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中的蓝印花布
2015-05-30谢彦
谢彦
蓝,越旧越美。对于许多颜色来说,时间的累积只能增加磨损,令它们显得衰败和不堪。旧蓝则别有味道,恍若陈酒,或老去的亲人。它条理清晰的纹脉里混合了山野的气脉和时光的表情,让人想起所有经历过的岁月,以及在岁月中积累着痛楚与快乐的吾土吾民。
复古的美
在江苏省南通市蓝印花布艺术馆进门处,有一堆用老布覆盖着的“宝贝”。掀开布面,里面是一叠一叠的蓝印花布,颜色有深有浅,纹样不尽相同。这批布是馆里年前从江浙、山东一带居民家中收集过来的。“都是老布,以后慢慢就没有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馆长吴元新说,蓝印花布的抢救性保护到了关键时期。
蓝印花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印染制品。传说有一个姓梅的小伙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在了泥地里,衣服变成了黄颜色,怎么洗也洗不掉,但人们看到后却很喜欢,然后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他一个姓葛的好朋友,后来他俩就专门从事把布染成黄色。又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们把布晾在树枝上晒干时不小心被风吹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一堆蓼蓝草,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板蓝根草,它里面有一种成分叫靛蓝,可以把布染成蓝色。等他们发现这块布的时候,黄布已变成了一块花布,“青一块、蓝一块”,他们想这奥秘肯定在这个草上,此后,两人又经过多次研究,终于把布染成了蓝布,梅葛两位先生也就成了蓝印花布的祖师爷。
蓝印花布的图案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戏剧人物,但更多的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采用暗喻、谐音、类比等手法尽情抒发了民间百姓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民间的传统习俗上,蓝印花布占有相当位置。以前,女儿出嫁时一定要带上母亲早已准备好的一条用靛蓝布做成的饭单,这样的习俗是显示女儿嫁到男家后“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的治理家政能力。姑娘出嫁时的衣被箱里必定会有一二条蓝印花布被面,大都是龙凤呈祥、凤戏牡丹图案的“龙凤被”,称之为“压箱布”。可见在当时,蓝印花布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这些年,蓝印花布掀起热潮,因为它有种复古的美。不过,吴元新说,这种古老的布料着实被人们“嫌弃”过一阵子,不少人都改行了。有阵子,他着实失落,但始终没有放弃。现在,经过吴元新和家乡人的努力,蓝印花布面料已由原来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由单色发展成复色,尤其是蓝印花布时装,成为都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蓝白人生
何伟在《奇石》里说到一种美国式的价值观:做一个有故事的人——“你的故事是你可资利用的武器,它不但帮你战胜敌人,还能给他人带来光明”。何伟本人是跑了一场孤独的马拉松,对手被远远地抛在身后。
从这个角度说,吴元新有太多的故事:用“蓝白人生”来形容吴元新一点都不夸张。他的童年,是在家里人一起染布的日子中度过的,对蓝印花布的情结就像小时候最爱吃的妈妈的饭一样,是一种顽固的热爱。他花大半生的时间和蓝印花布较劲,从17岁开始一趟一趟地去乡下收布、一次一次地为博物馆找地儿、一夜一夜地把上万种纹样整理成厚厚的书,还有让它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它在温总理面前展示风采、让它给彭丽媛做衣服出访穿——都有令人感佩的执着。吴元新付出了半辈子——想必会是一辈子的时间、精力、感情来经营这块布,以至于没它就会坐卧不安。他自己也笑谈,几乎每一分钟都要说蓝印花布4个字。
吴元新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启东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童年记忆里,奶奶和母亲纺纱织布、父亲在农忙之余帮着浆纱染色,“这种家庭式作坊劳作的场景,在当时农村十分普遍”。
十六七岁时,吴元新走进染坊学习正规技艺,在启东蓝印花布厂里学会了印染、刻板和纹样设计。此后,又先后在宜兴陶瓷学校、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院等地工作和深造。
从17岁开始收布,迄今38年,吴元新收来的被单、门帘、包袱布像小山一样堆满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起初他们收来是为了借鉴上面的纹样,加工日本的订单,后来渐渐体悟到其中的文化之美,就开始转向收藏、整理民间纹样——随便一块蓝印花布,吴元新都能立刻说出图案的名字和讲究。
1996年,吴元新创办的蓝印花布艺术馆在市区文峰公园内开馆。此后的近20年里,他一直致力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他的努力得到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专门在濠河边为他建设了新馆。如今,新馆里有一整面墙的区域,用来存放这些年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布样。“我们已经收藏2万多件10万多个纹样。”近10年来,通过梳理建档,他们一直保持着每年出一本理论研究书籍的状态。
国内外高校、学者研究但凡涉足蓝印花布之处,能够找到的文献资料大多会出自吴元新之手。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也让吴元新对蓝印花布的研究更深一步——由他主持的《中国传统蓝印花布纹样研究》获国家重点课题项目,成为南通市首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现在,作为全国首批4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之一,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在北京完成结题答辩,顺利通过验收。
为申报世界“非遗”,吴元新与南通大学、天津大学合作,开展了蓝印花布色牢度的研究。他透露,申报期间,由他牵头任主任,中国民协还将成立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组建一支学术团队,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主,利用5-8年时间作中国传统印染技艺的立档调查,整理出版20卷理论研究书籍。
民间的蓝印花布越来越少,文化湮灭,技艺失传,传承之困是吴元新面临的最大焦虑,于是,他说服女儿、女婿和他一道,经营家族的蓝印花布事业。两年前,小外孙女出生,他给取名抒染,寄托对蓝印花布的情感和期许。
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元新更忙了,但他知道自己到哪里去,就像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喜欢的事,他说是一生的幸运。
蓝白符号
今年4月下旬,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的“锦绣江苏——传统织绣染技艺展览”在北京恭王府举行。在这场14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云集的展览中,南通蓝印花布与南通彩锦绣、南通扎染、如皋丝毯等项目一起,代表南通亮相展览。看到蓝印花布清新质朴的颜色,吉祥喜庆的纹样,不少游客惊呼:“原来这也是非遗!我们家原来也有。”游客的赞叹,也是吴元新参展的目的所在,“我们要通过宣传展示,让大家知道,这不是落后的东西,而是国家级的文化遗产,是亟须抢救的宝贝!”
