并最终赢利的,不超过100个。”《福布斯》杂志的一位专栏作家评论。

情况真的如此吗?当时,这项收购谈判是在极端机密的情况下展开的。为了评估可能得到的资产,艾格尔组织了一大批公司实习生详细阅读能搜集到的所有漫威漫画,熟悉漫威旗下8000个漫画英雄与反派人物,得到的结果显而易见——这是一座沉睡的金山。

艾格尔透露,这项交易最终是双方在曼哈顿一家牛排餐馆共进晚餐时一锤定音的。

2009年8月31日,迪士尼宣布以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漫威娱乐公司。自此,漫威成为迪士尼的一部分,漫威拥有的所有漫画角色尽数纳入迪士尼麾下。同时,与皮克斯一样,漫威保留着大部分自治权,充分享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和特色。

这桩巨无霸式的娱乐巨头联姻,无论对于迪士尼还是漫威来说,双方都能各取所需。

“對于漫威拥有的大量魅力角色来说,迪士尼是一个完美的新归宿,我们可以通过迪士尼成熟的全球化营销渠道实现品牌增值。”并购后漫威一位管理层成员这样表示。

同样,漫威的加盟对于迪士尼来说也是一剂强心针。2009年美国经济衰退,导致迪士尼旗下主题公园与DVD业务销售急剧下滑,在第三季度财务报表上,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了26%,净收入从12.8亿美元下降到9.54亿美元。迪士尼迫切需要找到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其实,迪士尼收购漫威还有一个野心,那就是开拓男孩市场。众所周知,迪士尼在女孩市场方面做得十分成功,其推出的“公主”系列品牌对世界各地的小女孩有着巨大吸引力,在家庭市场方面,迪士尼也一直是业界的翘楚。然而在男孩市场方面,迪士尼却越来越被边缘化,如何抢占男孩市场,正是艾格尔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收购漫威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美国男孩热爱的漫画英雄,出身漫威的占到一多半。为此,收购完成之后,迪士尼就在日本、欧洲和拉美的部分国家开通了Disney XD有线电视频道,专门面对男孩这一观众群体,每周播出25小时左右的漫威动画节目。

如今,艾格尔的第二笔收购交易也已经开始取得回报了——2012年,漫威推出的《复仇者联盟》上映,全球票房收入突破15亿美元,一举成为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全球票房收入第三高的影片;2013年,《钢铁侠3》全球吸金12亿美元;2015年5月12日,《复仇者联盟2:奥创时代》上映,目前已跻身全球票房10亿美元大片俱乐部。

对于迪士尼来说,“下一出票房大戏”极有可能便是来自旗下卢卡斯影业的《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

“巧取”卢卡斯

艾格尔和帕尔马特在一次晚餐中达成了迪士尼收购漫威的决议。无独有偶,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也是在艾格尔与乔治·卢卡斯的一次私人饭局中尘埃落定的。

2011年5月,艾格尔和“星战之父”乔治·卢卡斯一起现身美国佛罗里达的迪士尼公园,为星战主题游乐设施“3D星际旅行:继续冒险”活动揭幕。

当天早晨,艾格尔在酒店与卢卡斯共进早餐。这次会面不公开,因此两人的谈话很随意,边吃煎蛋卷边聊着天,艾格尔询问卢卡斯有没有考虑过出售他的公司。

卢卡斯回答自己最近刚过完67岁生日,确实已经在认真考虑退休问题了,所以出售公司或许是迟早的事,“虽然我还没有拿定主意,但一旦想好了,我非常乐意跟你聊聊这事。如果我打算把公司卖给什么人,那只能是你。”

果然,六个月后,卢卡斯拨通了艾格尔的电话,“还记得那次早餐时咱俩聊的事吗?”

2012年10月30日,迪士尼宣布以现金加股票换购共计40.6亿美元收购卢卡斯影业。艾格尔在当天的声明中写道:“卢卡斯影业展现了超凡的想象力、激情、视效,以及从其创始人——乔治·卢卡斯那里一以贯之的讲故事的能力。这次联姻将卢卡斯影业——一个世界级的电影资料库与迪士尼在平台、商业以及市场运作上独特且永不枯竭的创造力凝聚在了一起,将为双方带来长久、可见、显著的驱动力和效益。”

与此同时,卢卡斯则表示:是时候将《星球大战》交给新一代的电影人了。我一直坚信《星球大战》将超越我个人而永生,在迪士尼,它一定会历久弥新。卢卡斯还指出,基于迪士尼现有的成就和以往的经验,可以想见“星球大战”将会开发出更好的电影、剧集、交互媒体、娱乐设施、周边玩具甚至主题公园。

看似偶然的一次早餐成为促成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的重要拐点,实则并非偶然。因为早在这次早餐之前,艾格尔和卢卡斯已经心有灵犀地摸过了对方的虚实。

会面前,艾格尔一口气重温了所有六部《星球大战》电影,边看边做笔记。除了电影之外,艾格尔还需了解卢卡斯影业的另一宝藏——知识产权,基于此可以开发更多的《星球大战》续集。

