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引领阅读热 江淮农家闻书香
2015-05-30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安徽省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年启动,2008年作为重点工作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成立了17个部门组成的省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协调各方力量资源,积极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创新发展,共同推进
安徽省自2009年开始把农家书屋纳入省民生工程,多次深入实地考察调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积极协调,加强指导、大力推进。邀请人大、政协跟踪监督,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以建议、提案的方式,对农家书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领导机制,不少县将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列入对乡镇党委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和管理落到了实处,对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截至2012年6月,安徽省共建成18952个农家书屋,覆盖了全省所有行政村,提前3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通过9年的建设,累计为全省配送3800多万册图书,200多万张音像制品,年订阅报刊10多万份,农家书屋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书屋管理、运行正常,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村缺书少报现象,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保障了农民群众读书看报的基本文化权益。
近几年,安徽省先后出台了《安徽省农家书屋工程管理维护暂行办法》、《安徽省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实施细则(暂行)》等文件,培训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规范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工作,增强农家书屋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安徽省局已经连续3年组织省内出版单位走进农家书屋、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选题策划,出版更多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优秀出版物。每年组织召开全省农家书屋出版物使用目录评审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家书屋管理员参加出版物推荐目录遴选工作;通过现场看样选书会,由各地根据地域文化风俗,种植、养殖差异,群众阅读需求等因素,确定辖区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的品种。
创新模式,科学管理
“1+X”运营模式,就是利用农家书屋现有场所,引进图书销售、邮政代理、移动业务办理等便民服务内容,安徽省提出的这样的运营模式解决了村民购买图书、邮寄物品和电话缴费等问题,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增强了书屋的吸引力,发挥书屋的社会效益。安徽省霍山县与儿街镇四顾冲村有近4000人,只有6名村干部,无法配备专职的农家书屋管理员,除了有限的开放时间外,村民们很难到书屋看书。村里也没有新华书店、邮政和移动业务办理点,孩子们要买点辅导资料、村民要寄个包裹,都要到几公里外的镇里,甚至十几公里外的县城才能办理。
推行‘1+X运营模式后,四顾冲村把近40平方米的原接待室改为便民窗口,从社会上聘请了一位年轻人作为农家书屋和代办点专职管理员,确保了书屋全天候开放,各项代办业务正常开展,受到群众欢迎。
安庆市宜秀区实行图书“借、看、还”一卡通服务,将各村的农家书屋与图书馆联网,成为图书馆的服务点,运用图书馆集群化管理软件,构建以市、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村文化站为分馆,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县域图书资源流通、服务网络,建立统一借还系统,馆际读者凭“借阅卡”实现通借通还,书籍统一编目管理配送,各基层书屋之间定期图书漂流更新,各基层图书管理员定期培训交流信息。利用网上图书管理系统将所有农家书屋的图书信息储存到微机中,群众通过上网登录,可以非常快捷地了解农家书屋图书总量、图书类别和藏书的情况,利用“借阅卡”,可以在任何一家农家书屋借还图书。目前,该区已完成第一批20家农家书屋与图书馆联网,区文广新局为每个农家书屋配送种类不同的书籍。如:五横乡虎山村留守儿童较多,在暑期,总馆会优先调配少儿书籍到虎山村。罗岭镇黄梅村近几年农户发展科学养殖、种植产业多,图书馆将最新的养殖、种植类的科普书籍流动到黄梅村的书屋去,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不用跑远路就能够在身边的书屋里获取他们想要的技术信息。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今年9月,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省新华发行集团在六安市联合主办“千家书店贺国庆,万种图书大联展”全省图书惠民展销月活动,并向六安市苏埠镇南楼村等10家农家书屋分别捐赠了价值3000元的图书。
同时,安徽省吸引热心人士加盟支持,扩大社会力量志愿参与。农家书屋是文化惠民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总局有关捐赠出版物的要求,动员社会力量志愿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和管理,为书屋倾注爱心,省局严把捐赠出版物质量关,做到出版时间新、内容健康向上、复本量合适,杜绝质量低下、内部资料等出版物进入农家书屋,丰富了农家书屋的出版物内容,2014年安徽省局共接收各类出版物捐赠1100万码洋。
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姜楼村农家书屋,始建于2006年,是由社会热心人士、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德群为家乡捐赠图书,建在农户家一间简陋的小屋里,由于作用发挥较好,2008年被纳入农家书屋工程项目。为此,当地政府组织开展了“情暖故土书香农家”帮扶联系活动,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一时间,吸引社会力量志愿参与的越来越多,捐赠的图书也越来越多,读者更是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方便村民阅读,2013年区政府投入资金20万元,建设了总面积20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2014年镇政府又筹集资金7万元,建成了姜楼村文化大院,使小小农家书屋成为初具规模的村级图书阅览室。
目前,该书屋藏书3.2万余册,年总阅览人数(次)达3万多人,在姜楼及周边村庄成为村民们家喻户晓的读书、娱乐、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书屋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书屋还精心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农家书屋管理办法》《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图书借阅制度》等,确保村民“借书、看书、还书”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