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虚拟教务工作的知识管理
2015-05-30郭慧
郭慧
摘 要:虚拟教务工作知识管理和传统的教务管理相比,有着鲜明的差别,它是一种把网络作为媒介的管理形式,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知识、服务以及专家这四方面的共享,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关于知识管理的理论来强化对虚拟教务工作的管理。在本文中,将对虚拟化教务工作的概念和作用进行阐述,分析虚拟化教务工作的特点,深入探究虚拟化教务工作的知识管理。
关键词:网络环境;虚拟教务;知识管理
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科技产业成果推动生产力的时代,而所谓的网络环境,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并将其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在这样的新环境下,人们的学习生活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教务工作是学校中最为繁琐的事项,它是将学生的资料(如课程成绩、个人信息等)进行统计、汇总、归档。这项艰巨的工作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在管理、服务、统计、汇总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如果还是以前的管理模式和手段,肯定不能适应现代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只有引入类似基于网络条件中的虚拟教务系统的技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才能被释放。由于内外环境的共同催生,虚拟教务工作也由此产生。
1.虚拟化教务工作的概念与作用
(1)概念。虚拟化教务工作是一种虚拟技术,利用校园里的局域网将学、教、管三方连接起来,老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这个系统传递给教务处,教务处将各科老师上报的成绩汇总统计,然后向学生终端公布,这个虚拟的教务系统还可以将学校教学活动安排给老师。与传统的教务工作相比较,已经没有面对面的对话,而是在电脑前的交流。这种虚拟化的教务系统的建立依赖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2)该项技术的优势。第一,进一步对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重组。降低人工成本,教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例如,以前的大学报到,教务工作是将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信息人工输入电脑中,工作量很大,现在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虚拟教务工作可以直接从高考的录取数据库里读取相应学生的信息,省去了大量信息的输入工作。随着学生的每年的变化,可以自动更新信息,对于维护也可以实现智能化。第二,将教务工作分解到管、学、教三个环节上。每个人都干一点,本身繁重的工作将变得更为轻松。例如,每个学校现在都在网上设立一些学校的精品课程,将一些优秀教师的上课视频搬到虚拟教务系统之中,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系统对教师的上课进行打分,这个打分成绩可以综合到教师年底的绩效考核之中。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网上解答学生的提问。该系统并不会在时间或者地域上受到限制,无论是信息,还是服务的种类和方式,每个人所面对的都是一样的,这就可以体现出教务服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虚拟化教务工作的特点
(1)数据共享。该系统将教、学、管三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资源库。每一个人(包括学生、管理人员、教师)都是这个数据库的享受者,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这个数据库的维护。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为该系统提供数据,经管理人员后台审核之后网上发布,资源共享。这样将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工作,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工作。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
(2)知识共享。例如,那些通过书籍和文字记录下来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虚拟教务系统中充分得到体现,可以通过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文字、影像、声音、图片等进行交流传播,这种知识形式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最明显的知识形式,可以在虚拟教务系统中分享给每一个人。在另一方面,隐性知识是需要管理人员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操作,比如“录入成绩”“网上通知”等。
(3)专家共享。在虚拟化教务工作中,专家服务可以被不同学生或教师运用。这个巨大的数据库不仅仅属于教授专家,也属于每一个学生和年轻教师,该系统将教授和学生用一个无形的数据线连接起来,学生出现疑问的时候,可以通过系统向专家教授提问。由于这种一问一答是在整个网络的视角下进行的,专家的意见和回答可以在网上被其他人看到,共享专家的智慧。
(4)同等待遇。所谓同等待遇,就是大家在这个系统中是平等的,没有什么VIP,更没有人有权剥夺别人享受该系统资源的权利。还说刚才那个例子,专家电脑那边只能看到问题是什么,但不知道是谁提出的问题,而且每一个學生都有权利向专家提出问题。这就体现出每个参与者在这个网络里是同等待遇。
3.知识管理功能
知识管理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学的概念,管理的对象就是所谓的知识。我们知道知识是抽象的,人类之所以可以将文明传承下去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抽象思维,可以将事物表面的现象通过抽象思维转换成文字、数据等。古人的“结绳记事”就是最为原始的知识管理的例子。现在可以用文字书籍、影像资料、数据、图片录音记录下来的知识属于一种明显的知识。还有一些知识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表达形式,叫做非明显的知识。基于网络技术的虚拟教务系统对明显的知识进行管理十分简单,就是将文字书籍等出输入数据库中,大家就可以分享了。同时,该系统还可将非明显的知识向明显转化。
(1)对于明显知识的管理应用。对于明显的知识,该系统的管理涉及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统计,上传等,是整个系统的基石。首先,文字资料的收集管理。利用系统中的标记功能将文字资料进行分组归类,实现数据库的系统化。其次,已经是电子版的资料,系统管理人员要将其进一步整合到整个管理系统数据库里。最后,现代的互联网的发展迅速,网上各种资料都有。我们要聘请专门人员在网上“淘换”自己的系统数据库里没有的知识。淘换回来之后,还要进一步分类、归档。
(2) 对于非明显知识的管理应用。非明显知识是更为抽象的知识,就是人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它们只储存在人们的大脑皮层中。在这些非明显的知识上,专家教授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有一些知识叫做“经验”,它们只储存在一些专家的大脑里,我们的虚拟教务系统也不可能将专家教授的大脑扒开,取出非明显知识。只有换一种思路,将专家教授储存到我们的系统之中,也就是专家会诊系统, 将专家教授组织起来定期给学生讲解他们学习生活的经验——非明显知识。
(3)非明显知识明显化。就是将专家教授的经验进行转化,总结提炼, 进一步向明显的知识转化。可以将专家会诊系统的记录整理归档形成一个专家答疑数据大资源。同时将在校学生的信息(专业、年龄、成绩等)收录到系统之中。收集教师的上课资料,建立一套教师使用课件的数据库,将知识模块化,想听那段,放那段。还有就是教学手段的数据大资源。将典型的案例教 学、引导式教学录像收录下来形成教学手段的大资源。这些都是非明显知识明显化的手段和方式。
4.结语
随着高校的扩招,基于网络条件的虚拟教务系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将他们的工作压力分摊了一部分给教师、学生,调动了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系统的知识管理涉及明显知识和非明显知识的收集管理问题,还涉及非明显知识明显化的问题。现代的虚拟教务系统已经较好地完成了这项工作,但还存在一定不足和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关于非明显知识明显化等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甄玉钢,刘璐莹,康建初.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构架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2006,32(02):85—87.
[2]赵 洁,张 鹏,齐德星.多数据库中间件中分布异构数据缓冲区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01):215—219.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