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近几年来,吴元新一直花大力气在做蓝印花布的宣传展示工作。除了参加省、市外宣部门组织的国内外各大展览,他还自掏腰包去各地办展。作为一家民办博物馆,财务上不算宽裕。但吴元新觉得,要让大家认识蓝印花布、喜欢蓝印花布, 才会愿意消费、愿意关注它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他透露,今年,他们还打算在即将开放的北京前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内设一个分馆,站在更宽广的平台上宣传推介蓝印花布。
办展之外,吴元新还穿梭奔走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南京邮电大学等各大高校,参加论坛、举办讲座和学术报告等,展示和传播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现在,清华美院里有他的传统印染工作室,曾为APEC会议设计“国服”的北京服装学院,也聘他为硕士生导师。
吴元新说,自己带过十几个研究生,尽管并未从事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工作,但对于在高校里教学传播,他仍然乐此不疲,“不少学生把蓝印花布的纹样、印染技术运用到了设计与教学工作中,这也是一种传播形式。”他认为,只有拥有更好的传播氛围,才有可能把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创新的“非遗”
在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东南角上,有一排占地约300平方米的蓝印花布染坊。负责人吴灵姝带着记者参观了染坊里正在进行的每一道工序。刻版、刮浆、染色、刮白、清洗、晾晒,每一个流程,她都如数家珍。
吴灵姝是吴元新的女儿。这个标准的“85后”,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南通,与父亲一起经营管理蓝印花布艺术馆,共同进行课题调研及书籍编写工作。
中国的民间传统技艺,自古以来都是靠师父带徒弟的形式,口口相传、手把手教学传承下去的。但吴元新坦言,蓝衣花布印染技艺,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他曾做过调研,目前全国从事蓝印花布技艺传承的,已经不足30人。就拿他自己的染坊来说,除了吴灵姝,年纪最轻的师傅也已经45岁了。未来会不会后继无人?
吴灵姝的接班,稍许缓解了吴元新的担忧。从小学习美术、大学期间又学习了设计,加上血脉里对蓝印花布的天然好感,让吴灵姝选择从事蓝印花布的传承工作时多了几分坚决。她的执着,得到了丈夫倪沈键的支持,他甚至辞去银行的工作,由一名金融男,摇身一变成了染布匠。学习蓝印花布一整套的印染技艺,最少要三年才能出师,过程漫长而枯燥。夫妇俩不怕苦,成天泡在染坊里,常常一呆就是八九个小时,下班后又钻进刻版室修复、设计纹样。
最终,2014年3月,彭丽媛出访时选用了蓝印花布作为出访服装。这让吴元新一家感到非常振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接地气。”吴元新告诉记者,他们设计的蓝印花布越来越时尚,出现了蓝印门帘、台布、鞋帽、拎包、玩具等多种工艺品。“蓝印花布是有生命的。”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蓝印花布的颜色会变化,它们经过沉淀后有别样的美丽。
传统的技艺,需要赋予创新,才能不断散发出活力。吴元新认为,只有创新,才能得到市场认可并产生经济效益,才有资金来做收藏、做研究。去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数次身着蓝印花布服饰出访,融传统于现代的时尚风格,引起很大反响。对此,吴元新、吴灵姝父女深受启发:蓝印花布是可以穿在身上的“非遗”,做产品就要做这样“接地气”的,把老百姓生活中用得到的东西引入到设计中。吴灵姝说,她正在着手设计一些蓝印花布的家居实用品,未来会注册一个新品牌,借助网络渠道,进一步打开蓝印花布的销售市场。