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景山学校“三个面向”题词的由来

2015-05-30吴慧芳

北京档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指导方针景山题词

吴慧芳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北京景山学校全体师生在认真地学习了党的十二大文件和邓小平同志的相关讲话精神后备受鼓舞。在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下,作为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北京景山学校的教育改革应该怎样改?应该按照什么方向来设计?北京景山学校在大刀阔斧准备启动整体性的教育改革实验之际,特别期待得到新时期教育改革方向上的指导和思想上的点拨。1983年9月7日,北京景山学校以全体师生的名义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500多字的信,称呼是“敬爱的小平同志、亲爱的邓爷爷”,信中写道:“提出一个恳求,就是希望您老人家能为我们题词,或向我们说几句话,指明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欣然挥毫,写就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著名题词。这十六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不仅为北京景山学校的教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为北京景山学校的腾飞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北京景山学校30多年来在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引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开展教改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性的整体教改实验,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教育理念,各项教育教学成果斐然,尤其是在探索现代学校制度、课程教材改革、个性特长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最著名的领军学校。

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是一个重要的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该题词已收录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独立成文,彰显了其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十六字箴言既体现了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战略性,又体现了放眼未来、放眼世界的前瞻性,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最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审时度势地提出“三个面向”,不仅成为北京景山学校办学的灵魂和旗帜,更是改革开放重大战略指导方针在教育领域上的集中反映,是中国教育改革和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方晓东等编著,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对此有这样的评价:“三个面向”的题词不仅是邓小平对北京景山学校教育改革实验的鼓励和期望,而且也是他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战略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指导方针既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又从战略高度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它是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的构想一脉相承的,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对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政治理论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指导方针景山题词
题词
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域发展的几个问题
功亏于溃
专注
题词
幼儿绘本阅读现状及有效指导策略研究
首页题词
关于企业政工干部如何践行“三严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