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息肉要及时治疗防癌变

2015-05-30高建飞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胆囊癌腊肉癌变

高建飞

首先,要选购具有QS标志,出自正规厂商、卖场的腊肉。注意腊肉是否新鲜、色泽鲜明、肉身干爽、结实、富有弹性,具有腊肉应有的腌腊风味。

其次,采用合理的烹饪方式。可以在烹调之前,先用干净的布沾米酒擦肉身,即可去除部分咸味。有报道称,肥肉用温火炖煮半小时左右,饱和脂肪会下降30%~50%;每100克肥肉胆固醇含量可由220毫克降至102毫克。因此,大家烹调腊肉时,最好选择隔水蒸或直接放在水里煮,这是最为健康的。

当然,控制食入量,善于荤素搭配也很重要。食用腌腊制品后,应该多喝些绿茶或多吃点新鲜蔬菜和水果。

“腊肉”的粉丝们可以多关注“腊肉”新产品的动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工艺的改进,“腊肉”必将成功“瘦身”,越发美味且营养。

公司白领王先生去年上半年在单位组织的例行体检中发现胆囊长着一个息肉,长约10毫米,因不痛不痒,也没有任何不适,加之公司业务繁忙,便未予以及时检查治疗。今年趁春节放假期间,王先生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然而,术后病理报告令他和家人大吃一惊,原以为是良性的胆囊息肉已经变成了恶性的胆囊癌,幸亏分期尚早。下一步,他将接受术后的辅助化疗。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上凸起的病变,大多数患者都没有任何症状,有八成以上患者都是通过例行体检才发现患有本病。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息肉的大小与胆囊癌的发生呈正相关。据文献统计,直径小于10毫米者癌发生的几率为1%,直径在20~22毫米的癌变几率为2.4%,直径在30毫米以上癌变的几率可高达10%。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应积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积极治疗。一般认为,如果胆囊息肉患者有以下高危因素,则应尽早考虑手术切除。如年龄大于50岁,息肉为单发病变,大于10毫米,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或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不适症状者;或年龄小于50岁,息肉为单发病变,小于10毫米,但病变持续增大或形态有变化;或彩超检查发现息肉有丰富血供者。如果进一步检查发现CEA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他胃肠道肿瘤;或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也需要及时手术切除,并对切下的组织做病理检查。

胆囊息肉的癌变几率其实并不大,仅有0.5%~1%。所以,体检发现胆囊息肉的朋友不必人人自危。如果息肉直径小于10毫米且无症状,不具有上述高危因素者,只需每3到6个月复查即可。

猜你喜欢

胆囊癌腊肉癌变
腊肉飘香
闲话“腊肉”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吹了七天七夜的腊肉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腊肉香,故土情
自噬蛋白Becl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胆囊癌的治疗现状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