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现代的空间演绎

2015-05-30吴旻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综合体空间设计

摘 要:国内公共交通系统的迅速发展与逐渐完备,为当下的轨道交通车站建筑提出了新的需求,车站综合空间就是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孕育的建筑形式之一。从车站综合空间的发展背景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通过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来阐述车站综合空间的特点,为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豫园站综合空间进行具体案例论述,并展望车站综合空间的发展。

关键词:轨道交通;综合体;环境艺术设计;空间设计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为解决当下国内高速城市化水平下产生的公共交通问题,各大城市不约而同地选择发展自己的轨道交通系统。而为了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环境以及营造城市特色,这就促成了对车站综合空间的产生。这种空间形式能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拓展城市空间,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

与此同时,针对如何营造城市文化特色也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的课题研究聚焦于上海市轨道交通14号线豫园站综合空间设计,就如何提炼传统空间元素同现代建筑手法的结合运用进行分析研究。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起步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如英国的《轨道技术》从发展历史到车站建筑单体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介绍;德国学者劳赫·于尔根(Rauch JUrgen)的《轨道交通站建筑》从发展历程、建设方法上对德国轨道交通站建筑设计进行了归纳总结。

而在国内,相应的建筑研究也在逐步展开,如《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轨道交通与城市》《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等。在这些理论文献中,更多地是从地下轨道交通车站空间的规划及规范角度出发,虽然综合空间的研究也有涉及,但从使用体验、历史人文角度出发的论述较少。

二、综合空间设计理念

(一)建筑设计

1.建筑空间类型与功能

车站综合空间、建筑空间的组成并不仅仅取决于如何解决人流交通的问题,同样就如何扩展地下空间的综合功能,提升商业、娱乐及其它附属功能也影响着建筑设计。

按使用及属性对这些建筑空间进行梳理和分类,形成了以下六点主体功能:

(1)商业空间:商业空间是核心功能之一,除了提供周边人居的便利性、满足消费需求外,还能吸引人流,优化地块,提升空间环境品质。

(2)休闲娱乐空间:休闲娱乐空间门类繁多,如广场、游艺厅、影院以及剧场等。在车站综合体的组织布局上,娱乐空间需考虑周边地区因素,与周边地块形成互补。

(3)会议展览:会展空间的文化性和社会性,能够全面结合车站与城市文化的联系,打造出区域文化地标。

(4)交通空间:车站的出入口以及上盖,往往因车站本身的埋深和层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形成下沉广场或者大型换乘通道。在这些交通空间的设计上会尽量扩展同地面交通网络的对接,使交通空间便利性得到最大化地表达。

(5)停车库:目前的重点轨道交通车站,其上盖会设置P+R停车场或者公交枢纽等综合建筑,同轨道交通形成互补,达到城市低碳出行的目的。

2.空间属性界定和构成

车站综合空间、各类空间共同构成了一个组织体系,其空间属性可以从空间布局和连接关系进行分类:

(1)开放性:开放性空间具有无阻隔感、可达性强、空间体量大的特点。如在综合空间中的共享中庭、下沉广场连廊,其空间表现形式是开放的,其属性又介于室内与室外之间,属于灰空间①的范畴。

(2)系统性:车站综合空间通常需要对各个部分进行整合与梳理,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体系关系,各个空间能够高效集约化。这个组织体系自身要具有并列、层级、递进等序列关系。

(3)流动性:综合空间内的公共区域既是灰空间,又是串联其它功能区域的中心纽带。线性交通布局形成公共区域的交通网络,形成综合空间由平面到立体的流动性。

(二)空间环境设计

1.装修设计

一般意义的车站装修设计是结合材质肌理、色彩语言、形体构造,来传达信息以及疏导客流,在设计原则上应在注重功能因素、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使用体验、突出文化特点,从而体现空间与人的亲和感。而一般商业空间的装修设计更注重如何营造消费氛围,同样在视觉色彩和声形构成中刺激消费者感官的愉悦度,其所传达的信息类型不同于车站空间,在展示和陈列上更注重视觉冲击力。因此车站综合空间通常选择结合两种类型空间的灵活应用,而综合空间的装修更应注重环境的转换、空间的过渡、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使商业与车站相互延伸并互为统一而成一体(图2-1)。

2.景观设计

车站综合空间的景观设计与一般的商业景观不同,其功能多样性决定了受众人群的范围,会更多考虑到人的心理行为因素,结合城市景观的设计方法,并遵守一定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景观设计需要从人的心理和需求出发,实现景观的舒适性和互动性。在空间尺度上,满足不同的人群对于社会交往、心理舒适和视觉审美的需求,塑造富有人性化情趣和美丽的适宜各种社会活动的公共空间。

(2)车站的综合空间是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是对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反应、景观表现的出发点。在设计时需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传统文化元素提炼出来,运用现代符号进行表达(图2-2)。

