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高考的差异
2015-05-30于冰
于冰
高考,虽然是现代才有的名词,实际在中国古代已有悠久的历史。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的“高考”。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官吏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选官以家族、门第为标准,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入朝做官,而且升迁速度快,公卿机要职务全被他们占据。出身寒门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依靠自己的才能谋得一官半职,却位卑权轻,无法担任中央和地方的高官职位。“高门无士庶,寒门无王侯”,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早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确定,此所谓“士庶之别,国之章也”。以门第取人的弊端显而易见,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泾渭分明,地方官员和士族官僚选拔晋升体系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正式废除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605年,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当时,科举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按照考生成绩的高低来录取。最初的时候,分科取士刚刚草创,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法度,进士考试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但是读书、应考和做官的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
唐朝时,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积极推进科举制度改革,选拔了大量寒门人才。有一次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入朝堂拜见皇帝,唐太宗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矣。”唐代科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考试的内容已经很复杂,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50多种科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唐高宗李治执政以后,进士科逐渐重要起来,许多宰相权臣等都是进士出身。由于考试时间都在春天,因此科举考试也被称为“春闱”。唐代科举取士规模很小,进士科得第很难,因此当时流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新科官员中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只占5%左右。而且,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做官。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通过科举考试如同鲤鱼跳过龙门一样值得庆贺。科考成绩放榜之后,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称状元,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新科进士们一起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显示荣耀,因此中进士又被称为“雁塔题名”。新科进士的各种聚会庆贺活动中,有很多王公权贵参加,很多权贵就在聚会中甄选女婿,这对那些既得官位又得娇妻的穷酸学生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
到了宋代,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进士科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这时的科考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防止徇私舞弊。宋太宗时,开始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宋仁宗时,省试、州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又进一步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考生姓名、字迹等均无从辨认,对防止主考官徇私舞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而随着明王朝的建立,科举制也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科举考试的严密性也超过了以往。明代士人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先进入学校。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三年一次。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殿试在会试后的同一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科。殿试完毕后,次日改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亦称金榜题名。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称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到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明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在古代,多少人向往状元、榜眼、探花郎这些称呼,这些词又包含着多少才气与灵气。高头大马,十字披红,锦衣夸街,荣归故里,乘龙快婿,东床驸马,所有这些承载了状元郎的一切。“状元倚斜桥,满楼红袖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