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人民汇报”摄影展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举办

2015-05-30

中国摄影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文联摄影家古巴

10月23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承办的“向人民汇报”—著名摄影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品展览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举办。

举办本次展览,时值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首度公开发表之际,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而策划组织的一次重要活动。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夏潮、李前光,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运德、陈建文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观展览。中国摄协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主持展览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斌,中国文联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刘国强,离退休干部局局长郑更生,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冯双白、副秘书长郭希敏,中国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曲华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潘文海,中国杂技家协会副秘书长肖世革,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范宗钗,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孙德华,中国文联办公厅副主任王仁刚、邓光辉,国内联络部副主任谢力,国际部副主任薛伶、张锡海,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延海,中国摄协副主席邓维、李树峰,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分党组成员彭文玲,重庆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龙川以及部分参展作者。

一年来,中国文联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着力组织文艺家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创作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从今年10月15日起,中国文联在京陆续推出“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创作成果展演。本次展览正是摄影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成果汇报。

李前光代表中国文联向影展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文艺事业面临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实反映时代,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让现实主义作品成为主流。希望广大摄影家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具有历史性的贡献。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170幅,共分为两部分展示。一部分是于文国、王瑶、王杰、刘应华、刘英毅、李舸、金立旺、居杨、原瑞伦、雷声10位著名摄影家自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后,深入基层拍摄的10组图片故事(作品详见本期“特别报道”栏目),其中既有高铁建设、大漠深处石油勘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题材的作品,又有反映科学泰斗,从飞行事业的空军伉俪和“城市蛙人”等多个领域人物工作、生活真实场景的作品。虽然涉猎题材不同,他们始终如一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饱含深情地发掘生活的富矿,以丰富的影像表现当下全国各地区、各领域的人民群众对实现“中国梦”的理解和追求。展出的另一部分“大阅兵”题材作品,选取自新华社、解放军报社的30多位摄影记者拍摄“九三”大阅兵的精彩图片,这也是大阅兵后举办的以此为主题的首个图片展。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的师生还把课堂搬到了展览现场,在老师和摄影家的点拨下解疑释惑。不少参观者表示,展览用影像真实地记录了百姓生活、身边的人和事,不仅具有独特的个性风貌,而且富有鲜明的民族气派和中国精神。

本次展览持续至10月31日。为了扩大展览的影响力,让照片走进群众,9月26日至10月15日,中秋、国庆两节期间,该主题展览在北京西单、王府井商业街同时举办,展出作品200余幅,展览每天都吸引数万人次观看。

中国古巴建交55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白立忱等参观《中国人眼中的古巴》影展

10月19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古巴友好协会、古巴驻华使馆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古巴共和国建交55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摄协和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共同推出的《中国人眼中的古巴》摄影展在现场亮相。

古巴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中国人眼中的古巴》影展展出了王瑶、刘彬、金平、刘云志等摄影家在古巴拍摄的数十幅优秀摄影作品,从不同视角展示出古巴的百姓生活、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以摄影的名义向中古建交55周年表示祝贺。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古巴友好协会会长白立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谢元,外交部部长助理钱洪山,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中国摄协主席王瑶等出席招待会并参观展览。

王瑶在致辞中说,中古建交55年来,两国摄影家用镜头记录了中古人民的奋斗史、发展史和友好史,也搭建了民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对古巴怀着深厚感情和美好向往的中国摄影家很多,中国人民对古巴的特殊感情和古巴的独特魅力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摄影家走进古巴、拍摄古巴、体验古巴、爱上古巴。她期待两国摄影组织、摄影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摄影家深入古巴,欢迎更多的古巴摄影家来中国交流创作。

中国摄协发布《摄影工作者自律公约》

中国摄影家协会11月6日发布《摄影工作者自律公约》(全文见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公约》共提出了16条摄影工作者应该遵守的拍摄行为规范,其中,既有“坚定立场”“坚持导向”等意识形态的宏观指导,也有“关注时代”“勇于创新”等创作方向的倡导,还涉及摄影者在具体拍摄中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比如“尊重被摄对象的肖像权、隐私权和名誉权”、“遵守新闻、纪实类摄影中的真实性原则,反对在新闻现场干涉被摄对象、组织加工和策划事实的行为;恰当使用图像软件和后期处理技术”,在创作中自觉爱护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等具体操作层面的规定。

中国摄协一直高度重视摄影队伍建设和行业自律工作,此前已经出台了协会个人会员入会细则、协会个人会员处分细则等相关规定。在2015年4月召开的全国摄影工作会上,中国摄协提交了《摄影工作者自律公约(征求意见稿)》,与会代表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近日,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协会对《公约》内容进行了充实和修改,正式予以发布。

2015丽水摄影节:作为生活的摄影

11月6日至10日,由丽水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2015丽水摄影节暨首届国际摄影研讨会在丽水举办。本届摄影节以“作为生活的摄影”为主题,围绕新语境下影像和社会关系的话题展开,共有参展国家52个,参展展览339个,参展作者1934位,参展作品6582幅。摄影节共安排了油泵厂、丽水美术馆、摄影博物馆等七大展区。

摄影节邀请到了巴西著名纪实摄影师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举办讲座,成为此次摄影节媒体报道的热点。来自韩国的宋修庭策展的《日常地图》获得评委会特别荣誉奖,该展集合了18位艺术家的作品,力图传达策展人所说的:“每个人都可以变成摄影师,而实际上并没有拍摄照片,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照片里的主题,而实际上并没有站在相机面前。”展览上美国艺术家佩内洛普·昂布里科(Penelope Umbrico)的作品《太阳》成为策展主题最直观的阐释,这幅作品由数千张幅张来自社交网站Flickr日落的照片并置组成了宏大绚烂的场景,凸显出日常景观背后有关时空的恒久母题。美国摄影师者威尔·史戴西拍摄的《最后期限》获特别收藏奖,另外还评出了有最具潜力新人、优秀策展人各两名、优秀艺术家5人、优秀展览10个。

