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我见
2015-05-30易江
易江
[摘 要]国学研究经久不衰,其精髓在现代依然具有推动我国社会文化进步发展的深远意义。国学的核心表现为一种“中”、“用”、“和”的思维模式;其功能体现在价值传承和文化浸润两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则展现为治国思想、哲学思想、价值取向、经验总结等四相态。
[关键词]国学 核心 功能 相态
[中图分类号] B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005-05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相对于西学、新学而言的。
20世纪,我们从西方引进的一些学问叫西学,新文化运动中又有一些新的学问从国外引进,我们将其称之为新学。相对于西学和新学,中国的学问称之为国学。下面笔者试图从国学的核心、功能、相态等三个主要方面谈谈笔者所理解的国学。
一、国学之核心
国学的核心表现为一种思维模式,即“中”、“用”、“和”。“中”是价值取向,“用”是行为规范,“和”是思想境界。
(一)中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本来自于中。“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致中和”,一个国家能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就能够生育发展。国学思维模式最重要的是“中”。“中”可以引申出“不偏不倚”,也可以引申出“公道”,我們说这个人很公道,就是说他不偏袒任何一方。“过犹不及”,超过了反而达不到,欲速则不达。正误判断以“中”为标准,“中”之外为错。如:胡说八道之意为错。这是怎么来的?因为我们把自己看作“中”,外面的人——外国人,看作是胡人,所以外国人说——胡人说,就是胡说。当时天地观念,“天地位焉”是九重天,中国在中间一层,其余八重天的人说话叫“八道”。所以“胡说”加“八道”就是错的意思。
至于行为判断则以“中规中矩”为佳,引申为一视同仁为佳、一以贯之为佳。进而言之,从中到正,“依正,正己然后正人”。我们中国人讲究依正,不要偏,所以“中”和“正”相联系。“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邪,百补而千穴败”(苏洵)。从“正”又引申到“直”。孔子认为以怨报怨,不对;以德报怨,也不对。所以孔子主张“以直报怨”。实际上这逻辑线索是从“中”走过来的。
(二)用
中庸之“庸”,很多时候是“用”的意思。孔子有句话“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不说怪东西、不讲神。很多东西要实用,不要过多地拔高。所以孔子的“用”和中国儒家传统的“庸”就是把自己修养好,这样是为了在外面做更多的事。经世致用,学什么东西,都要学以致用。阴阳不是表示哲学上的存在,而是强调阴阳二者的协调。在医学上用阴阳来诊断病情。中国的气也是用的,如通气。我们经常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说的就是“气”。“道”,就是指明解决事务的方向。“理”,穷道,格物致知的道理。“心”,心意要舒畅。“五行”是功能性的,金、木、水、火、土都有不同的功能。“知行合一”的“知”,是指学东西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行。“知行合一”,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用”,它构成了中国核心的思维模式。
(三)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不同中找到和,同中不和反而不好。所以“君子和而不同”,讲人心隔肚皮,没关系,人与人不同但可以和谐。“仁”,就是讲两个人之间的和谐,推及更高。此外还有人与内心的和谐。只要内心和谐,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而内心发乎天性,再有人与约束的和谐。如受社会约束我们会不习惯,后来习惯了以后,就达到了比较高的境界,叫不逾矩;人与自然的和谐。顺应自然是比较高的境界。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像水一样,顺其自然。最后还有人与社会的和谐。氏族社会产生的周礼,如德风。一般的老百姓像草,“德风”一吹过去,老百姓就跟着走。
二、国学之功能
把“中”、“用”、“和”这三个词掌握了,在逻辑上推延,可以推出价值传承和文化浸润两个功能。
(一)价值传承
价值靠什么传承?晓以名与利。所以中国对“中”、“用”、“和”的思想传承是“晓以名与利”。名不正的话,你讲的话别人就不听,不顺。所以名不正则言不顺实际上就是“晓以名与利”。中国人非常讲究一个人的价值传承,别人记住你靠的是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就是给你传承,而且还光宗耀祖。漏夜赶考场,就是为了光宗耀祖。族里为什么给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让你通过光宗耀祖来实现价值传承。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就是利。
1.教化分为三种
