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催化剂
2015-05-30姚利华
姚利华
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机械单调,学习效率不高。新课程改革之后,应该营造一个和谐并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运用趣味性的而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十分有讲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媒介,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有的教师的语文课堂欢声笑语不断而且师生关系和谐,有的教师的语文课堂就显得死气沉沉,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师运用趣味性的语言或者词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美丽和语言的美丽。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识字和写字,这个过程是枯燥的,为此教师应该恰当地运用趣味性的语言让学生喜欢上识字和写字,这样不仅能够融洽师生关系,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写字的过程中笔顺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启发学生正确的掌握汉字的笔顺,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汉字“回”,书写时学生普遍的会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其实笔顺是不正确的。为此教师在课堂中书写时可以着重说明“有客人想到你家里来做客,但是你却把口给封死了,还让人家怎么进来?难道要跳窗进来吗?”通过这种幽默型的语言教学就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二、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情境,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营造一种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文内容篇幅短小,浅显易懂,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短文寓意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图片和文字以及视频等同时的运用,形象生动而且直观,能够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教师将教材的重点内容以这种简便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比如在学习《小画家》一文时“小鸡画枫叶,小狗画梅花……”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一些关于冬季小动物们欢迎下雪时的场景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下雪的欢乐气氛。
三、增加趣味性的课堂提问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提问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听课状况,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一些见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提问导致课堂氛围十分的严肃,学生更是不敢回答问题。采用趣味性的提问技巧能够激发学生回答的兴趣和欲望,主动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环节中去。比如在学习《狐假虎威》一文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入手引出课堂内容。“同学们见过老虎和狐狸吗?他们谁更厉害呢?答案当然是狐狸怕老虎,如果两者相遇肯定是老虎吃掉狐狸。”但是今天我们这堂课将的却不是狐狸怕老虎的故事,而正好相反,老虎怕狐狸并且觉得狐狸威风凛凛,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将会一起来学习《狐假虎威》好不好。此时教师已经成功的调动了学生的一探究竟的兴趣,并且成功地将学生引导多学的内容中。另外对于学生回答的评价,教师也不要一味地拘泥于一种答案,而是应该认真听取回答的内容,将其中可能涉及的内容找出来,并且对学生说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保持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四、布置趣味性的课堂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置作业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对所学知识能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进行知识“输入和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做好课堂布置作业这一环节,相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布置作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注重内容的创新。语文作业并不是只能写,还可以读、看、玩和操作,将教学目标融入作业中,即增加每项作业的目的性,就能够改善学生不愿意写作业的态度。为此设计的作业内容尽可能的涵盖听、说、读、写和演、唱、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思维,从而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比如在学习《鹅》一文时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将自己心中鹅的形象画出来;每天看一集动物世界,并且将看到的有关小动物的习性或者是生活状态以书面的形式或者是影印版的形式完成,拿到课堂中与同学相互分享;选择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或者是生物,将你觉得惊奇的现象记录下来,分享到课堂与大家一起讨论。
学习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要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应该快乐的学习。小学语文具有特殊性,是最接近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将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元素加入到语文教学中,能够开发语文的有趣之处。为此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实现语文的高效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