2015集美 ·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2015年11月15日至12月16日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福建厦门市集美区举行。

此次“2015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由荣荣和萨姆·斯道兹(Sam Stourdzé)共同作为发起人和担纲艺术总监,后者是阿尔勒摄影节的主席。此次展览集结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几百位国内外摄影艺术家、超过千幅的作品,从展览项目安排上,着重“策展人”与艺术家的自我工作实践与身处的位置,据此延伸出9个专题,其中包括重影重生、城市巡航、两种乡愁、与东方相遇、时尚与摄影、延展摄影、独立影事、在地行动、奖项与收藏。

摄影季共40个展览,除了“2015阿尔勒摄影节发现奖入选艺术家联展”“2015年阿尔勒摄影节图书大奖”“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八部半》的色彩”等5个挑选自2015阿尔勒摄影节的展览。其他35个展览包括叶锦添的摄影、影像、装置作品《Lili》,阮义忠的《两种乡愁》摄影系列作品,马楠策划的“被占有和遗忘的光”,刘畑根据摄影的4个意象带来的展览子项目“灰 刃 框 洋”,刘杰近年来对于现代科学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与畸变之观察“未定关系”,海杰策划的“引擎:一种由图像引发的艺术生产机制”等。

11月15日摄影季开幕式当天,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南方总部—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将在厦门市集美区正式开幕成立,并推出开幕展《断片》,这是国内大规模展出日本摄影界巨擎森山大道的丝网印刷作品。

“生成中的‘深圳摄影流派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

2015年10月2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社、中国摄协理论研究部、深圳市文联主办的“生成中的‘深圳摄影流派理论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201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5周年,深圳自特区建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圳的摄影与深圳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深圳摄影人用镜头展现了深圳自身的巨大变化,同时摄影人还把镜头视角转向全国、瞄准世界,产生了一批有独创性、艺术性和收藏价值的名品佳作。研讨会上,王郑生、高琴、张桐胜、李树峰等与会专家概括梳理了35年来深圳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归纳和总结深圳摄影现象,分析并界定了具有深圳地域特色的摄影作品与生成中的“摄影流派”。他们认为,纵观深圳35年的摄影发展,以“双重文化景观”为特性的深圳摄影流派正处于形成与发展之中,成就卓然,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机会与挑战并存。

第二届全国职工摄影大展开幕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中国职工文体协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工业摄影展与“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第二届全国职工摄影大展于10月26日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隆重开幕。该大展从6.3万幅作品中评选出800幅作品,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来自几十个行业的的劳动者的生活和取得的成果。这些作品除了在拍摄视角上突出工业经济主体的同时,对文化、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据主办方的统计,参展参赛作品的作者不仅有摄影家、摄影工作者,而且一线职工中的摄影爱好者所占比例超过50%以上。

图像的海洋—MoMA 2015 新摄影展

时间:2015.11.07—2016.03.20

地点:纽约/ MoMA

今年是美国现代艺术馆(MoMA)年度“新摄影”展的第30年,从1985年开始的新摄影展,已经推出了全世界范围的近100个摄影家,今年的展览主题为“图像海洋”(Ocean of Images)。图像是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内容支撑,互联网是最重要图像传播媒介,来自真实世界和虚构的图像混合成一个巨大的图像世界,形成展览主题比喻的图像的海洋。展览力图探究当代以图片为基础的文化,探究影像的传播,由影像带来的交流和信息系统。参展的这19位摄影师除了加拿大的戴维·哈尔特(David Hartt)生于1967年外,其余全部是70后、80后,其中有2名来自亚洲的摄影师,日本摄影师志贺理江子(Lieko Shiga )和日本摄影师木村友纪(Yuki Kimura )。

我们从未不认识—中国当代摄影展览

时间:2015.11.06—2016.01.17

地点:阿姆斯特丹/FOAM摄影博物馆

该展展出了迟鹏、范西、封岩、荣荣&映里、王宁德、庄辉&旦儿六位/组中国艺术家的摄影作品,策展人为策展人:冯博一、刘钢、王东。策展人认为,参展艺术家的这些作品具有片段式、碎片化呈现特点,而“碎片化”或许是身处我们这个时代个体共同的视觉与心理体验,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混杂所导致的。他们是从个人境遇中,通过摄影方式的剪裁,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判断与认知。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刷新了荷兰观众以往对中国的视觉经验,尤其是在全球化趋势的今天,提供出有关中国形象生产的某些新的想象空间。

酒精星球永不别—咖小西摄影展

时间:2015.10.30—11.30

地点:上海/Undefine空间

从2012 年至2015 年期间,生活在上海的摄影师咖小西拍摄了大量在酒吧夜店、音乐节或者更多玩闹的私人密闭空间中尽情地狂欢的人像。这些面孔有些是摄影师本人的朋友,有些则被他偶然地留在了底片上。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中国的亚文化的生存状态以一种被观察的方式持续着,而在咖小西所经历的七、八年的时间里,音乐节在中国成为一种产业,电子舞曲派对成为了大型品牌的广告输出方式,“寻欢作乐”在无数中国都市题材电影中成为了必现场景,这些曾经的亚文化群体正在融入社会主流。

猜你喜欢

中国文联摄影家古巴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中国文联2018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知名音乐舞蹈艺术家采风活动
古巴斗鸡
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古巴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