第一,求成仕。通过科举传承,犹如考公务员。求仕靠什么来实现?一是发蒙的教材。如我们经常讲小孩发蒙了吗?6岁去读书没有?发蒙教材中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其作用是发蒙,为考试打下基础。二是题库教材,就是“四书五经”。把“四书五经”的一些话让你理解,理解“中”、“用”、“和”。
第二,求修为。价值传承是人,人和动物不一样,人是有道德修养的。人要有修养,求为人的一些行为,这就是求修为。修为包括《弟子规》、《增广贤文》、《菜谭根》、《六艺》。《六艺》包括几部分。其一,礼,即礼仪。这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小孩第一节课在学校都要学礼仪,学怎么向老师敬礼。上课时不能歪着身子、斜着身子,要正襟危坐。上课时,学生的衣服不需要很高级,笑烂不笑补,打补丁没关系,但如果一个袖子长一个袖子短就不正襟。危坐,指碰到师长的时候,坐凳子只能坐三分之一,所以很危险,很容易掉下去。正襟危坐就是礼仪。进教室不能穿拖鞋,因为那样就不正襟。其中政治礼仪类包括:祭天、祭地、祭宗庙、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而生活类礼仪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比如说礼尚往来,也是属于生活类的。其二,乐,以五声八音为乐。西方国家是七声,中国是五声,即宫、商、角、徵、羽。中国没有半音节,我们只有几个完整音。八音为器乐之分类,即埙、笙、鼓、管、弦、磐、钟、柷等。这些都是属于我们的乐,中国修身养性需要靠这些东西。其三,射。射为一种体育活动,是修身养性的,是培养君子风度的好办法。所以一般体育活动既要有肢体动作,也要动静相结合。其四,御。御为使马之术。现在讲驾车。其五,书,书法。一般一个人到国外去,表现自己修为的时候,总是说请你写一个“字”,这实际上就是表现你的修为的一个侧面。其六,数,术数。要有了解数的计算方法,中国的数那时候没有那么发达。
第三,求启蒙。我们的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化,会与时俱进。比如说书院,除了求是以外,还启蒙。比如说一些新观点,就是书院提出来的。黄宗羲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观点。以前刘邦和项羽打天下,刘邦获得胜利,所以国家是“刘家”的。黄宗羲在书院里提出的观点,是从氏族社会,走向家国社会,再走向共和社会的思考。共和社会,“万民之忧乐”,不是为了保卫皇帝的江山,而是保卫大家的国土。这些就是书院启蒙,中国很多思想是通过书院启蒙的。又如王船山认为,因为顺必然之势者,理也;理之自然者,天也。他告诉我们一个发展规律,顺必然之势,即我们要顺其自然,不要和自然对着干。
2.术用
价值的传递是靠术用传递的。比如说巫术,巫术也是传递的。武术,少林就是学武术。医术,它没有上升到学问,但是起码可以治点头痛感冒。筑术,中国是江河之大国,不像希腊,是海洋之国。江河之国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修堤坝,使洪水不要泛滥,所以中国的筑术很发达。匠术,我们的木匠、铁匠。艺术,像绘画、唱歌等。乐术,就是器乐。经营术,就是经常讲的如何把“家”管好,以前员外家有管家,管家要掌握的就是经营术。巫术很神秘,但融合性强,可和其他的术相结合,如和筑术相结合。清朝修运河,要打桩子,但桩子总是打下去就飘走了,打桩的人因此没有了积极性。后来把筑术和巫术结合起来,把桩子前修得尖尖的,前面包一块布。然后问打桩子的人,你最仇恨什么人,把那人名字、长相画在布上,然后包在桩子的尖头上,明天你打一锤,你的仇家就会疼一次。这样,打桩的人就很高兴,一棒一棒地打进去,每一根桩子都很结实。此外,巫术和医术相结合也常见。
3.体验
比如说墨家、兵家。曾国藩搞团练成功,有赖于兵家的思想,老百姓都可以体验保卫家乡的感觉。中国的兵家有如何修碉堡和城堡的教导,团练就是让老百姓体验兵家的教导。乡规、民约、家规是把自己这一家人过去的一些经验教训,用体验来传承,大家身体力行。如王羲之家的家训“夫言行可履,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恰恰;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兄弟之间讲“恰恰”,宗族之间讲“欣欣”,夫妻之间讲“涓涓”。实际上就是讲在中国,兄弟之间要恰到好处,亲兄弟,明算账。宗族欣欣,家族人丁欣欣向荣。信、德、孝、悌,这都是家规,是要去做的,不是嘴上说,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族训,如“吾家王氏、首重孝悌,忠义勤俭、谨信亲睦:耕桑之外,渔樵畜牧;读书明理、不强求仕;仕行兼济,止以远耻”。这就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价值传承。可谓家有家训,族有族训。
4.外王
“王”就是管理的意思。中国以前的王,上面是天,中间是人,底下是地,把天、人、地结合起来,把它拢在一起,是治理能力。“道”,孔子《论语》中写的“道千乘之国”,“道”即治理,治理一个多少人口的国家,需要“敬事而信”,自己一定要专心致志把事做好,人家才会相信你。不少人在网站上说,自己很委屈,不受重用。笔者以为,你发点牢骚没关系,但首先,你自己要把工作做好,比如你考试成绩是否及格,会计的规则是否清楚。你说你是管大事的,但孔子说,要外王先要敬事,把自己的事做好。现在总经理总是关心副总经理干什么事,副总经理总是关心中层干部干什么事,中层干部总是关心员工干什么事,员工只好关心国家大事。其次,“节用而爱人,而后使民以时”,节约爱人,使民有休息时间、工作时间。
