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中华仙草”真有那么神奇吗
2015-05-30吴丹
吴丹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天然的中药不仅保存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拂去人们心中的一丝躁动。铁皮石斛就是这样一味药材,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现代研究,它的魅力都让许多人为之“倾倒”。如今在网络、街头,随处都能看到专门售卖铁皮石斛的店铺,从种子到成药,可谓应有尽有。然而,我们对铁皮石斛的了解真正有多少呢?
石斛是什么
石斛,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根据品种的不同,又叫林兰、黄草、悬竹、金钗花等,四川称为吊兰花(是兰科植物的一种,我们平时所说的吊兰为百合科,二者不同),《本草纲目》里叫千年润。主要产于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湖北等地,喜欢长在温暖潮湿的岩石或树干。石斛属于兰科植物,我们平时使用的是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铁皮石斛或金钗石斛等品种新鲜或干燥的茎。
石斛全年都可采挖,但秋后采挖的质量更好一些。采回来后如需保存鲜用,则在春、秋季应及时栽培于细砂石中,放置阴湿处,经常浇水使根部保持湿润;到了冬天可以平放于竹筐里,盖上蒲草编织的包,保持空气流通。若要做成干石斛,则需剪掉鲜石斛的须根,洗净,晒干或烘干。
石斛味甘,微寒。归胃、肾经。具有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的功效。主要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及阴伤目暗、腰膝软弱等疾病。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药材一同使用。如果用于复方汤药,宜先煎;单独使用可以煎得久一些。另外也可以做成丸、散或熬成膏。现在许多人用作保健品,和日常茶饮、食物一起服用。
石斛的种类
石斛类药材有繁多的药材品系及商品规格,市场较为混乱。据文献记载,药用石斛可归纳为11类,包括金钗石斛、霍山石斛、环草石斛、黄草石斛、枫斗(铁皮石斛、耳环石斛)、鲜石斛、金黄泽、圆石斛、马鞭石斛、小瓜石斛、有瓜石斛。其中有瓜石斛来源于兰科金石斛属,历史上曾在华南一带作石斛药用,但不是本草记载的品种,应作为石斛药材的伪品或混淆品,不应再作药材应用。
市场上常见的商品石斛,金钗石斛主要为石斛;霍山石斛主要为安徽霍山县所产,又叫米斛;黄草石斛主要来源于美花石斛、细茎石斛、重唇石斛及广东石斛等;耳环石斛即我们常说的铁皮枫斗,主要指铁皮石斛加工后的干品,其商品规格有西枫斗、圆枫斗、结子斗等,其主要来源于铁皮石斛、齿瓣石斛、梳唇石斛等品种。
石斛的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 石斛中含有的菲类和联苄类化合物,可以抑制多种人体肿瘤细胞株。多项临床实践证明,石斛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能改善肿瘤患者的症状,减轻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粉花石斛、环草石斛和金钗石斛的甲醇提取物能够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全血黏度,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系统,抑制血栓形成。其复方制剂可以明显改善血瘀症状,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另外金钗石斛水煎液可以扩张血管,有升高血糖、降低血压、减弱心脏收缩力的作用。
调节免疫的作用 多糖类成分是石斛免疫调节的主要物质基础。石斛类药材大多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历代常以其含量的多少来判断石斛药材质量的好坏。不同的炮制和加工工艺会影响石斛的多糖含量,如产于广西的一级枫斗的多糖含量高达45.98%,比原植物铁皮石斛(18.20%)高一倍多;产于贵州的细叶石斛多糖含量仅为6.2%。一般来说,凡达到传统标准“质重,嚼之粘牙,口甜,无渣者为优”的品种中,多糖的含量均高于30%。
对胃肠道的作用 临床药理研究表明,金钗石斛中的精油成分可以促进人体胃酸分泌,能使血中胃泌素的释放增加。
抗衰老 石斛含有的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能显著提高SOD水平,延缓衰老。
防治白内障 石斛对防治老年人的白内障有较好的作用,北大医学院研究指出,石斛可使白内障晶状体中的醛糖还原酶活性明显升高,并使多种酶的活性基本回复到正常水平,延缓白内障的病程,保护晶状体的透明度为36.8%。
有微弱的解热镇痛作用 石斛中含有的石斛碱具有一定的止痛退热作用,与非那西汀的作用相似,但力量较弱。
抑制病菌 有研究发现,金钗石斛的水蒸馏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