(三)综合空间的人文表达

1.地区文化内容提取

车站综合公共空间与地域文化及城市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是能够凝聚城市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的载体。将站点所在区域的地域环境和风貌特征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将空间赋予文化内涵,鲜明地区别于其它,更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赋予具有可识别性、象征性、艺术性和场所感的空间环境,提升人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最终达到传承文脉、提升本土文化价值的目标。

2.传统空间元素

由于豫园站综合空间作为本次案例研究,因此对于中式传统空间的应用成为案例人文内容的重点方向,而本次的案例设计中将解决如何利用现代建筑手法对传统空间进行结合。

就中式传统空间元素而言,其“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观念通过构筑物的方位、体量、形态组合成内外交融,互为渗透。在空间设计中,体现连续空间的动态节奏感,避免单独体量的隔离静止,在知觉上体现出空间的交融和通透。

三、14号线豫园站空间设计构思

(一)整体规划

豫园站位于人民路北侧下方,骑跨江西南路,南侧紧邻人民路隧道,西侧靠近河南南路,与西南角10号线车站通道换乘。车站型式为地下四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内净209m×21.05m。车站站位上方的住宅区已列入旧改计划,其东北角需与保护建筑若瑟堂建筑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车站设计中新建3组乘客出入口,1个消防安全口,1部出地面无障碍电梯和6个风井及若干的开发出入口和风井,均位于人民路北侧。因车站埋深极深,考虑利用下沉广场减少地面附属面积及景观效果,并与地块开发良好衔接。

为在其北侧设计一个尺度较大的开放性出入口,与上盖地块配套形成一个综合景观立体空间。此处综合空间采取兼芥子纳须弥、小中见大的明清古典园林风格,在形态和布局上虚实相映、大小对比、高下对称、疏密有致,豫园融旅游、园林、寺庙、商业于一体,集吃、玩、买、住功能大成。

(二) 车站综合空间设计创新点分析

豫园站周边有众多的限制因素,影响到综合空间的布局,因此在空间设计中同一般上盖综合体有着不同的创新点。

(1)运用下沉式广场、半下沉的共享空间,则可通过中间庭院与地面相连。采用园林风格,运用绿化,融入建筑的各个角落,从下沉庭院到地面,从内庭到外立面,无处不在。

(2)因为车站周边地块价值颇高,综合空间及下沉广场需要尽量减少占用地块的面积,同时满足同外部空间联通,形成一个内部庭院。

(3)为了结合豫园——“江南私家园林之首”的称号,选用“城市园林”作为豫园站整体的主要元素,演绎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的景观空间。

(4)玉玲珑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是豫园假山之魁,具有瘦透皱漏的特点。将玉玲珑的折叠唯美的特点运用到灰空间中,既能完善布局,又能呼应地区特色。

(三)空间设计实际运用研究

基于上文的创新点,豫园站综合空间以互为穿插的空间组织、室内装修同景观深度结合的方式进行构架。

首先,空间方面的主题设定为“传统与现代”的空间演绎,即是对传统园林造景手法的应用,借用空间之间的迂回层叠,室外的空间始终延伸至车站站厅入口;同时上盖建筑以矩形格栅的方式嵌套连接,建筑窗洞错落分布、有机组合以达到“借景、对景、框景、漏景”的目的,使室内外景观空间层次丰富而精致;综合空间元素提取自豫园布局和建筑形态,以大实小虚、亦静亦动的手法将其中山石层叠、玉玲剔透之美用现代几何构成进行烘托。每一层的回廊式半开放走廊,环形联通,上下贯穿,可将来自豫园内部、地面、轨道交通、以及换乘的不同人流进行分流,互不冲突。各个组块构件的形态都借用豫园内建筑景观,在体量演变中相互交错穿插(图3-1)。

其次,在环境设计方面以垂直绿化作为综合空间的重点表现方式。在综合空间底层同车站出入口联通的艺术空间处,以大饰面的现代简约手法表现出中式特点同车站文化主题相呼应。在地面架空层是一个开放性空间,大体量的公共区域提升行人视觉广度,并加强建筑空间的整体感,同时配置丰富的绿化苗木,将室外空间引入进来,弱化室内外的分界线(图3-2、图3-3)。

四、总结和展望

由于我国关于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部分的系统性研究相对匮乏,通过北京、上海、广州既有交通枢纽综合体或者地下综合空间的调研就可以发现,当前许多综合体的公共空间普遍暴露出环境嘈杂、空间支离、流线迂回、秩序混乱等问题。

鉴于以上,本次研究借上海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之际,针对14号线豫园站综合空间的设计进行分析,旨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空间设计进行初步探讨,为同类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设计是一门跨学科、多专业配合的综合性课题,而局限于笔者的专业领域以及调研范围,对本次研究所提出结论的全面性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希望在日后的工程实践与研究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注释:

①“灰空间”,最早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是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 新共生思想[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李兆友.轨道交通与城市[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4]农兴中,广州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5]许懋彦.城市再开发中城市综合体与车站枢纽一体化开发的实践[J].建筑创作,2013(Z6).

[6]章莉莉.轨道交通公共空间设计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3.

[7]徐先锋.城市公共环境休闲空间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

作者简介:

吴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设计综合体空间设计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