孔子还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讲了两种方法,第一种用政、刑,老百姓会怕,但是他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不对,不知其所以然。如果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让他不仅知道不对,而且自己会规范自己。中国的外王,治理能力也就是在“用”上起作用的。
(二)文化浸润
中国的国学是通过追根溯源感受到文化底蕴的。这是中国国学的第二个功能。我们说通其源流,明古今之变而知所以然。追根溯源,通其源流,你才会明白。“吾从周”,周朝,氏族社会做得比较好。我们经常讲“古人云”、“圣人言”、“老人言”,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都是文化浸润,耳濡目染。所以这些都是追根溯源,要找到一些源头。
1.内省
孔子说“行为发乎人性,不靠外力”。孔子的观点是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发自内在的东西,要追根溯源。“三年之丧”,父母亲死了,小孩要守丧三年,即使当官的也要回来守丧。然后大家就说守丧三年太浪费了,能不能不搞?孔子说不行,为什么呢?三年之丧的原因是什么?“因子生三年然后免于三年之怀”,小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够脱离母亲的怀抱,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养了你三年,你还不报恩?三年时间不报恩,你对得起父母亲吗?所以这就是发乎人性,并不是说一定要这样做,而是说你不这样做,自己就会觉得难受。后来我们又研究过,三年之丧,是25个月,两年零一个月,这个时间正好和现在的母亲生小孩后发出来的本体荷尔蒙时间一致,也是25个月。母亲生完小孩后,会有本体荷尔蒙,这就是亲情荷尔蒙,离开小孩半天,她心理就会难受,心都不会归位,这是因为她的本体荷尔蒙在起作用。所以中国古代守丧三年也是25个月。可见这是孔子发乎人性的经验总结。朱熹理学及王阳明心学都是属于内心的。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而王阳明心学主要是讲良知,每个人都有良心。有一次他的乡里有人抓到一个小偷,这个小偷偷了一个老人的东西。有人说,你这个家伙偷东西没有良心,老人的东西也偷。那个小偷说,什么叫良心?良心是什么?拿给我看看。王阳明过去说,什么叫良心,我告诉你。你把衣服脱掉,把裤子脱掉。小偷就把衣服、外裤脱掉了,只穿了一条短裤。最后王阳明说,把短裤也脱掉。小偷说,这可不行。王阳明说,为什么不行?这就是你的良知在起作用,短裤你不敢脱,说明这就是你最后的隱私。这就是内省的办法。
2.感悟
中国的文化传承很多是靠感悟,成语、诗歌这些都是感悟。这些感悟首先来自于《诗经》,它在感悟中国周朝及以前的文化。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一种感悟。如对联就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传承。在北京很多胡同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有一人家,父亲春节前去世了,他写了一副对联,表达了自己的哀伤: “年在严不在,春回椿不回”。意思是年来了但是“严”(严父)不在了,春天已经回了,但“椿”(父为椿,母为楦)没有回。对联有一种悼念之心,写得相当好。中国人这种感悟,跟西方人不同,它由实而境,进而由境而美。由实而境衍生出不同层次,例如:取境,“雨中山果落,灯下草丛鸣”;造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源境,“情多而不暗,才瞻而不疏”。由境而美则表现为:探美,“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审美,“踏花归来马蹄香,虫声新透绿窗纱”;追美,“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3.反思
《道德经》就是一种反思,“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怎么解读?“道”是规律,或者是认识的内在机制,“道”是“说”,“非”就不是我们认识的规律和机制了。当时的“道”没有“说”的意思,“老子说”是“老子曰”、“孔子说”是“孔子曰”,所以理解为道可道,非常道,实际上是对《道德经》的理解还不到位。《道德经》是对人类社会重要的反思,不是玄学,而是哲学,是对规律的认识。应该解读为,道可,道非常道。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闭着眼睛往前面走,肯定走不直。所以道可,道非,是常道。所谓道路,即道是直的,路可以是弯的。喜马拉雅山的山顶是“道”,但是我们登喜马拉雅山时可以从很多路走上去。所以“道”是基本的东西,是方向;路,就是达到“道”的途径。如,名字。名,名正言顺,字是调整。名好,可以名正言顺。但是名不好,那怎么办?不是取消它,而是加“字”调它。所以中国人都是三个月取名,三岁以后才取字。三个月取名能使小孩名正言顺。为什么三岁后取字?因为三岁以后人会形成“两向四型”。第一个是外向,第二个是内向。外向又成为两型,第一个是活跃型;第二个是急躁型。内向也分两种,一种是认真、仔细的内向;还有一种是自责的内向。小孩三岁以后一般会变成“两向四型”,这时候要根据他的名来加以调整。如果小孩是外向的,名也是外向的,就要用“字”调内向;如果小孩是内向的,名也是内向的,就要用“字”调外向。