但是,这些看似神奇的功效,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包治百病”:抗肿瘤就能治疗癌症,降血压就能治疗高血压病,抗氧化就能返老还童,抑制病菌就能治疗炎症,等。就像绿豆汤能够清热降火,但我们没有人真的用它来治疗发烧、感冒一样,石斛的这些神奇功效也只是在适合个人体质的前提下,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养生保健、病后调理;若真用于临床治疗某种疾病,还需要更加缜密的辨证分析,以及与其他药物、治疗方法的恰当配合。所以,石斛,尤其是铁皮石斛并不是什么有奇效的“灵丹妙药”,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切记不要盲目用于治疗某种疾病,以免延误病情或产生药物副作用。
学会辨识铁皮石斛
在各种石斛中,以铁皮石斛为佳,因而,保健品店里叫卖的都是铁皮石斛。但是否如此呢?消费者需要长个心眼,学会辨识。
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铁皮斗、铁皮枫斗、万丈须等,是药食两用名贵中药之一,石斛中之极品。唐代医学经典《道藏》将铁皮石斛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曾为皇室养生贡品。铁皮石斛生于海拔1 000~3 0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因生长环境极为苛刻,生长周期缓慢,野生铁皮石斛濒临灭绝,已被列为国家3级保护植物。其花、茎、叶都含有较多的药物成分,均可入药。
正宗铁皮石斛经加工炮制,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晒干,商品名为耳环石斛,又名铁皮枫斗。含有多糖、氨基酸、石斛碱、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应用极其广泛,有抗氧化、抑制肿瘤、改善糖尿病症状、抗疲劳、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铁皮石斛(枫斗)根据产地不同分为霍山铁皮石斛、云南铁皮石斛、浙江铁皮石斛等。根据取用部位和制法不同,又分为西枫斗、圆枫斗、结子斗等。
1.西枫斗:铁皮石斛干燥茎扭曲呈螺旋形或弹簧形;一般可见有1~4个旋纹,长约1~1.5厘米,直径约3毫米,一端可见茎基及残留的短须根,称龙头,另一端为茎的尖端,称“凤尾”,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纹理,节明显或有时不明显;气无,味淡。以条粗肥、旋纹少、有头吊、富粉质者为佳。
2.圆枫斗:用铁皮石斛长于8厘米且不适宜加工成西枫斗的茎,剪成5厘米左右,在微火上烘干,同时扭卷成圆形如钟表发条状。
3.结子斗:用铁皮石斛的茎节,剪断,烘干时打成纽结状。
其他品种的石斛
其他常用于入药的石斛,其作用与铁皮石斛稍有差异。现将其各自的特征描述如下,供读者辨识。
金钗石斛 为植物金钗石斛的加工品。干燥茎长约20~45厘米,直径约1~1.5厘米,基部为圆柱形,中部及上部为扁圆柱形,茎节微向左右弯曲,表面金黄色而微带绿色,有光泽,具纵沟纹,节明显,棕色,有时节部稍膨大,节间长约2.5~3厘米,向上渐短。体轻而质致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散布有深色的小点。气无,味苦,嚼之带黏性。以身长、色金黄、质致密、有光泽者为佳。金钗石斛功效与铁皮石斛相似,但只有茎可以入药,但其中的化学成分,石斛碱含量较铁皮石斛高,且味道越苦的金钗石斛含石斛碱量越高,而多糖的含量较铁皮石斛少,故黏性不如铁皮石斛,民间流传一句话叫“药用选金钗,保健选铁皮”。
黄草石斛 为铁皮石斛、罗河石斛、广东石斛、细茎石斛等的加工品。干燥茎长一般在30厘米以上,直径约3~5毫米,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金黄色而略带绿色,有光泽,具深纵沟纹,节明显,节间长约2~3.5厘米。横切的厚片断面类圆形,边缘有多数棱角,形成齿轮状,中间散布有类白色小点。气无,味微苦,嚼之略带黏性。以条匀、金黄色、致密者为佳。
环草石斛 呈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或盘绕成团,长15~35厘米,直径0.1~0.3厘米,节间长1~2厘米。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无臭、味淡。
马鞭石斛 呈长圆锥形,长40~120厘米,直径0.5~0.8厘米,节间长3~4.5厘米。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呈纤维性。味微苦。
其他较常见的还有细茎石斛,外皮黄绿色,茎较瘦长,叶亦较长,质薄,叶鞘易剥离,节直,嚼之黏性较薄,味淡,品质较差;爪兰石斛,外皮绿色,茎粗细不均匀,常两端细,中间粗,叶较长,嚼之有苦味,品质略次。
各地对石斛的加工方法也差异较大,形成的石斛产品种类繁多,常存在着数个品种加工成一种药材,也有一个品种加工成多个药材的情况。在使用时通常分为三类,鲜石斛,即未经加工过的石斛;干石斛,即经过加工晒干的药材;石斛提取物或中成药、保健品,如脉络宁注射液,石斛夜光丸等。在购买时,鲜石斛均以青绿色或黄绿色、肥满多汁、嚼之发黏者为佳;干石斛均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韧者为佳。
在功效上,虽然铁皮石斛中生物碱和多糖含量较其他品种更丰富,用药部位更多,但实际上,各种石斛的药性和药效基本相同,在使用时可以互相替代,不必迷信“铁皮石斛具有独特功效”等夸大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