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玉雕教学的难点 探讨实训效果的提升
2015-05-30刘婷婷
摘 要:玉雕实训是玉雕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它直接反应了玉雕专业教学的最终效果。本文根据笔者玉雕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实际,反思了玉雕教学中的难点,并尝试探讨了提升玉雕实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玉雕教学;教学难点;实训效果
玉雕作为特种行业,它的特殊性在于:首先是雕刻工具的特殊,用硬的材料硬的工具做出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线条造型。其次是玉雕的造型有其特有的韵味,把玉做得像雕塑、像木雕、像瓷器,都是不对的,不符合玉的身份和玉的“味道”。玉雕实训是玉雕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它直接反映了玉雕专业教学的最终效果,下面笔者将分析玉雕技法和玉雕教学的难点,从而探讨提升实训效果有效途径。
1 玉雕技法难点
玉雕是一种三维空间的静态艺术,它以珍贵的玉石为素材,并拘于其形态质地、纹理颜色的单向减法艺术。琢磨的减法要求制作必须是有顺序地,准确地,慢条斯理地来减,乱了顺序,会比例失调,顾此失彼。急于求成地做减法,一下去料太多,又无法表现需要的块面和体积感,甚至由于没有多肉可用,无法调整和补救造型。严重者可能会浪费原料,造成巨大的损失。工具的选用,要根据玉材的大小、雕琢的深浅和具体造型,使用工具时,手要灵巧拨动旋转玉材,配合工具形成各种雕琢效果。
2 玉雕教学难点
玉器虽传承了千百年,并作为中国传统高雅文化的象征,贵族追捧它,君子珍爱它,但其玉雕技艺对大众却始终戴着一层朦胧的面纱,过去只在家族内、师徒间相传相授。玉石难求,技法难寻,学起来难,要学好更难。
(1)玉雕需要美术基础。玉雕的实训教学必须基于一定美术基础之上,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绘画基础和造型能力,才能展开对玉石的设计和雕琢。这部分的基础能力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掌握,画不好一定做不好,而琢制的过程中,画与做是交叉反复进行的,同时,画好但不一定能做好,因为他未必会具备同样出色的空间造型能力。玉雕是对一个实体进行立体的设计与雕琢,对于造型的块面结构的理解至关重要,这部分能力需要在泥塑等造型训练中获得最直观的感觉。同时还需要多接触、多把玩、多观察真正的玉雕作品,这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悟性”,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被动地去点拨,促使学生得到提升。
(2)玉雕教学需要环境。琢玉得先识玉,认识玉石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视实践的过程,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要让学生有玉雕人的视野,把握玉石的高、中、低档。光去认识中低档玉石也不行,学生必须从高档玉石入手和入眼,这样才能把握这一行业的“制高点”,有正确的专业视野。同时光有图片还不行,还要让学生实体把握感知,分清玉石的种类、特征等。而玉雕技艺自古便有“七分工具,三分手艺”的说法,玉雕有其特殊的加工设备和工具,雕琢过程中需要在特定的实训教学的环境中才能展开教学。
(3)玉雕教学需要示范。虽说玉雕通属雕塑专业,可是在雕琢工艺上却仍具特色。现代雕塑多以泥塑建型,泥在他们手中就是“笔”,能把作品从无到有表现出来,期间还能做“加减法”反复修改。他们虽有极其出色的造型能力,可是玉雕就只能是“减法”,没有做过玉即使工具摆在面前,也根本无法掌握要领雕琢出想要的效果。因此,玉雕教学还需要教师的亲身示范,这种“示范”具有一切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优越性,教师在示范中边演示邊讲解,甚至可以在修整学生作品的过程示范技法,动态地、灵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4)玉雕需要时间积淀。琢即是磨,磨即是琢,显然这是一段相当缓慢而漫长的历程,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坚守与忍耐,需要的是心静如水的平和与淡定,需要的是苦于寂寞的从容与毅力。玉雕技能的养成和玉雕作品的展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手托日月千斤重,日行千里不动身”,古人道出了其中的酸楚与艰辛。一件即将完工的玉器作品,只要稍有不慎磕碰一点,先前所有的心血都将付诸东流。而眼下玉石市场的干扰和诱惑太多,作为年轻人内心更是浮躁与急性,玉雕技艺需要时间的积淀,玉雕人也需要克制自己的骄纵狂妄,需要自身的努力与坚持,铭记欲速则不达的古训,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方能成大器。
3 探讨玉雕实训效果的提升
(1)培养模式改革。目前我校的玉雕实训教学以扬州玉雕技法为基础,基本是将传统“师带徒”模式搬进课堂,一个老师同时指导三四十名学生,在学校学生能够获得专业素养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提升,难以获得最直观的体验和个性化成长。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理念,将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连结起来,让实习与学习相交替的模式有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工作到底需要哪些知识和知识如何运用于实践。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将工作适应期提前和拉长,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科学地规划职业前景。因此,学校与企业以及行业急切需要共同研究玉雕人才培养机制,引进企业中有着丰富的生产实践的经验玉雕工艺师指导玉雕实训,融入现代教学体系,更好地培养扬州玉雕接班人。
(2)实训环境改善。好的实训环境会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根据走访调研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实训教学,符合传统车间形式的实训车间也有必要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对实训环境进行进一步改造。例如,在玉雕车间增设音频扩音器(即使车间内有八十多台机器同时工作,教师的讲解也能够听清楚);玉雕实训班级和实训室内增添实物投影仪(讲台下的学生可通过大屏幕观看泥塑制作或玉雕制作过程和实物点评过程);建立玉器作品和玉石标本成列室(将玉器知识或是玉器鉴赏的相关课程在陈列室中展开,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掌握玉器知识)。
(3)重视技能养成。技能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更需要阶段性的评价机制。例如,针对中职学生而言,第一年考察线描技能,注重平面造型训练;第二年考察泥塑技能,注重立体造型训练;第三年考察玉雕技能,注重玉雕技法训练(参加玉雕中级工技能鉴定),高职学生到第五年再次考察玉雕技能(参加高级工技能鉴定)。针对核心的玉雕技能可具体再细化,如烧工具技能,基础造型考察,指定技法考察等等。同时评价采用多元评价,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专家评,让学生积极听取多方的意见,激发学习热情。另外,针对这些技能考察,开展一系列的专业技能比赛,形成比学比练比技能的良好学习风气。
(4)核心素养支撑。玉雕实训效果的提升离不开玉雕核心素养的支撑,因此针对玉雕专业还需进一步理清思路,结合市场实际开发适应于玉雕素养养成的系列课程,如书法、篆刻、文学诗词、工艺美术史、民俗文化等。同时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充分发挥知识平台和课程群(教学模块)的整体功能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位任课老师要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清楚本门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本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还有与前面和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38-44.
[2] 龚梅.“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3(23):64-66.
作者简介:刘婷婷(1987—),女,工科硕士,南京大学雕塑专业硕士在读,玉雕高级工,获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表彰,近年来玉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赛,获铜奖2件,金奖1件,研究方向:玉文化,玉雕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