比如诸葛亮,诸葛是姓,亮是名。亮字很好,意思是使大家光明。但是亮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它浪费资源严重,事无巨细。所以诸葛亮属于内向认真型,什么事都不愿意当头,他总是当第二把手。他办事很认真,认真到事无巨细,家人在他三岁的时候就看出这个毛病了,所以给他取了一个字“孔明”,意思是在一个“孔”里面搞明白就行了。
顾祝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谋长。“祝同”是什么意思?祝贺普天同庆。祝贺普天同庆的意思是好,但是“祝”也可以和“融”搭配,即“祝融”。“祝融”是火,火一烧,同归于尽,不好,所以要调。顾祝同字“墨三”,“墨”,用黑来调红,不要太打眼;“三”,狡兔还有三窟。历史讲“经纬”,“经”就是基,“纬”就是调整的意思。“经”是“四书五经”,是基础的东西;“纬”就是把它串起来。
4.梦寻
梦是对未来的追寻,其有“三延”。其一,尘世延。比如说中国有神与仙。神,中国把有权利的人叫做神,他的能量比较大,所以叫做神。没有权利的人叫仙,所以我们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为八仙是没有权利的。何仙姑、铁拐李是仙,中国把有权和无权尘世的划分放到神话里去了。其二,功能延。就是顺风耳、千里眼。《西游记》把人的顺风耳、千里眼进行功能延。其三,缘分延。很多有缘没分,或者有分无缘都很难受,所以我们总是想有缘分实现自己的愿望。比如说螺丝姑娘,找不到老婆的就想找一个螺丝姑娘实现自己的愿望。类似的还有七仙女、镜花缘。中国很多的思想,都通过这些文化得以传承。
三、国学之相态
(一)治国思想
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跟西方国家的管理学最大的差别是:西方国家讲短板效应,儒家思想讲桶底效应。西方国家讲管理,桶子装水,高和低的板子,桶能装的水量由最低的那块板决定,这就是短板效应。儒家认为,如果板子是一样的,很好看,但桶底漏水,那么什么水也装不住。所以儒家从孔子到孟子,最重要的治国思想是立本。孔子说“本立而道生”,桶底清楚了,方向就明白了。孟子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身”,一个国家最后要落实到人,以人为本。
儒家思想的闪光点体现为生命的礼让,把国家治理好,便是礼让。国学学得好不好,开口说话就知道。有领导说,“治不好雾霾,提头来见”。雾霾是治理的对象,治理的目的是围绕对生命的礼让,治好雾霾,能使大家生活好一点。现在为了治好雾霾,却要把人的脑袋都砍掉,那“本”都搞错了。还有人说,“为了10月1日通车,不惜一切代价”。代价包括什么?包括人吗?又如计划生育口号,“宁养一头猪,不生一个娃”。如果我们了解中国以人为本的理论,就不会说这些话。我们应当时刻记住对生命的礼让。
2.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其核心是言与严。言必行,行必果。法家讲搬木赏金,谁能把木头从这里搬到那个地方去,就赏他一千两黄金。开始大家都认为这是乱说的,但有一个人真的把木头搬了过去,结果他就得奖了一千两黄金。“搬木赏金”就是法家思想的案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严一步,海阔天空,而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法家思想。
3.兵家思想
兵家思想其关键是战与利。如《孙子兵法》指出:打仗要和利益相关,无利不战,战要有利,不打无利之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境界。中国的兵家思想,讲究势、谋、全,讲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讲究谋战和利的关系。然后是全,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全面考虑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全面的考虑。善后,就是战后怎么休养生息。势好,成本就会低,顺势而为。全,讲究六合,东西南北上下。
4.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讲究逻辑与空间思维,讲兼爱,讲非攻。不强调一定要打仗,通过大家兼爱去解决问题。最后变成普天下都是兄弟,讲究的是生存的体验。
5.道家思想
道法自然,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就像烹小鱼一样,慢慢地翻,不要急躁、狂躁,然后讲究对生灵的舒展,而不是生灵涂炭。
(二)价值取向
1.警语
一般选自于“四书”,来自于“七经”。以前我们说“四书五经”,中国的国学应该是七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孝经》。《乐经》好像失传了,《孝经》后来取消了。价值传承也是价值取向。
2.为人處世的诫勉