所以,这桩交易,迪斯尼最看重的还是卢卡斯影业的《星球大战》系列和《夺宝奇兵》系列开拍后续影集的版权。《星球大战》系列一直是由20世纪福克斯负责发行,今后迪士尼将取而代之,不过前六部《星球大战》版权目前仍归属20世纪福克斯(永久拥有第四部的发行权,其余五部的发行权2020年到期)。卢卡斯放弃了未来《星球大战》续集的票房收入,而作为交换,他拥有除票房之外的所有权利,包括各种纪念品、玩具和游戏改编权等。据估算,卢卡斯在有生之年将从中获得数十亿美元的特许权收益。

那卢卡斯看重迪士尼或者艾格尔的又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卢卡斯的从影经历值得一提。“我还从来没有这么有钱过。”正如卢卡斯在这项收购案宣布之后说:“我就是个做电影的人,赚的钱绝大部分都是用来保证不断在电影上创新。”卢卡斯说他从来没有想过通过出售公司变成一个有权势的富人,他想做的仅仅是多拍些实验性质的影片而已。

不过,卢卡斯在上世纪70年代拍的《五百年后》遭遇惨痛失败,华纳兄弟不顾卢卡斯的反对对影片做了重新剪辑。后来,环球也对卢卡斯的另一部电影《美国风景画》如法炮制,但不同的是后者在票房上大获成功。这两次合作让卢卡斯对大电影公司的独断专行感到失望,因此决定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他的新作品《星球大战4:新希望》,他自愿把导演片酬从50万美元降至5万美元,但要求对其所有续集作品拥有剪辑的权利。

当卢卡斯萌生退休的念头后,他便开始仔细研究迪士尼接手皮克斯和漫威后的管理方法,显然,研究成果让他颇为满意。

在迪士尼与卢卡斯影业长达五个月的谈判中,卢卡斯坚持,最适合操盘《星球大战》新续集三部曲的,只有卢卡斯影业的人员,必须保留他们的工作。“我有一群天才员工,他们已经为这家公司工作了很多年,他们知道如何营销《星球大战》,知道如何通过版权开发来为该作品创造利润。”卢卡斯说:“我认为保持团队的完整是明智的。我们需要这些人来守护我们的财富。”

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后的“星球大战”新续集三部曲——《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将于今年12月18日登陆大银幕;《星球大战8》和《星球大战9》将于2017年和2019年陆续与观众见面,原卢卡斯影业联合主席凯瑟琳·肯尼迪(Kathleen Kennedy)升任总裁,成为乔治·卢卡斯的钦定接班人。作为卢卡斯影业的创始人,已萌生退意的卢卡斯将不会参加新三部曲的具体制作,只担任影片的创意顾问。

至此,艾格尔完成了近年来迪士尼发展历程中最具战略意义、同时也是他个人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三次收购。

“皮克斯擅长用高科技手段讲述精彩故事,與迪士尼有着同样的价值观。漫威是早已被广泛认可的娱乐品牌,有高质量的娱乐体验,覆盖了成年人和更多男性观众市场。卢卡斯影业在细分市场,亦拥有相当多的支持者。”罗伯特·艾格尔总结,“这些品牌,都和迪士尼目前的发展相得益彰,将帮助我们续写迪士尼神话。”

2014年,迪士尼净收入达到75亿美元,让竞争对手时代华纳、维亚康母和21世纪福克斯只能望其项背。当然,迪士尼也为艾格尔的杰出贡献给予了丰厚回报——去年艾格尔的薪酬高达4650万美元,并持有114万股迪士尼股票,据最新统计,截至今年6月5日,艾格尔手中的股票估值超过1.25亿美元。

做一个“大无畏”者

作为迪士尼的掌舵者,艾格尔看上去温和儒雅,笑起来甚至有些孩子气,但他却拥有极高的情商。“他善于与人合作,是一位优秀的倾听者。他有能力调解纠纷,冷静之余体现出一种处事的老道。他能够接纳所有的事情,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好恶。”熟悉他的同事如此评价。

当年他接任艾斯纳时,有不少人质疑他缺乏前任的魅力和远见卓识。艾格尔对此一笑置之,并最终通过深思熟虑的冒险举措及对权力的谨慎使用,逐步恢复了迪士尼公司的昔日辉煌。

艾格尔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在收购决策时尤其明显,当他在斟酌一项收购案时,从来不畏首畏尾,“这并不是说我是鲁莽的人,”他说:“但我也绝不是一个瞻前顾后的人,我只是不想让生命浪费在担心那些‘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上。”

“从科技大咖史蒂夫·乔布斯,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艾萨克·帕尔马特,再到电影大师乔治·卢卡斯,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最优秀的企业创立者。当你处在一个公司创立者的位置,那么你真正看重的便是公司的前景和合作伙伴的忠诚与信任。我觉得在这方面,罗伯特·艾格尔做得最为杰出,无人能出其右。”已经认识艾格尔长达25年的好莱坞电影制作人兼编剧布莱恩·格雷泽这样评价艾格尔。

和许多成功的企业领导者一样,艾格尔习惯于事前未雨绸缪,而非事后慌乱应对。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他用了“大无畏”这个词汇。

“不让畏惧引导我该如何生活,这对我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他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芸芸众生中,有些人确实需要深入探究他的灵魂,分析和挖掘他自己的本能,从而做出决定。”

猜你喜欢

皮克斯卢卡斯星球大战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星球大战》
拿开以后
《傲慢与偏见》中的夏洛特·卢卡斯新解
创意“入侵”
《星球大战》回来了
萌萌的星球大战创意美食
星球大战
我们只有120只了!
用品牌力量打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