中国的为人,可以概括为“五为人”。一是人格立起来,一以贯之,一视同仁。你对别人是怎么做的,对自己是怎么做的,人格立起来很容易,一以贯之,一视同仁。二是人性透出来,对父母亲的孝顺,是人性透出来的。三是人品雅起来,山不可无泉,花不可无蝶,人不可无趣。人品雅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幽默。所以说人生最高的雅就是幽默。所谓幽,就是幽幽地调侃一下自己,不伤大雅,也不故作惊人之语。所谓默,就是默默地等待上帝的召唤,不要着急,也不要去证明自己,这叫幽默。所以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真正的雅。四是人志强起来,一专之能,一技之长,一得之见,一事之效。一个人总要做一件事,从开头到结尾都是自己设计的,最后做完又做成了,这时候说事情才有底气。事情只做了一半,然后设计好给别人做,是不行的,一定从开头到结尾把它做好,你才有说服力,别人才会服你。为什么大家服李光耀,就是李光耀设计的新加坡,最后做成了。五是人心暖起来,我们学有用的知识,还要学大用的知识,即具有人文关怀。
中国人的处事,可以理解为六方面。其一,無事不惹事。小和尚就是学了一点杀生、罪过,就到处用。他和老和尚过河,坐船人催艄公发船快一点,艄公果然发船快,一棒打死一条鱼。小和尚马上说:“罪过杀生。”他问老和尚:“罪过是谁的?是艄公的罪过还是坐船人催艄公的罪过?”老和尚说:“他们都没有罪过,是你的罪过。”小和尚不解地说:“为什么是我的罪过?”老和尚道:“因为你没事找事。”其二,有事不怕事,既来之则安之。其三,大事不了事,不敷衍了事。不是“鸵鸟政策”,而是要总结经验,下一次碰到事情,我们预防它。其四,小事不添事,就事论事。其五,好事不误事,顺水推舟。邓小平值得我们学习。1977年讨论高考,说高考很好,没有高考,很多人就没有发展前途,没有读书的机会了。邓小平说,好事就要马上做。当时的教育部长说来不及了,现在计划都搞好了,还是搞工农兵推荐吧。邓小平生气了,说既然是好事,就要马上做,不要误事,你做不成这事,我知道有人可以做这件事,可以找人做这件事。其六,坏事不入事,坐怀不乱。因为人性总是有弱点的,有一些是挡不住的,比如吸毒、赌博、色情,所以不要涉足。
(三)经验总结
1.总结各方见识
《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总结的学问。《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00-600年的诗歌,约305首。《诗经》一般分为风、雅、颂,反映爱情生活、生产劳动、傜役征伐等方面的现实。如,“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诗经·商颂·长发》)其表现的是当时怎么抗洪抢险,大禹怎么做的,中国与外国的一些关系等。
《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国学里的学问基本上是讲“四书”。其中《论语》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现今存本共有20篇,表达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仁、礼、义。《孟子》则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如仁政、王霸之辩。孟子很早就提出,当国王应该怎么当,要尊重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大学》就阐明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质,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境界才能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至于《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就是说既不要狂躁,也不要无所作为,就是中庸。中国“中”和“庸”在这里面体现出来了。
《礼记》,它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秦汉以前)情况、典章制度、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
《乐记》。在中国已失传了,乐为内修。不同的音可和谐。礼为外在的规范。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经·小雅·鹿鸣》)一个人唱歌唱得好,“孔”就是马上可以让你知道,德行比较好。德音和内修相联系。
《周易》,它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的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阴阳并不是说简单的本体论,而是使用的功能。
《春秋》是儒家的经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追问成败根源
两汉经学,就是在研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汉武帝独尊儒术,特别看重《春秋公羊传》。为什么?因为其中写道:元年春王正月。按照董仲舒的解释是: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所有的东西能大一统,才能使这个国家存续下去。大一统的思想很符合汉武帝的口味,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维护中央集权制、维护皇权的观点,从而作为统一政治和思想的依据。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